白夹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白夹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nigra(Lodd.exLindl.)Munrovar.henonis(Mitf.)StapfetRendle等的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
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具有清肺降火,
滑痰利窍之功效。用于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刚竹属种
淡竹分布区域: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中文学名:竹沥毒
性:无毒《纲目》
形态特征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竿高6-18m,直径5-7cm,成长后仍为绿色,或老时为灰绿色,
竿环及箨环均甚隆起。箨鞘背面无毛或上部具微毛,黄绿至淡黄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点和条纹;
箨耳及其䍁毛均极易脱落;箨叶长披针形,有皱折,基部收缩;小枝具叶1-5片,
叶鞘鞘口无毛;叶片深绿色,无毛,窄披针形,宽1-2cm,次脉6-8对,质薄。
穗状花序小枝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小穗含2-3花,顶端花退化,颖1或2片,
披针形,具微毛;外稃锐尖,表面有微毛;内稃先端有2齿,生微毛,
长12-15mm;鳞被数目有变化,3至1枚或缺如,披针形,长约3mm;
花药长7-10mm,开花时,以具有甚长之花丝而垂悬于花外;
子房呈尖卵形,顶生一长形之花柱,两者共长约7mm,柱头3枚,各长约5mm,呈帚刷状。笋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入药部位
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
性味
味甘、苦,性寒。
归经
归心、肝、肺经。
功效
清肺降火,滑痰利窍。
主治
用于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相关配伍
1、治中风口噤不知人:淡竹沥一升服。(《千金要方》) [1]
2、治风痱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竹沥二升,生葛汁一升,生姜汁三合。
上三味相和温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千金要方》竹沥汤)
3、治风着人面,引口偏,着牙车急舌不得转,
竹沥一升,独活三两,生地黄汁一升。三物合煮,取一升,顷服之。(《医心方》引憎深方)
4、治小儿口噤,体热:用竹沥二合,暖之,分三四服。(《兵部手集方》)
5、治肺痈:竹沥60g,分3次,温开水冲服。(《安徽中草药》)
6、治小儿赤目:淡竹沥点之,或入人乳。(《古今录验方》)
用法用量
内服:冲服,30-60g;或入丸剂,或熬膏。外用:适量,调敷或点眼。
使用注意
寒饮湿痰及脾虚便溏者禁服。
目录
参考来源
{{Reflist}
- ↑ 千金要方_孙思邈_在线阅读_,中华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