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靈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百靈菇 |
百靈菇,子實體單生或叢生。白色,直徑6~13厘米,表面光滑,色白。中國主要分布於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木壘等地區。形態:子實體單生或叢生。菌蓋初凸起,後漸平展,中央逐漸下陷呈歪漏斗狀,白色,直徑6~13厘米,個別的更大,蓋緣微內卷。菌肉白色,中間厚,邊緣漸薄,在0.3~6厘米之間。菌摺密集,延生,淡黃白色至奶油色。菌柄偏生,粗4~6厘米,長3~8厘米,上粗下細或上下等粗。表面光滑,色白。孢子印白色。孢子無色,長方橢圓至橢圓形。
形態
形態:子實體單生或叢生。菌蓋初凸起,後漸平展,中央逐漸下陷呈歪漏斗狀,白色,直徑6~13厘米,個別的更大,蓋緣微內卷。菌肉白色,中間厚,邊緣漸薄,在0.3~6厘米之間。菌摺密集,延生,淡黃白色至奶油色。菌柄偏生,粗4~6厘米,長3~8厘米,上粗下細或上下等粗。表面光滑,色白。孢子印白色。孢子無色,長方橢圓至橢圓形。
生境與分布
野生百靈菇在春末至夏初專性寄生或腐生於藥用植物阿魏的根莖上。我國主要分布於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木壘等地區。
水分比例
百靈菇菌絲和子實體的正常生長發育需要水分,培養基料水比在100∶100~260都能生長。培養基含水量在60%~65%較合適。子實體在空氣相對濕度87%~95%時生育正常。由於百靈菇個頭大,菌肉厚,因此抗乾旱能力比其他蕈菌強。在低溫(6~7℃)乾燥條件下,菌蓋表面常發生龜裂。
包含營養
百靈菇在自然界主要發生於傘形科大型草本植物,如刺芹、阿魏、拉瑟草等植株,曾有人認為是寄生菌,不能人工栽培。實驗證明,阿魏菇是一種腐生菌,有時也兼有寄生的性質。經馴化,目前利用木屑、棉籽殼、甘蔗渣、玉米芯、麩皮等為原料都可栽培。
溫度條件
阿魏菇是一種中低溫型食用蕈菌,菌絲生長的最適溫為25~28℃。在25℃下,阿魏菇菌絲30~65天達到生理成熟,在35~36℃菌絲停止生長。菇蕾分化溫度0~13℃,子實體發育溫度15~18℃,從出菇到採收7~12天。
光線空氣
阿魏菇菌絲生長不需要光線,菇蕾分化需要散射光,在200~600勒克斯光照條件下子實體發育正常。
阿魏菇菌絲和子實體的生長發育需要新鮮的空氣,在不通風的菇房中容易產生畸形,甚至產生羊肚菌狀子實體。
pH值顯示
阿魏菇生長的阿魏根系土壤屬微鹼性土壤,pH值為7.85。研究表明,阿魏菇的菌絲可以在pH5~11的基質上生長,最適pH值為7.5~8.5。
傳說故事
阿魏菇,我們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了,這幾年百靈菇的名氣可謂是響徹大江南北,當然也成為了人們的珍稀佳肴.但是對於阿魏菇,能有多少人知道它的由來呢?
下面就給大家講一講阿魏菇的故事.其實早在3000多年前,古人就把蘑菇列為了食品中的上等佳肴,但不是所有!阿魏菇就是其中的上等食物之一,在古代也深受當時人們的喜愛,潔白,無暇,因此,就有了一好聽的名字"白靈芝".但是在當時沒有人知道阿魏菇到底是在什麼時候生長並出現的!
阿魏菇起初是生長在人跡罕見的戈壁灘上的,在荒漠,高溫,漫漫的荒原上,難免有些神秘,幾分靈氣.象這樣的地方,根本或很少有人來,所以也沒有人注意它,發現它,更別說當作美味佳肴了.據說,隨着歲月的流失,直道成吉思汗漢征的時候,有一次他們的隊伍路過這裡,才發現了這麼白淨,溫文爾雅的"姑娘",令大汗愛不釋手.當然從此"阿魏菇"也就作為了成吉思汗的上等佳肴之一.
大家可能想,這次被成吉思汗發現阿魏菇這種稀罕的東西,以後可能就會被熟為人知,當然從那以後知道它的人相對來說是多了,但是作為生長在人煙荒苗的戈壁灘,人們發現它的機會很少,此後幾百年,也僅有為數不多的"過客"見過阿魏菇的"尊容".
分析研究
直道二十世紀末,才有科學家對阿魏菇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當然是對野生的阿魏菇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那麼,大多數人就像知道了,科學家犯得着去研究這個"小東西"嗎?它能對人類有什麼價值呢?這不研究不要緊,一研究它就嚇一跳!通過科學家對這種野生阿魏菇的營養成分進行分析,斷定白靈菇是一種十分珍稀的食用菌...... 這時大家都可能有疑問了,為什麼阿魏菇這樣珍稀,這樣有價值呢?請看下面的文字數據
阿魏菇含有87種氨基酸,它對人體必須的8種氨基酸的含量,比香菇和金針菇都要高。
令人驚訝的是精氨酸、賴氨酸,這些有利於智力發育的營養要素,比國際上稱為智力菇的金針菇含量還要高。
阿魏菇還含有大量的多種維生素,能夠抑制癌細胞。
阿魏菇所含大量菌類多糖,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經常食用阿魏菇還能消嫉化瘀清熱解毒的作用。
阿魏菇驚人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引起了科學界的極大關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