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皮娜》是維姆·文德斯拍攝的關於21世紀著名舞蹈家皮娜·鮑什舞蹈創作的紀錄片,Heiner Bastian、Wolfgang Bergmann、Chris Bolzli等參與製作。該片於2011年2月24日在德國上映。
國際電影節是世界各國電影藝術和技術成就展覽的盛會。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經驗、互相學習、促進各國電影事業的發展[1]。通常根據電影節的性質,將其分為A、B、C、D四類,即競賽型非專門類電影節、競賽型專門類電影節、非競賽型電影節、紀錄片和短片電影節。在國際A類電影節中排名前三位的戛納國際電影節[2]、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被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是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的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
劇情梗概
在《皮娜》中,皮娜只以檔案素材中的影像出現,收錄了三段皮娜的舞蹈:《穆勒咖啡館》(1978年)、《春之祭》(1975年)和《月圓》(2006年),而影片重心放在了烏珀塔爾舞蹈劇場的幾個主要舞者的身上。影片跟隨皮娜·鮑什和烏珀塔爾舞蹈劇場所有成員拍攝,採用先進的3D技術,展示皮娜創造的讓人振奮又無可比擬的現代舞藝術。影片帶領觀眾展開一次視覺感官上的發現之旅,將這個傳奇的舞蹈劇場以新的維度投射到銀幕之上。除此之外,文德斯的鏡頭還將跟隨舞者們離開劇場,走進烏珀塔爾這座充滿工業景觀的城市,這裡是皮娜的紮根之地,在超過35年的時間裡,這裡一直是她創作生活的中心。
影片信息
傷痛與無頭緒是涅槃的前奏,由於主角的缺失,文德斯不得不轉變原有的拍攝想法,他找到了新的角度去架構這個電影:從皮娜的視角出發,她希望看到她的舞者們是怎麼表演的,從而加深她對舞蹈的理解。他率領劇組先拍攝了皮娜三部作品《穆勒咖啡館》、《春之祭》和《月圓》,而後劇組隨劇團演出,拍攝皮娜的另一名作——1978年創作的《交際場》。
然而3D技術對於文德斯這樣的大導演,仍有挑戰,舞者任何一個胳膊快速的移動都會呈現出重影,就像有3個或者4個胳膊,這樣會嚴重阻礙電影將舞者的動作完美流暢地呈現出來。在拍2D電影時,這種問題是可以被忽略的,但3D會將這些微小問題放大數倍,甚至充斥整個銀幕。卡梅隆的《阿凡達》帶給文德斯很多靈感,他一方面學習着去掩飾,一方面運用多部數碼攝影機同時拍攝,難題迎刃而解。
視頻
皮娜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15個國際A類電影節大盤點 ,搜狐,2018-11-09
- ↑ 三大國際電影節,為何戛納影響力最高,原因是這兩條! ,搜狐,201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