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紅砂(學名:Reaumuria songarica (Pall.) Maxim. )是檉柳科紅砂屬植物,小灌木,仰臥,高10-30(-70)厘米,多分枝。葉肉質,短圓柱形,鱗片狀,上部稍粗,長1-5毫米,寬0.5-1毫米。小枝常呈淡紅色。花單生葉腋(實為生在極度短縮的小枝頂端),花萼鐘形,下部合生,三角形,邊緣白膜質,具點狀腺體。着生在花瓣中脈的兩側;子房橢圓形,花柱3,具狹尖之柱頭。蒴果長橢圓形或紡錘形,或作三稜錐形,長4-6毫米,寬約2毫米,,通常具3-4枚種子。種子長圓形,長3-4毫米,先端漸尖,基部變狹,全部被黑褐色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1]
分布於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和內蒙古,直到東北西部。俄羅斯、蒙古也有分布。生長於荒漠地區的山前沖積、洪積平原上和戈壁侵蝕面上,亦生於低地邊緣,基質多為粗礫質戈壁,也生於壤土上。
紅砂群落可用作荒漠區域的良好草場,供放牧羊群和駱駝之用 ;紅砂嫩枝、葉用於治療濕疹、皮炎,還可以解熱發汗;是荒漠綠洲與荒漠過渡帶的重要植被,具有良好的防風固沙的作用 ;可做花壇、化境、庭院、路邊綠化材料。
植物形態
小灌木,仰臥,高10-30(-70)厘米,多分枝,老枝灰褐色,樹皮為不規則的波狀剝裂,小枝多拐曲,皮灰白色,粗糙,縱裂。葉肉質,短圓柱形,鱗片狀,上部稍粗,長1-5毫米,寬0.5-1毫米,常微彎,先端鈍,淺灰藍綠色,具點狀的泌鹽腺體,常4-6枚簇生在葉腋縮短的枝上,花期有時葉變紫紅色。小枝常呈淡紅色。
花單生葉腋(實為生在極度短縮的小枝頂端),或在幼枝上端集為少花的總狀花序狀;花無梗;直徑約4毫米;苞片3,披針形,先端尖,長0.5-0.7毫米;花萼鐘形,下部合生,長1.5-2.5毫米,裂片5,三角形,邊緣白膜質,具點狀腺體;花瓣5,白色略帶淡紅,長圓形,長約4.5毫米,寬約2.5毫米,先端鈍,基部楔狀變狹,張開,上部向外反折,下半部內側的2附屬物倒披針形,薄片狀,頂端繸狀。着生在花瓣中脈的兩側;雄蕊6-8(-12),分離,花絲基部變寬,幾與花瓣等長;子房橢圓形,花柱3,具狹尖之柱頭。
蒴果長橢圓形或紡錘形,或作三稜錐形,長4-6毫米,寬約2毫米,高出花萼2-3倍,具3稜,3瓣裂(稀4),通常具3-4枚種子。種子長圓形,長3-4毫米,先端漸尖,基部變狹,全部被黑褐色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長習性
紅砂是中國荒漠地區分布最廣的地帶性及隱域性植被中建群種之一,生長於年降水量60-300毫米、海拔500-3200米的荒漠、半荒漠的山麓洪積平原、山地丘陵、風蝕殘丘、山前砂礫質和礫質洪積扇、戈壁等。土壤一般為灰棕沙漠土,在荒漠灰鈣土上也有生長,並出現在鹽化以至強鹽化土上,有的還富含石膏。
在新疆阜康綠洲,紅砂群落主要分布在總鹽量0.5-2.0%、電導率1.7-5.5毫秒/厘米。pH值7.5-9.5的微鹼性中鹽漬土一鹼性強鹽漬土生態序列上。
對土壤要求不嚴,忌水濕。其水勢之低(-60.40Pa),為沙漠植物所罕見。在荒漠區,幾乎能生長在所有的土質上;在荒漠草原區見於鹽漬低地。喜溫暖,對熱量的要求不嚴,在≥10℃的積溫2000-4500℃的地區均能生長。
分布範圍
分布於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等省區。東自鄂爾多斯西部,經阿拉善、河西走廊、北山山地、柴達木盆地、嘎順戈壁,西到準噶爾和塔里木盆地邊緣。俄羅斯、蒙古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紅砂裸根苗移栽成活率較差,宜用容器育苗。在無灌溉條件下,容器苗雨季造林成活率達90%以上。紅砂枝條被土掩埋後易於生根,也可採用埋條方法促進紅砂繁殖。紅砂種群在不同環境條件和不同發育階段具有不同的繁殖對策。
採種
採種期阿拉善地區為9月末至10月初,蘭州地區9月底至10月上中旬,最遲11月上旬以前。紅砂果實為蒴果,種子被褐色長柔毛且具蠟質層。當果皮開裂露白(即種毛初露)時,隨熟隨采,稍加晾曬後帶果裝袋貯藏。初步試驗,種子貯藏期在一年以上。種子千粒重1.1-1.5克。帶果皮播種。
容器育苗
春、雨、秋季均可。據觀測,黑暗較光照更有利於紅砂種子萌發,其萌發最佳條件為15-25℃變溫或25℃恆溫,發芽率達72%,適宜光溫條件下10天累計發芽率達最大值。紅砂種子在紙上、紙間、沙上發芽良好,在沙中發芽率顯著降低,表明其種子屬淺表層發芽類型。但紅砂種子在光照條件下也可達到51.5%的發芽率。蘭州9月底採種,塑料大棚內容器育苗,育苗基質及操作規程同檸條。基質和種子應進行消毒處理,播種後覆一層薄沙或鋸末,以不見種子為度。當年苗高3-5毫米,11月底停止生長。次年3月後期撤除塑料大棚,依靠自然降水培育幼苗。幼苗期主根強烈發育,幾乎不產生側根和鬚根。紅砂幼苗期對水分敏感,積水或供水不當,均會導致幼苗大量死亡。紅砂幼苗出土後15天左右應噴灑0.5%高錳酸鉀水溶液或0.2-0.5%硫酸亞鐵,防止立枯病,連續噴灑3-5次;同時嚴格控制苗期水分,成活保存率可達到70%左右。苗期土壤水分控制在10%左右,連續保持土壤濕潤2個月左右(即3-5片左右真葉形成),此後,必須嚴格控制水分,土壤濕度保持在5-8%之間,有利於幼苗生長。
栽培技術
由於紅砂種子發芽及苗期喜歡遮蔭環境,大面積直播造林不易獲得成功,因而採用容器苗造林。根據2003年7月中旬雨季初期蘭州北山容器苗造林試驗,採用小魚鱗坑整地,栽植時去除容器,覆土厚度超出原土面2-3厘米左右,分層填土、分層壓實,在坑下方修出高15厘米、寬度15厘米左右的邊埂。10月底檢查,成活率95%以上。容器苗造林後,對造林區進行封禁保護,無須人工撫育管理。
紅砂分布區的灌木林培育主要依賴於自然落種,天然更新。更新狀況主要受水分、植被覆蓋以及土壤結構的影響,並存在地帶差異和地形差異。在黃土高原荒漠草原地帶紅砂在平坦沙地天然更新幼苗數量為2株/平方,丘間低地為3株/平方,沖積平原為1株/平方,河谷漫灘為3株/平方。紅砂種子被絨毛,受風的影響易產生位移,種子易於在下坡位、坡腳、低洼地等地勢低洼處積聚。蘭州北山黃土丘陵區天然更新主要集中在下坡位及坡腳,中上坡位在無干擾情況下幾乎見不到更新幼苗。
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紅砂有明顯的積水地建群現象。蘭州北山紅砂的天然更新同樣在時空上與降水相對集中的雨季(6-9月)相吻合,並與植被覆蓋度有關。在蘭州小溝某一西北坡下坡位,在紅砂株叢覆蓋範圍內(冠幅45×40厘米)更新幼苗數最多,可達25株/叢,最少的為2株/叢,而無灌叢覆蓋處未發現更新幼苗。在上水造林區,西坡下坡位各種植被發育良好,局部總蓋度達80-90%,紅砂幼苗密度達38株/平方,植被蓋度在30%以下則未發現更新幼苗。
此外,紅砂的天然更新狀況也與干擾因素有關。據在皋蘭老虎台造林地調查,施工破土帶或牲畜踐踏留下的蹄穴內,均不同程度地發現紅砂天然更新的實生幼苗,密度僅為0.1株/平方左右;但在無人畜干擾地段卻未發現更新幼苗。皋蘭大砂溝南向坡人工灌溉造林地植被總蓋度在35-45%,其中天然植被蓋度25-30%,呈團簇狀不均衡分布,紅砂蓋度20-25%。水平溝內天然更新幼苗數量為1.33株/平方,魚鱗坑為0.59株/平方(即三穴一株),自然坡面僅為0.14株/平方。
其次,紅砂的天然更新與人工封育有關。據對皋蘭縣城西兩個封育區的調查,該地區年降水量250-260毫米,乾燥度5.8左右,封育年限20-30年,紅砂的蓋度普遍在60-80%,最高可達95%以上,在不同坡向均形成紅砂單優群落,密度最高達1萬叢/畝;而同類型非封育區,陽坡天然植被蓋度僅為10-25%,以紅砂為建群種;陰坡天然植被蓋度25-35%左右。從紅砂群落分布特徵和天然更新情況綜合分析,紅砂的天然更新具有波幅效應,即以株叢為中心,在其枝葉覆蓋的範圍內易於取得更新,並向周圍擴展。長期封育使得這種效應得到充分發揮,形成相對均衡穩定的群落格局。位於乾旱、沙化生境(阿拉善)的成熟紅砂種群以無性繁殖(劈裂方式)為主;相對濕潤生境(賀蘭山)的幼齡紅砂種群以有性繁殖為主。
主要價值
牧草
紅砂是乾旱、半乾旱地區值得重視的極耐旱灌木。阿拉善地區的牧民有「灘地三樣寶,枇杷柴(紅砂)、沙蔥、節節草」的說法。紅砂是品質中等的飼用灌木,是營造飼料灌木林和退化草場保護培育的主要灌木樹種之一。其適口性因牲畜的種類和其本身的生育期不同而異。駱駝一年四季均喜採食,也是羊冬春的主要飼草,牛不採食,馬僅在乾枯後少量採食。紅砂植株含鹽量很高,家畜食後可以代替補鹽,可提高家畜的食慾,促進家畜增膘。在飼草缺乏的乾旱年份,其食用價值顯著提高,是駱駝和羊的度荒飼草。紅砂耐牧性很強,紅砂青鮮時含有較高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分枝期含量最高,粗蛋白占風乾物質的18.26%、粗脂肪占2.21%、粗纖維占21.43%。開花期,含鈣4.10%,含磷0.39%;胡蘿蔔素苗期最高,達204.99毫克/千克。
園林
可叢植於坡地、林緣、籬旁,又可做花壇、化境、庭院、路邊綠化材料。叢植、片植,做背景材料及地被材料。
生態
紅砂群落是荒漠綠洲與荒漠過渡帶的重要植被,具有良好的防風固沙的作用。
藥用
紅砂嫩枝、葉用於治療濕疹、皮炎,還可以解熱發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