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线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线蕨(学名:Colysis elliptica (Thunb.) Ching)是水龙骨科,线蕨属中型,土生或附生。根状茎纤细,长而横走,被鳞片;鳞片细小,质薄。

生于海拔100-2500米的山坡林下或溪边岩石上。日本、越南也有分布。

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为植物线蕨的全草。用于跌打损伤、热淋、肺痨久嗽。微苦,涩,凉。入肺、肝、膀胱三经。

形态特征

中型,土生或附生。植株高20-6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生鳞片,只具星散的厚壁组织,有时有 极纤细的环形维管束鞘,根密生;鳞片褐棕色,卵状披针形,长3.83 (1. 1-7.6)毫 米,宽1.31 (0.6-2.3)毫米,长宽比为3.06 (1.43-5.5),顶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疏锯齿。叶远生,近二型;不育叶的叶柄长23.7 (6.5-48.5)厘米,禾秆色,基部密生鳞片,向上光滑;叶片长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2 (20-70)厘米,宽15(8-22)厘米,顶端圆钝,一回羽裂深达叶轴;羽片或裂片6(3-11)对,对生或近对生,下部的分离,狭长披针形或线形,长9.6(4.5-15)厘米,宽1.2 (0.3-2.2)毫米,顶端长渐尖,基部狭楔形而下延,在叶轴两侧形成狭翅,翅宽3 (0-6)毫米,全缘或稍呈不明显浅波状;能育叶和不育叶近同形,但叶柄较长,羽片远较狭或有时近等大;中脉明显,侧脉及小脉均不明显;叶纸质,较厚,干后稍呈褐棕色,两面无毛。孢子囊群线形,斜展,在每对侧脉间各排列成一行,伸达叶边;无囊群盖。孢子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大小为(21.3-33.8) 27.1微米x 48 (42.5-53.8)微米。单裂缝,裂缝长度为孢子全长的1/3-1/2。周壁表面具球形颗粒和缺刻状刺。有时脱落,则表面光滑。[1]

相关的种

与“线蕨 Colysis elliptica (Thunb.) Ching”相关的种有:

  • 掌叶线蕨Colysis digitata (Baker) Ching
  • 异叶线蕨Colysis diversifolia W. M. Zhu
  • 断线蕨Colysis hemionitidea (Wall. ex C. Presl) C. Presl
  • 胄叶线蕨Colysis hemitoma (Hance) Ching
  • 矩圆线蕨Colysis henryi (Baker) Ching
  • 绿叶线蕨Colysis leveillei (H. Christ) Ching
  • 长柄线蕨Colysis pedunculata (Hook. & Grev.) Ching
  • 新店线蕨Colysis shintenensis (Hayata) H. Itô
  • 褐叶线蕨Colysis wrightii Ching

主要变种

宽羽线蕨(变种)

产浙江(江山、镇海、舟山)、江西(安福、崇义、大余、黄岗山、会昌、龙南、庐山、瑞金、武功山、修水、永新、玉山)、福建(福州、建阳、南靖、泰宁、厦门、永泰)、台湾(基隆、台北、台东、宜兰)、湖南(长沙、洞口、南岳、桃源、阳明山)、广东(怀集、乐昌、龙门、罗浮山、曲江、乳源、深圳、始兴、万宁、新丰、信宜、阳春、英德、肇庆)、海南(白沙、昌江、儋州、东方、乐东、琼中、通什)、香港、广西(苍梧、大苗山、扶绥、桂平、横县、贺县、凌云、龙胜、罗城、融水、容县、三江、上思、天峨、田林、武鸣、阳朔、瑶山)、重庆、贵州(安顺、独山、荔波、平塘、望谟、兴仁、贞丰)和云南(贡山、河口、金平、绿春、泸水、麻栗坡、蒙自、腾冲、新平、西双版纳、元阳、镇康)等省区。生于林下湿地或岩石上。日本、尼泊尔、不丹、泰国、菲律宾、印度、越南、缅甸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本变种与其他变种的区别在于,植株高达76(36-123)厘米,羽片7(4-14)对,线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18.7(13-31)厘米,宽2.4(0.3-3.6)厘米。

9c. 曲边线蕨(变种)

产江西(奉新、吉安、井冈山、瑞金、遂川、铜鼓、武功山、永修)、台湾、湖南(保靖、凤凰、黔阳、桑植、湘西、雪峰山、永顺、张家界、芷江)、广西(百色、大苗山、德保、东兰、贺县、环江、凌云、龙胜、罗城、那坡、融水、三江、天峨、田林、西林、兴安(、四川(城口、缙云山、大相岭、筠连、南川、峨眉山、屏山、青城山、秀山、酉阳)、贵州(安龙、赤水、独山、梵净山、贵定、惠水、江口、凯里、雷山、罗甸、平塘、清镇、榕江、松桃、天柱、兴仁、镇宁、紫云、遵义)和云南(沧源、峨山、广南、河口、景东、景洪、金平、禄春、罗平、马关、麻栗坡、励海、勐腊、蒙自、屏边、普洱、绥江、文山、西畴、元阳)等省区。生于林下。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云南。 本变种叶轴两侧具有宽翅,翅宽达1(0.2-3.2)厘米,羽片边缘有较明显的波状褶皱,易与其他变种区别。

长柄线蕨 (变种)

本变种特产于海南(保亭、东方、尖峰岭、通什)。生密林下阴湿岩石上。模式标本采自海南。

本变种与其他变种的区别在于,羽片通常2-3对,叶质厚,小脉全部不见,叶片呈三角形。

滇线蕨(变种)

产广东(阳春)、广西(桂平、贺县、隆林、龙州、宁明、藤县、田林)、贵州(安顺、望谟)、云南(峨山、凤庆、福贡、贡山、广南、河口、景东、景洪、金坪、临沧、绿春、泸水、麻栗坡、马关、勐腊、孟连、勐仑、屏边、双柏、腾冲、文山、西畴、新平、砚山、盈江、永德、元江、元阳、镇康)和西藏(墨脱)等省区。生于海拔500-1500米林下。模式标本采自云南。

本变种与其他变种的区别在于,羽片少,3(2-8)对,羽片中部宽达3(1.7-5)厘米。集中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2500米的山坡林下或溪边岩石上。

分布范围

产江苏(宜兴)、安徽(黄山、祁门、黔县)、浙江(杭州、缙云、开化、龙泉、宁波、宁海、四明山、遂昌、天台、仙霞岭、雁荡山、鄞县、乐清)、江西(安远、大余、广昌、会昌、吉安、井冈山、龙南、庐山、南丰、南康、全南、石城、遂川、宜丰、宜黄、永丰、永修、玉山、资溪)、福建(崇安、长汀、德化、建宁、建阳、南靖、南平、平和、上杭、沙县、泰宁、武平)、湖南(江永、宜章、阳明山、岳麓山)、广东(博罗、从化、大埔、东莞、封开、丰顺、高要、怀集、惠阳、江门、乐昌、连南、连平、连山、龙门、罗浮山、平远、青云山、饶平、乳源、深圳、始兴、翁源、新丰、新会、信宜、英德、云浮)、海南(白沙、保亭、万宁、五指山)、香港(大埔、新界)、广西(百色、苍梧、崇左、防城、凤山、扶绥、桂林、桂平、贺县、临桂、凌云、隆安、龙州、那坡、宁明、平南、三江、天峨、武鸣、象州、新丰、瑶山、阳朔、永福、昭平)、贵州(荔波、望谟)和云南(河口、马关、文山)等省区。

日本、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和我国台湾。

生长现象

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溪涧边及潮湿处,根茎匍匐于地表或岩石上,通常不伸入地下。

钱线蕨分布于世界热带地区,品种有数十种。株高约15-60公分,叶自地下根茎抽出,叶柄墨黑明亮,如铁线般坚韧,因此得名铁线蕨。2-4回羽状复叶,薄草质,小叶呈扇形或鱼鳍形,叶色翠绿,叶形轻柔,婀娜多姿,极为脱俗,有“少女的发丝”之美誉,很受喜爱。性耐阴,适合盆栽或假山池边点缀,尤其室内盆栽倍感优雅清爽。

可用分株或孢子播种法。分株较简易,春季新芽欲萌发时,母株自盆中倒出,用剪刀剪切,每3-5芽连贯为一单元,栽植后成活率较高。另母株若固定栽培于阴湿度,附近地面常有孢子掉落,自然萌发幼苗,可挖取栽植。

培养材料宜用腐植质土,如细蛇木屑、泥炭苔、河砂等量混合调制,并混合魔肥作基肥,排水需良好。栽培处宜荫蔽,日照约40-60%,忌强烈日光直射。春至中秋喜爱高湿度,尤其空气湿度高,生长旺盛。空气干燥,叶片易干枯,因此不宜放在冷气房间。平时叶片常喷雾,栽培处地面常喷水保湿,或盆底垫一水盘,经常滞水蒸发,均能提高空气湿度。施肥可用豆饼、油粕或花宝。每月施用一次,氮肥增加可以促进叶色美观。冬季要温暖避风,停止施肥,减少灌水,并且忌移植。性喜高温多湿,生育适温约摄氏22-30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