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蛾眉蕨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蛾眉蕨属(学名:Lunathyrium Koidz.)是蹄盖蕨科下一个属,本属约有20种和许多变种,除了蛾眉蕨 L. acrostichoides (Sw.) Ching 1种分布于北美洲东部以外,主要分布于亚洲,我国均产,从我国西部高山,向北经秦岭达东北、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向西到喜马拉雅山西部,向东至华中和华东高山。生于山地阔叶林和针叶林下、灌丛中阴湿处或溪沟边。

形态特征

中等大的林下植物。根状茎直立或斜升,先端被大鳞片;鳞片浅褐色、红褐色或深褐色,卵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膜质,全缘;叶簇生。叶柄禾秆色、栗红色或仅远轴面栗红色,通常比叶片短,基部先端尖削,其上呈纺锤形加厚,腹背呈凹凸面,沿两侧边缘各有一列呈齿牙状凸起的小气囊体,基部被有和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并或多或少被有有节的、曲折而透明的粗软毛,干后易擦落;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倒长圆状披针形,偶有长卵形,羽裂渐尖头,向基部多少变狭,少有仅基部1-2对羽片稍缩短或基部一对最长,一回羽状,羽片深羽裂;羽片披针形、狭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渐尖头,基部平截,往往突然增宽,通常两侧对称,但叶片下部羽片的基部上侧第一裂片有时明显增大呈耳状,无柄,互生或下部的近对生,开展,向下数对通常照例缩短,有时基部一对缩短为小耳片状,羽状深裂达羽轴两侧的阔翅,裂片多数,彼此接近,少有远离,长圆形或长方形,少有呈钝三角形,先端圆或钝尖,少有急尖或近平截,边缘具有浅齿、钝齿或近全缘;叶轴及羽轴上面具有阔边的浅沟,在相交处彼此关闭,不能互通;主脉明显,隆起,无沟,两侧小脉4-6(-9)对,通常单一,少有二叉,斜向上,基部一对侧脉达于缺刻以上的裂片边缘,脉端有狭纺锤形水囊。叶干后草质,绿色或褐绿色,叶轴和羽轴两面或一面及叶脉上下两面多少被有节透明的粗软毛,干后易擦落,裂片边缘及裂片间缺刻处具有透明的三角形齿状细胞,有时亦具节状毛。孢子囊群短线形至椭圆形,长0.5-2毫米,通直,沿侧脉中部上侧着生;囊群盖通常为狭新月形或椭圆形,幼时为短线形,通直,在叶片或羽片顶部、或在裂片基部上侧一脉上有时呈弯钩形、马蹄形或双生一脉,成熟时往往拱起如穹窿形,被成熟的孢子囊群向远轴方向推开,宛如张开的蚌壳,纸质或厚膜质,坚实,宿存,黄褐色,全缘或稍啮蚀,少有具短睫毛,彼此并行,接近如篦齿状。孢子二面型,肾状椭圆形或椭圆形,周壁表面具连续或断裂的褶皱,或具耳廓状、裂片状、乳头状、疣状或棒状突起。染色体基数 X=40。

本属是一个很自然的、在形体上极为一致的属,与蹄盖蕨属 Athyrium Roth 不同主要在于叶片常为一回羽状,羽片深羽裂,羽片基部两侧对称,叶轴和羽轴上面的浅沟在相交处不能互通,叶轴、羽轴及叶脉常多少具有节透明的粗软毛,囊群盖呈新月形,很少为马蹄形或弯钩形,通常质地坚厚、拱起如蚌壳状;在被毛方面与假蹄盖蕨属 Athyriopsis Ching 和介蕨属 Dryoathyrium Ching 很相近,与它们的不同主要在于根状茎直立,偶为斜升,叶柄通常远较叶片短,叶片狭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叶下部羽片常多对逐渐缩短,基部羽片向基部不变狭,反而最宽,其基部上侧第一裂片往往增大而不缩短。[1]

地理分布

本属约有20种和许多变种,除了蛾眉蕨 L. acrostichoides (Sw.) Ching 1种分布于北美洲东部以外,主要分布于亚洲,我国均产,从我国西部高山,向北经秦岭达东北、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向西到喜马拉雅山西部,向东至华中和华东高山。生于山地阔叶林和针叶林下、灌丛中阴湿处或溪沟边。

属的模式种

Lunathyrium pycnosorum (Christ) Koidz. ——Athyrium pycnosorum Christ

药用价值

该属的某些种如蛾眉蕨Lunathyrium acrostichoides (Sw.) Ching,其根状茎作为中药峨眉蕨贯众入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