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枝杜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杜枝杜鹃
主要分布于岳西县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的多枝尖、黄荫木岭,霍山县的白马尖、多云尖、马家河,金寨县的天堂寨、鲍家窝等处,分布区位于亚热带北缘,就其地理分布与植物区系而言,与陕西、湖北、甘肃等地的高山杜鹃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分布的海拔高度在1400—1700米之间,常与云锦杜鹃、黄山松伴生。
都枝杜鹃
分布
在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于四个地方,一是都支尖,面积100亩左右,数量在1000株左右,伴生树种为黄山松、黄山栎、圆锥锈球等,都支杜鹃为优势树种,幼树至成年树体均有分布;二是鸡笼尖,面积在300亩左右,数量在2500株左右,伴生树种为黄山松,都支杜鹃为优势树种,树龄均为百年以上;三是川石核心区,数量在500株左右,与珍珠黄杨、黄山花楸、白玉兰等阔叶树伴生,属零星分布,但树龄长,树体大,胸径30厘米以上、树高12米左右随处可见;四是在牛脊背骨,面积100亩,零星分布,与黄山松、黄山栎、茅栗等伴生,数量在200株左右,保护区最大一株都支杜鹃分布于此,胸径在35厘米。
都支杜鹃
在“山势盘斜随涧谷,千岩万壑响松风”的大别山谷地岳西县包家乡鹞落坪海拔1700米的多枝尖的峰顶西南侧石崖处,孕育着一种稀世名花,安徽特有物种——都枝杜鹃,数十株聚集的残存古树,姿态各异,或老干苍劲扭曲,状如蟠龙,或冠平如削,宛若巨伞,或枝干伏地,侧根裸露,四方伸展,形成庞大根盘,奇特异常。最大的一株树高3.5米,根围111厘米,树龄已逾200年。严酷的生态环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苍古的树干难展难伸,塑造出虬龙盘扭的奇姿与异态。每逢春尽夏临,山花渐稀之日,高山之巅却还是都支杜鹃“正色争炎日,重合沓绛笺”之时,是难得一见的大自然景观。
多枝杜鹃
20世纪50年代,南京中山植物园单人骅、左大勋等人到大别山进行科学考察,在岳西县多枝尖的高山顶部约1700米处,采集到模式标本,后经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方文培先生鉴定,确认为杜鹃属的一个新种——都支杜鹃([[因为当时使用的地图是用日本陆军地图为底图绘制的,该图上“多枝尖”标注为“都支尖”]]),1983年新种论文发表于《植物研究》。
它主要分布于岳西县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的多枝尖、黄荫木岭,霍山县的白马尖、多云尖、马家河,金寨县的天堂寨、鲍家窝等处,分布区位于亚热带北缘,就其地理分布与植物区系而言,与陕西、湖北、。分布的海拔高度在1400—1700米之间,常与云锦杜鹃、黄山松伴生。多枝杜鹃叶片革质,叶背面密被毡状褐色绒毛,花瓣5裂,初开淡紫色,后逐渐变成白色,内面上方具紫红色斑点;花期5—6月,果熟9—10月。而云锦杜鹃的叶片背面为浅绿色,没有褐色绒毛,花瓣为7裂,花呈粉红色。(胡一民 )
百亩都枝杜鹃
安徽省霍山县及胡家河乡林业部门在海拨1777米的大别山主峰白马尖进行森林资源分类普查时,发现在其北侧生长着近百亩国内珍稀、濒危的树种都支杜鹃。
白马尖,位于霍山县境内,属胡家河乡马家河林场,为大别山最高峰。此次发现的都支杜鹃呈块状和独立生长状态,杜鹃叶片细长厚实,椭圆形,叶背面有红色绒毛,花朵呈淡红色,最大的都支杜鹃树高达五米,胸径二十厘米,冠幅五米以上。据专家介绍,都支杜鹃是大别山区高海拔地区生长的特有树种,由于生长条件极为特殊,在大别山区发现面积这么大,树形如此高大的还是第一次,在国内也极为罕见。专家认为,由于大别山主峰白马尖一带多年来进行了有效的封山育林,涵养水源,为都支杜鹃的生存创造了条件。
白马尖都支杜鹃园
在“山势盘斜随涧谷,千岩万壑响松风”海拔1777米大别山主峰白马尖区域,孕育着一种稀世名花,大别山特有物种——都支杜鹃(Rhododendron shanii)。百亩残存古树,姿态各异,或老干苍劲扭曲,状如蟠龙;或冠平如削,宛若巨伞;或枝干伏地,侧根裸露,四方伸展,形成庞大根盘,奇特异常。严酷的生态环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苍古的树干难展难伸,塑造出虬龙盘扭的奇姿与异态。每逢春尽夏临,山花渐稀之日,高山之巅却还是都支杜鹃“正色争炎日,重合沓绛笺”之时,是难得一见的大自然景观。
20世纪50年代,南京中山植物园单人骅、左大勋等人到大别山进行科学考察,在大别山海拔1700米的高山顶部,采集到模式标本,后经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方文培先生鉴定,确认为杜鹃属的一个新种——都支杜鹃([[因为当时使用的地图是用日本陆军地图为底图绘制的,该图上“多枝尖”标注为“都支尖”),1983年新种论文发表于《植物研究》。
都支杜鹃,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树种。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正1.5~4.5米,叶厚革质,全缘光绿色,矩圆状椭圆形,长6~10厘米,宽3~6厘米,枝条粗壮,小枝、芽、叶背面均密被毡状褐色绒毛。花双性整齐顶生伞形花序状的总状花序;花萼5裂,花冠广漏斗状,先端5裂,初开淡紫色,后逐渐变成白色,内面上方具紫红色斑点,雄蕊10枚,雌蕊1枚。蒴果圆柱形,稍弯,果柄长2.5~4.5厘米;花期5~6月,果熟9~10月。
都支杜鹃不仅花大美丽且材质坚韧,木纹细密,是用于雕刻的上等良材。同时她对植被区系分布规律起源和演变的研究,均具有重要作用。
大别山白马尖主峰景区
名称 大别山横跨鄂豫晥三省,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相传李白曾到此,登上大别山主峰白马尖,顾盼了南北二侧的风光,感慨道:“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此山大别山于他山也!”大别山由此得名。
大别山主峰叫白马尖,位于安徽省霍山和岳西县的交界处,大别山排名最高的三大峰均在此处,三峰呈座北朝南的三角品字形排列,主峰白马尖和次主峰多云尖紧紧相依,与正南面的第三高峰天河尖遥相呼应,气势磅礴。不仅如此,大别山主峰区域内的主要山峰的名子也很有特点,只要是列入前十位的所有高峰,古人均以“尖”命名,以表示还有增高的长势。
最高峰排名 大别山区的高大山峰很多,其中海拔1750米以上的只有以上三座,而海拔1750米至1720米之间的有20多座,再往下就难以计数了。大别山主峰白马尖也称第一高峰,海拔1777米,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太阳、磨子潭两乡镇境内。大别山次主峰多云尖也称第二高峰,海拔1763米,位于主峰白马尖东侧。与白马尖对峙,并称姐妹峰,因常年云雾缥渺,故名多云尖。大别山第三主峰天河尖,海拔1755米,位于白马尖西南方向岳西县与霍山县交界处;为淮河主要源头淠河的发源地之一。
由于大别山横跨鄂豫晥三省,各省都有一个最高峰,其中湖北省的叫天堂寨,海拔1723米,位于安徽金寨县、湖北英山县、罗田县两省三县交界位置。大别山在河南省境内的最高峰为金刚台,海拔1584米,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境内。
地质情况 白马尖成山于燕山运动晚期,为二长岩、花岗岩山体山势磅礴,壮如地角,势与天搏,巍峨壮丽,与多云尖、天河尖等集高、雄、峻、险、奇为一体,山岭之间常年云雾翻飞,波澜起伏,浩瀚似海。山中林深谷幽,潭涧星罗,清溪激湍,交响成韵;奇岩怪石,惟妙惟肖;古树名花,多如繁星。
生态情况 大别山的三大最高峰周围山中布满了原始森林,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金钱豹、果子狸、麝、豪猪、甲板龟、娃娃鱼、白冠长尾雉、黄山松、金钱松、马尾松、都枝杜鹃、云锦杜鹃、天女花、领春木、红豆杉、巨紫茎、三尖杉、青钱柳、香榧等珍稀禽兽、古树名木、奇花异草应有尽有。这里因山高路遥,地处偏远,人烟稀少,足迹罕至,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完好,是一片最具有大别山典型特征,且未被开发的处女地。更具有观赏和科考价值的是由于主峰白马尖的气候独特,一个山坡一种气候,因此在不同的山坡上集中生长了不同的树种,例如在它的东北坡长着上万棵上千年的都枝杜鹃,而在多云尖的西北坡却长着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高山矮栎,这种植物分布举世罕见。白马尖高峰耸峙,群峦环绕,登峰远眺,东方岳西、南面英山、西北金寨,群山起伏,林山竹海、良田桑园尽取眼底,真有纳五洲风云之慨,如再攀援密林深谷,身临莺歌蝶舞、兽吼鸟鸣、名木奇花、涓涓细流、潺潺小溪之中,有回归自然之感。多云尖有多云寺,相传为汉初所建,寺为条块石垒砌而成,古老而原始,目前是遗址废墟,具有很高的考古和观赏价值。[1]
旅游情况 由于在现代历史上,大别山因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壮举而闻名,所以到大别山区来旅游考察的人较多,大别山区的旅游开发也因此而兴起。除了大别山主峰白马尖以外,大别山其他地区的旅游开发已经开展了近近二十年,但因当地的经济文化均很落后,未按现代旅游要求开发,因此景点基本上无特色,文化内涵不深,基本上没有什么艺术品味,低水平的旅游开发对大别山区的原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破坏较严重,而无视事实地随意打“大别山主峰”和“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的品牌,更使得大别山旅游的公众形象和旅游信用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但是随着大别山主峰白马尖的发现,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方法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理念的旅游开发商对大别山白马尖主峰景区进行了科学规划和开发,所有开发均严格地遵循保护前提下的开发原则,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大别山主峰景区的环境、景观和文化资源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并提炼出了“原始生态大别山、英雄传奇大别山、风情无限大别山”的三大旅游主题,经过了八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初步建成对外开发,今天的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景区,仿佛是深藏在大别山深山的原始森林中的一颗夜明珠,已经成为我国原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的一流旅游景点,其配套设施
大别山庄度假村更是达到了国际一流生态建筑的水平。
参考文献
- ↑ [ 李琼仙. 《杜鹃枝上杜鹃啼》:叶叶声声都是情. 《 VIP 》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