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陈学霖 |
---|
知名美籍华裔历史学家 籍贯 广东新会 出生 1938年 逝世 2011年6月1日 性质 历史学家、汉学家
|
陈学霖(1938年-2011年6月1日),知名美籍华裔历史学家、汉学家,专攻宋朝、金朝、元朝和明朝历史。陈学霖(英文CHAN Hok-lam),原籍广东新会,1938年生于香港,2011年6月1日逝世于西雅图家中。[1]
简介
中文名:陈学霖
外文名:CHAN Hok-lam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2]
经历
香港大学文学士、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历任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历史系高级讲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明代名人传]编纂处研究员,澳洲国立大学远东史系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研究学院及历史系教授。1992-2000年任职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讲座教授,两度出任系主任。1995–2011年任《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编辑委员会主席。[3]
早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并且取得硕士学位,后来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曾经担任奥克兰大学历史系高级讲师、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系主任等。
生平
陈教授祖籍广东新会,1938年1月26日生于香港,在本地接受小学及中学教育,1958年考入香港大学从史学大师罗香林教授问学,主修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在学期间,开始钻研金史,其毕业前撰成的题为“The Compilation and Sources of the Chin-shi”的论文,后刊于香港大学的《东方文化》(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第六卷(1967),是为陈教授首篇有关金史的学术论文。除金史外,上溯魏晋六朝史,下至宋元史乃至近代史,陈教授亦多所涉猎。1961年获颁文学士学位后,陈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担任历史学助教,并在香港大学兼读硕士学位课程,以北朝史为其研究范畴。
1963年,陈教授完成〈北朝华化之探讨〉的论文撰写,获颁文学硕士学位后,成功考取奖学金远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课程,追随汉学大师牟复礼(Frederick W. Mote)教授深造,成为牟氏首位博士生,专研明史。陈教授先考察元世祖时代的汉人辅弼刘秉忠,撰成“Liu Ping-chung(1216-74): A Buddhist-Taoist Statesman at the Court of Khubilai Khan”一文,刊于《通报》(T’oung Pao)卷五三(1967)。其后,陈教授决定以明太祖的辅弼刘基为研究对象,全面探讨他在小说稗闻和民间信仰中的神化过程。陈教授的博士论文题为“Liu Chi (1311-75): The Dual Image of a Chinese Imperial Adviser”,所考究的是正史中的刘基如何神化为传说中的刘伯温。1967年,陈教授取得哲学博士学位。
1967年陈教授应聘赴纽西兰奥克兰大学历史系出任亚洲史讲席,执教“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等课程。陈教授又与傅海波(Herbert Franke)教授合作译注《金史》,并先后发表若干有关金史的单篇论文。1968年,陈教授辞去奥克兰大学教席,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明人传记计划”编辑委员,该计划由富路特(L. Carrington Goodrich)教授主持。陈教授执笔的传记共八十篇,占全书篇幅约六分之一。这本名为《明代名人传》(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 1368-1644)的辞典,在1976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刊行。
1972年,陈教授应聘到美国华盛顿大学重执教鞭,出任杰克逊国际学院及历史系教授;其教学与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展,涵盖宋、元、明三个朝代,而且涉及女真史和蒙古史。1976年,陈教授向华盛顿大学请假一年,出任澳洲国立大学远东历史系研究员,主持“元人传记计划”,撰写金末元初的人物传记,最后完成了七、八篇传记。这些传记都收入In the Service of the Khan: Eminent Personalities of the Early Mongol-Yüan Period, 1200-1300。1977年,陈教授重返华盛顿大学,其间参与《剑桥中国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明史部分的出版计划。1980年至1981年,陈教授在母校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担任历史学高级研究员。陈教授又于1988年出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客座教授一个学期。
1990年陈教授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龚氏访问学人”。1992年出任本校历史学讲座教授,并两度担任系主任,在本校执教共八个寒暑,以迄2000年退休。本校是华盛顿大学之外,陈教授驻足最久的大学。执教中文大学期间,陈教授为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授“明太祖本纪”、“中国史学传统”、“史记”及诸历史研究入门课程,又指导多位硕士生和博士生撰写学位论文。自1995年起,陈教授继刘殿爵教授出任《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主编及编辑委员会主席,以迄于今。
陈教授一生专研金宋元明史、中国史学史及北京史,以文献、史事考订及人物研究享誉学林。陈教授对北京建城历史与传说之研究,尤为学界重视,其《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1996)及Legends of the Building of Old Peking (2008)两部专著,一直为学界广泛引用。陈教授著述等身,退休后仍孜孜不倦著书立说,出版专著与论文集多种,包括《宋史论集》(1993)、《明代人物与传说》(1997)、《史林漫识》(2001)、《明代人物与史料》(2001) 、《金宋史论丛》(2003)、《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2010) 和《宋明史论丛》(待刊)及其所撰第一部金史专著The Historiography of the Chin Dynasty: Three Studies (1970)和其他以英语写成的学术著作如Li Chih, 1527-1602,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iography: New Light on His Life and Works (1980),Control of Publishing in China: Past and Present (1983),Legitimation in Imperial China: Discussions under the Jurchen-Chin Dynasty (1115-1234) (1984),The Fall of the Jurchen Chin: Wang E’s Memoir on Ts’ai-chou under the Mongol Siege (1233-1234) (1993),Studies on the Jurchens and the Chin Dynasty (与傅海波教授合著) (1997),China and the Mongols: History and Legend under the Yüan and Ming (1999)等。
陈教授学养渊博,桃李满门,对系务贡献良多,士林景仰。[5]
主要贡献
中文专著主要包括: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版;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宋史论集》,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暹罗入明贡使“谢文彬”事件剖析》,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1996年版。
《明代人物与史料》,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2001版。
《史林漫识》,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版。
《金宋史论丛》,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英文论著主要有:
The Historiography of the Chin Dynasty (1115-1234): Three Studies. Wiesbaden: Franz Steiener, 1970.
Principal contributor. 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 1368-1644, 2 vol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6.
Li Chih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iography: New Light on His Life and Works. New York: M.E. Sharpe, 1980.
Yuan Thought: Chinese Thought and Religion Under the Mongols. (editor with Theodore de Ba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2
Control of Publishing in China: Past and Present (The 44th George Ernest Morrison Lecture in Ethnology 1983). Canberra: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93. China and the Mongols: History and Legend under the Yuan and Ming. Hampshire, England: Ashgate Publishing Ltd., 1999.
Legends of the building of old Peking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Hong Kong :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