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高璩(?-865年),字莹之,唐朝官员,唐懿宗年间曾短暂任宰相,为期两个月。
家世
高璩是北齐皇族后裔,先祖高士廉在唐太宗朝拜相,尽管高家并未因此而显贵,[1]但高璩的伯父高少逸和父亲高元裕都成为朝廷名臣。[2]
早期仕途
高璩在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中进士,[3]后在地方上任幕僚。宣宗年间又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尽管当时翰林学士被提拔是罕事,但高璩却被提拔为谏议大夫。[2]历任丞郎、判度支。[4]
拜相
唐宣宗之子唐懿宗继位后,咸通三年(862年)八月任时为翰林学士承旨、朝议大夫、守尚书金部侍郎、知制诰、上柱国、赐紫金鱼袋的高璩为检校礼部尚书、兼梓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剑南东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等使,[5]散官勋如故。[6]不久又召回长安,于六年(865年)四月任为兵部侍郎,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是成为宰相。[7]薛逢作诗《越王楼送高梓州入朝》。高璩又守中书侍郎。[4]与刘瞻都引荐故人故弘文馆学士判馆事刘三复子刘邺为左拾遗。[8]六月高璩就去世了,[9][10]并得到追谥。但因为高璩生前和不良人士来往频繁,在太常博士曹邺坚持下,他得了一个“剌”的恶谥。[2]
《旧唐书·崔彦昭传》称懿宗驾崩后唐僖宗初登基时,高璩与同年进士的同僚宰相赵隐推荐同为同年进士的崔彦昭长于治财赋。疑误,因高璩早已去世。
注释及参考文献
- ↑ 《新唐书》卷七十一
- ↑ 2.0 2.1 2.2 《新唐书》卷一百七十七
- ↑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八
- ↑ 4.0 4.1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一
- ↑ 《重修承旨学士壁记》
- ↑ s:授高璩剑南东川节度使制
- ↑ 《旧唐书·懿宗纪》作四年(863年)十一月拜相,五年(864年)五月加中书侍郎,六年二月罢相。
- ↑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七
- ↑ 《新唐书》卷九
-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