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貢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高黎貢山(載瓦語:Gauri Gvong)是位於中國和緬甸邊境的一座山脈。該山脈南北走向,北起青藏高原南緣,南至雲南德宏北部,全長500公里,是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的分水嶺,主峰嘎娃嘎普峰,海拔5128米。高黎貢山之名初見於中國唐朝樊綽的《蠻書》,據考為景頗語。南詔首領異牟尋曾將該山封為南詔的西嶽。中國和緬甸原對該山以西的江心坡地區有領土爭議,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簽訂邊界協定,承認該山北段為兩國界山(片馬地區除外)。中國在1983年設立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1992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將該保護區立為A級保護區。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其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
簡介
高黎貢山又名高良公山、高黎共山、崑崙岡、分水嶺。名稱的由來:高黎(又叫高麗或高日)是景頗族一個家族名稱的音譯,「貢」為景頗語,是「山」的意思。高黎貢原意為「高黎家族的山」,後來的漢語稱呼在「高黎貢」後加「山」,「高黎貢山」最早始見於唐代著名學者樊綽在其所著的《蠻書》。
高黎貢山是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生物圈保護區[1]、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國際意義的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是具有國際重要意義的A級保護區。
高黎貢山素有:「世界物種基因庫」、「世界自然博物館」、「生命的避難所」、「野生動物的樂園」、「哺乳類動物祖先的發源地」、「東亞植物區系的搖籃」、「人類的雙面書架」的美稱。
地處怒江大峽谷,坐落於怒江西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東西寬9千米,南北長135千米,總面積12萬公頃。山勢陡峭,峰谷南北相間排列,有着極典型的高山峽谷自然地理垂直帶景觀和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這是橫斷山脈中的一顆明珠,森林覆蓋率達85%,高山峽谷複雜的地形和懸殊的生態環境,為各種動植物提供了有利的自下而上條件。
高黎貢山巨大的山體阻擋了西北寒流的侵襲,又留住了印度洋的暖濕氣流,使地處低緯度高海拔的保護區,形成了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在東西坡海拔1600~2800米地區,是自然保護區的主體,它連接東喜馬拉雅區,組成了中國最引人矚目的原始闊葉林區。
高黎貢山被稱為「世界自然博物館」和「世界物種基因庫」。「植物活化石」桫欏撐起一片天地,延續着恐龍的「綠色夢」;「世界杜鵑花王」,最古老的一棵樹齡達280多年,整棵花樹占地500平方米[2]。高黎貢山有扭角羚、蜂猴、綠孔雀、白眉長臂猿、孟加拉虎等20多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這裡生息繁衍,還被譽為「野生動物的樂園」。
視頻
高黎貢山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官方網站
- ↑ 先鋒旅遊丨高黎貢山上的「詩與遠方」,需要先吃點苦頭才能抵達,搜狐,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