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牧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Sisley讨论 | 贡献2020年7月20日 (一) 18:33的版本 (added Category:940 繪畫總論 using HotCat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牧溪(1210年-1270年)俗姓李,法名法常,号牧溪,四川人,宋末元初的禅僧、画家。

擅长画佛像、人物、花果、鸟兽(如龙虎、猿鹤、禽鸟)、山水、树木等,拙稚粗细,自由放逸,因而后世褒贬互见。

牧溪的作品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在日本却得到极大的尊崇。在中国绘画史上,他是中国对日本影响最大、最受喜爱与重视的一位画家。[1]

理宗、度宗时(1225-1270年)在西湖长庆寺当杂役僧。[2]

川端康成说牧溪在日本被视为最高

1970年,川端康成出席台北举办的亚洲作家会议,发表了名为《源氏物语与芭蕉》的演讲,其中提到宋元禅画的传入对日本绘画的重要影响时,说到:

“中国画论并不怎么推崇牧溪,这种观点当然也随著牧溪的作品一同来到了日本。虽然这样的画论进入日本,但是日本仍然把牧溪视为最高。”

后人评价

《松斋梅谱》卷十四“方外缁黄”

据考证,牧溪原姓李,蜀地人,南宋末年生,或许有感于世事沧海,在宋元更替之际出了家,师从无准禅师,法名法常,号牧溪。国内对牧溪最多的介绍见于元代吴太素撰写的《松斋梅谱》卷十四“方外缁黄”:

牧溪曾因抨击当朝权贵贾似道而遭到追捕,逃往浙江省绍兴市,拜高僧无准师范门下法嗣,为西湖六通寺的开山。

吴太素对牧溪的描述和评价可以说是相对客观公允,还流露出些许欣赏的态度。不过相比这段文献,另一些批评牧溪的画评反而流传更广。

意思简当,不费装饰

元代一位书画收藏家夏文彦,将古代论画名著《图画见闻志》、《宋朝名画评》、《画鉴》等书有关章节汇编书,名为《图绘宝鉴》,其中便记录下了前人对牧溪画作最多的一类指摘:

僧法常。号牧溪。喜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树石人物山水。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装饰。但粗恶无古法。诚非雅玩。

仅可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

鉴于作画人的僧侣身份,也有评点家委婉地指出牧溪的画不上台面,过于粗陋,“仅可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元]《画继补遗》)

总结起来,当时文人之所以对牧溪画作不屑,原因就在于其画目无章法,“不雅”。[3]

然而正是这个在元代画论中的不断传抄的“不雅”二字,成为牧溪传入日本获得盛名的一个前传。

即便牧溪在当时略有名气,人们也不会料到在那遥想中的蓬莱仙岛上,牧溪被珍视为日本画道祖师级人物。

被遗忘的大师

不断有报导冠之以“被遗忘的大师”、“ 谜一样的中国禅僧画家”、“日本画道的大恩人” 来提醒我们牧溪是个被掩盖的瑰宝,而这个关于“发现” 的故事则绕不开日本。

关于牧溪,我们所知甚少,若不是在日本被冠以大师之名,并促成了后来风靡日本的“牧溪样”画风,我们或许对此并不会感到遗憾。

“牧溪样”画风

现存作品多流落在日本,备受推崇,日本古籍《松斋梅谱》中评价牧溪的绘画“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装缀。”牧溪甚至被评为“日本画道的大恩人”。

其画笔墨淋漓,颇具禅意。牧溪的画作由于太过自由且有悖传统而在中国不被欣赏,其洒脱不拘泥于形式的风格反而在日本备受推崇。

在牧溪圆寂后的一百多年后,其作《潇湘八景图》成为室町时代“ 天下首屈一指”的珍宝,据说最初传入日本时这是一幅完整的长轴画卷,但爱之切使得室町幕府第三代大将军足利义满命人将画轴切分为八张单卷,以便让更多人观赏。

在室町幕府的审美导向下,第四代大将军足利义政时期,牧溪的画作已经成为当时皇室的重要珍藏。

御物御画目录

《御物御画目录》该书整理了当时足利义政将军收藏的宋元绘画,记录了当时幕府收藏的中国画约290件,而其中牧溪的作品有109件。

能阿弥及其孙相阿弥共同编纂的画鉴《君台观左右账记》中,那个“诚非雅玩” 的牧溪在这本鉴宝官方手册中被列入“上上品” 。

而此后的一两个世纪中,日本本土出现一批尊牧溪为典范、学习发展禅画的画家,包括如拙雪村雪舟等为后世称道的画僧,而“牧溪样”也成为东山时代赞扬画家作品风格的流行话语。

留世作品

“老松八哥图”(潇湘八景图卷)(分藏于东京根津美术馆、畠山纪念馆、吉川家等)

“观音猿鹤图”三幅对,绢本墨画淡彩(京都大德寺藏)

“柳燕图”一幅,绢本墨画(东京德川美术馆藏)

“蚬子和尚图”(个人像)一幅,纸本墨画{东京日野原家家藏)

“柿图”{京都龙光院藏)

烟寺晩钟图(畠山记念馆藏) 一幅 纸本墨画

渔村夕照图(根津美术馆藏) 一幅 纸本墨画

米友仁笔“寒山图卷”(卡夫兰美术馆)の构图と近似。

远浦归帆图(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一幅 纸本墨画

平沙落雁图(出光美术馆藏) 一幅 纸本墨画

“江天暮雪图”“洞庭秋月图”“潇湘夜雨图”は、元元潇湘八景图卷として各图に诗を付け、それを4图ずつ收录する全2卷の画卷の断简(残り1つは所在不明で模本のみ残る)。足利义满によって8幅の挂物に改装され、德川家康や松平不昧などの时の权力者や文化人の所藏を经て传来した。德川吉宗は1728年7月、当时大名家に分藏されていた八景图を一堂に集め赏玩を试みている(“有德院殿御实记付录”卷十六、‘德川实纪’)。

龙虎图(大德寺藏) 二幅 绢本墨画淡彩 1269年

龙虎图(大德寺藏) 二幅 绢本墨画

芙蓉图(大德寺藏) 一幅 纸本墨画

栗图・柿图(龙光院藏) 二幅 纸本墨画

罗汉图(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一幅 绢本墨画

竹雀图(根津美术馆藏) 一幅 纸本墨画

萝卜芜菁图(三の丸尚藏馆藏) 二幅 纸本墨画

老子像(冈山县立美术馆藏) 一幅 纸本墨画

布袋图(个人像) 一幅 纸本墨画

江天暮雪图(个人藏) 一幅 纸本墨画

洞庭秋月图(德川美术馆藏) 一幅 纸本墨画

潇湘夜雨图(个人藏) 一幅 纸本墨画

出山释迦图(个人藏) 一幅 纸本墨画

写生卷,传牧谿(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