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SMI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Kongde001讨论 | 贡献2021年5月28日 (五) 14:30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max-width:32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SensoMotoric Instruments GmbH

公司類型 私人
成立 1991年
代表人物 埃伯哈德•施密特(常务董事)
總部 德國泰爾托市
業務範圍 全球
产业 硬件和軟件開發
產品 用于科研和專業程序的眼動追踪解決方案
网站 www.smivision.com

SMI(SensoMotoric Instruments),是一家提供计算机视觉应用的德国制造商,专注于眼动追踪技术。SMI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991年在柏林自由大学进行的学术和医学研究。该公司的总部设在德国柏林附近的泰尔托市,并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设有办事处,其经销商与合作商遍布全球。

SMI为科研、专业应用和原始设备制造(OEM)等领域提供眼动跟踪解决方案。SMI眼动跟踪系统被用于与头部和身体的动作捕捉系统、脑电图 及其他生物特征的数据组合,并作为测量或交互方式被整合到虚拟现实CAVE投影系统、头戴式装置,如谷歌眼镜或Oculus Rift,及模拟器、计算机、汽车中。

历史

SMI由温弗里德•泰维博士和他的学术导师在1991年创办而成。3D VOG作为SMI研发的第一个系统,被应用于欧洲空间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并被带上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用以分析太空任务对宇航员扭转重力感应的眼球运动的影响;此后该公司将重点逐渐向眼科学及科研方向转移。泰维博士任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至2008年,此后由埃伯哈德•施密特接手。SMI于2001年将其ENT产品线售于威廉.达蒙集团旗下的丹麦国际听力公司;于2008年将其视网膜治疗的相关项目分立为OD-OS公司; 并于2012年将其眼神经学部门出售给爱尔康集团。此后,SMI专注于科研、移动眼动追踪领域、医学应用、视觉计算机互动以及OEM解决方案。

科技

SMI的眼控科技是基于对暗瞳及角膜反射的追踪:眼动仪中的相机通过红外光源侦测脸部、眼睛、瞳孔及角膜反射,并计算眼球运动、视线方向和凝视点。眼动仪的采样频率可从30赫兹上至千瓦级。 在硬件上,该公司的主导产品有三大类:移动ETG眼动追踪眼镜、远程RED眼动追踪系统和塔顶高速系统。 其用于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软件称为Experiment Suite,根据用户需求配置于不同的产品包中。

合作伙伴

2015年DEWESoft与SMI就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项目合作,将驾驶器的监控分析平台与眼动追踪眼镜进行集成整合。

2014年,红牛开始使用SMI的眼动追踪眼镜并将其作为红牛冲浪科学项目的重要一环。在2014年的游戏开发者大会上,索尼推出了整合有SMI RED-oem眼动追踪系统的PS4游戏《惡名昭彰:第二之子》(Infamous: Second Son)。

2013年,SMI与TechViz公司将3D眼动追踪眼镜与3D可视化软件整合,使眼动追踪完全浸入虚拟现实CAVE系统。 Volfoni也曾参与研发SMI 3D眼镜。 WorldViz与SMI协同开发了三维物体与视线向量的交错计算,数据保存至同一个数据库,实现了更深层的数据分析。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使用SMI眼动追踪眼镜创建了一个名为Talking Places的互动城市指南虚拟原型。

2012年,SMI与Emotive公司合作开发了集成Emotive EEG神经学脑电图数据和眼动追踪数据的软件包。该软件包所提供的视觉和情绪的数据线索,可用以分析用户对于品牌的反馈,从而具有神经营销学价值。Prentke Romich公司将SMI NuEye眼动追踪作为配件融入其专门为残疾用户设计的产品平台,使用户可以通过眼睛控制沟通设备。Visual Interaction公司提供基于SMI科技的myGaze®眼动仪及多项针对无障碍辅具的应用系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