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梅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9月17日 (五) 09:59 由 Tsering Kungan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梅雨,又稱黃梅天,指春夏之交冷熱空氣交鋒而成之鋒面雨,即每年5月至6月之間中國大陸南方長江流域(長江中下游地區及四川盆地東部)和江淮地區台灣日本中南部和韓國南部等地持續天陰有雨的自然氣候現象。梅雨季節過後,華中日本韓國台灣等地的天氣開始由太平洋高氣壓主導,正式進入炎熱的夏季。

由於梅雨發生的時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並且由於長期下雨,導致衣物、食品等容易發霉,因此梅雨又有一個別名:「霉雨」[1]。不過,世界上其他與上述地區同緯度的地區沒有梅雨,華南華北地區雖同樣位於梅雨鋒面帶,但梅雨季時沒有明顯的梅雨現象,縱使該段期間,其所造成的影響亦同樣明顯。

梅雨季節

梅雨季節,是在每年6、7月份的東南季風帶來的太平洋暖濕氣流,經過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台灣地區、日本中南部以及韓國南部等地出現的持續天陰有雨的氣候現象,由於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此時段便被稱作梅雨季節。注:目前學界認為東亞夏季風始於南海夏季風的爆發(平均在5月下旬左右),這個南海夏季風屬於熱帶西南季風的範疇,南海夏季風逐步增強北抬,梅雨期正北抬到長江中下游一帶,和副高西北側的副熱帶西南季風合體,與冷空氣交匯、風速輻合等形成梅雨帶。

梅雨季里空氣濕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稱為同音的"霉雨"。 連綿多雨的梅雨季過後,天氣開始由太平洋亞熱帶高壓主導,正式進入炎熱的夏季。


成因

每年大約5月上旬,來自北方的冷空氣與從南方北上的暖空氣匯合於華南地區,形成華南准靜止鋒。大約到了6月中旬,暖空氣勢力增強,准靜止鋒北移至江南、江淮地區,成江淮准靜止鋒(又稱為梅雨鋒)。7月上旬,准靜止鋒再北移至日本、韓國一帶。由於來自南方的暖空氣夾帶大量水氣,當遇上較冷的氣團時,便會產生大量對流活動。由於這段時間冷暖空氣勢力相若,以致形成滯留鋒面停留在上述地區。

出現的規律

正常

梅雨開始的日子稱為「入梅」或「立梅」,結束那天為「出梅」或「斷梅」。梅雨開始的時間,大致上緯度越高則時間越晚。台灣大約在5月中旬入梅,6月中旬出梅。長江中下游地區,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日本本土大約在6月上旬入梅,7月中下旬出梅。但具體時間各地有所差異,高緯度的地區,如日本東北,出梅日和第一道鋒面報到的入秋日往往只差幾天。

反常

空(短)梅

每一年梅雨的範圍、持續時間以及雨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應該出現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如果沒有梅雨或降雨很少,現象稱為「空梅」或「短梅」。出現空(短)梅的年份容易發生伏旱

倒黃梅

又稱重梅。黃梅雨季過後,通常天氣放晴進入炎炎盛夏。如果這個時候又轉成陰雨綿綿,仿佛又回到梅季,就稱為「倒黃梅」,是由於雨帶重新南壓所致。最多可長達10天左右[2]。民間俗諺有云「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重梅。」台灣在2015年八月底到九月初,亦發生重梅現象,緊接着入秋第一道鋒面報到。2016年更在秋台來臨前發生史上最晚的九月重梅。

早/遲梅

如果一個地區入梅和出梅的時間均較早或較晚,則被稱為早梅或遲梅。

特長梅

指的是一個地區梅雨期較往年偏長、降水量明顯偏多的情況。如果一個年份的季風偏弱,雨帶停滯在江南、台灣、日本南部、朝鮮半島南部一帶,就容易發生特長梅,引發洪澇災害,如1998年中國水災。特長梅的總降雨量最多可達1500-2000毫米。

視頻

梅雨 相關視頻

一分鐘看懂什幺是「梅雨」
梅雨季節是怎幺形成的?

參考文獻

  1. 梅雨 | 六月黃梅時節小心發霉啊 ,搜狐,2019-06-18
  2. 倒黃梅,中國氣象局,200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