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南投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Tlh讨论 | 贡献2022年9月18日 (日) 23:59的版本 視頻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投市位于北纬23度919东经120度675,南投县西北侧;东以蜈蚣仑与中寮乡毗邻,西接八卦山脉与彰化县员林镇、社头乡为界,北接草屯镇,南邻名间乡,全市面积71.2063平方公里。

地形略呈方形,东西丘陵台地,中部低洼,形成狭长谷地,谷地西有同源圳,与东侧贯穿南北之猫罗溪构成辖内沟渠纵横,而为南投市水网基础。全境平均海拔200公尺,地势平缓;气候温和,平均温23度。

雨水丰沛,年平均雨量达2,100公厘;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稻田、茶园绿意盎然,随处可见,居住环境之佳,得天独厚,因此,发展观光使南投成为“东方瑞士”,便列为本市主要观光建设项目。全市人口数计105,173人,其中男性为53,648人,占51.01﹪;女性为51,525人,占49.99﹪。[1]

  • 南投市行政区域包括:

三民里、三和里、三兴里、千秋里、仁和里、内新里、内兴里、平山里、平和里、永兴里、永丰里、光明里、光华里、光荣里、光辉里、东山里、南投里、军功里 、振兴里、崇文里、康寿里、新兴里、嘉和里、嘉兴里、彰仁里、漳和里、漳兴里、福山里、福兴里、凤山里、凤鸣里、龙泉里、营北里、营南里 。

  • 南投市市徽
         (圖  片 )

色彩意念:

红色--积极进取、热忱博爱。

绿色--活力朝气、洁净自然。

蓝色--清新纯朴、安详和谐。

黄色--文化传承、继往开来。

NanTou City-南投市

南投乃是台湾唯一不临海的城市,四方紧临六大县市,其地理位置可谓为台湾本岛之中枢,因此,本市的形象塑造同时具有醍醐灌顶效应。 南投市之形象继以固有文化传承,文风鼎盛、民风淳朴,兹是有别于一般城市之形态。

因此,本市之形象表征-市徽-当是以此既有优良之本质做为发展的基础,结合传统与创新,展现南投市清新、活力、积极的精神与新面貌。

设计元素说明:

                                             南:除了眾所皆知的方向名稱之外,另有合掌稽首之意。
                                             投:意念上有歸往、契合一解。

以南投市英文(nantou)转化而成,融入新地标“绿美桥”以此为主要架构,采毛笔挥洒飞白效果呈现桥、山、水搭配黄色圆型象征圆融,整体结构显现活力与朝气,代表南投新市政不分高低大小,为民服务的心、亲民的热忱及认真的态度与市民一同迈向新纪元,组织一个充满活力、创意的南投市。[2]


  • 市长介绍

市长:宋怀琳

市政理念:

一、全力促進南投市的經濟繁榮及持續推動觀光產業發展。
二、切實落實南投市市政工程品質以及各里基礎建設,維護公共安全。
三、推動中興新村科學園區與南崗工業區的發展,增加市民就業機會。
四、加強社區聯防工作,減低犯罪率,維護南投治安。
五、檢討市政各項作業行政流程,全力提升市政服務品質。
六、發展社區「一里一特色」打造幸福家園。
七、打造健康城市,落實社福工作,照顧弱勢族群。[3]


沿革

南投开发于清雍正间,以万丹社为据点,但四周山中仍为原住民族所聚居,时常下山抢夺杀戮,后来漳籍垦殖者日多,乃成聚落。

“南投”地名原系驯蕃社之“南投社”部落,乾隆年间(距今约二百三十年前)有漳州府张姓、南靖县简姓、林、萧姓等人氏先后来居,乾隆廿四年初设丞馆衙门于南投国小现址,光绪廿三年设南投郡,民国三十九年自原属台中县区署划出定名南投县,十月县市行政正式划分为南投县南投镇,县治设于此,四十六年七月一日省府迁至中兴新村,南投遂为省府所在地,七十年升格为县辖市,至今。南投市为本县政治中心,辖内机关林立,人文荟萃,天然条件优越,历任镇(市)长致力地方建设,改善交通,使市工、商、农业发达,市民生活安和乐利。[4]


行政沿革(清朝、日据时、光复后)

台湾为我国东南海上屏障,我国对台设官分治,始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7年)初设巡检司于澎湖,隶属福建省同安县,为我国建置于台湾之始。

明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人窃据台湾南部,并设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实施殖民开垦,榨取物质的怀柔政策统治。

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入台驱逐荷兰人,恢复先人故土,改称台湾为东都,设一府“承天”,下设二县一安抚司。南投县隶属于天兴县。永历十八年(1664年)改东都为东宁,二县改陞二州,成为一府二州三司之局,今南投县属于北路安抚司。其实当时除今台南、高雄一带有汉人移民之中心外,仅有“番社”错居,尚无村、庄、保、里之设。

永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克塽降清,明郑亡,台湾归清版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准施琅所奏,诏令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一府即台湾府把明郑时期的天兴州改为诸罗县,万年州分为台湾、凤山二县,今南投县属诸罗县,并有南投社、北投社。

雍正元年(1723年)诸罗县北部半线(今彰化县)大甲溪以南,虎尾溪以北,另立彰化县,大甲溪以北另设淡水厅,成为一府四县一厅,今南投县改隶新增的彰化县,包括南北投保、水沙连保和猫罗保一部分为平埔族所居,此外尚有埔里社。

乾隆二十四年(1812年),在南投正式设县丞,其地位仅次于知县,是彰化知县的辅助机关,是为南投县首要行政机关,一直到光绪元年(1875年),始终为本县境内首要行政机关。

光绪元年(1875年)设福建巡抚于台湾,并建立台北府、台湾府。台湾府调整为台湾、凤、恒春、嘉义、彰化五县,及埔里社、卑南、澎湖三厅。是年,驻南投之彰化县丞移驻鹿港。现今南投县辖区除埔里社厅外,为彰化县管辖。南北投保始分成南投保和北投保,今南投市辖区隶属彰化县南投保。

光绪十年(1884年)清廷因鉴于中路抚民理番同知未赴埔里社(光绪元年,驻南投之彰化县丞移驻鹿港,而原驻鹿港之北路理番同知,改为中路抚民理番同知,由鹿港移驻埔里社,是为埔里社厅),仍驻鹿港,乃将彰化县丞由鹿港再移驻南投,并在埔里社厅添设抚民通判。

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台湾正式建省。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台湾改制为台湾省,并分为三府、一直隶州、十一县、三厅。今南投县辖区,此期分别隶属于台湾府台湾县之武东堡(乾隆以前称大武郡东堡)、沙连下堡(原属水沙连堡划出)、南投堡(南投堡范围包括今南投市部分地区外,还包括中寮乡全部及名间乡的一部分)、北投堡;埔里社厅之埔里社、眉社、田头社、水社、审鹿社及猫兰社;云林县(县治初设沙连堡林杞埔,光绪十九年移斗六堡)之沙连堡、鲤鱼头堡等。今南投市为台湾府台湾县南投堡辖域,此外尚有彰化县武东堡之施厝坪庄、樟普寮庄。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清廷战败,次年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日本于光绪二十一年(明治二十八年,西元1895年)占据台湾,把清末台北、台湾、台南三府改设为台北、台湾、台南三县及澎湖岛厅。八月,又将台湾县、台南县,改为台湾、台南民政支部,下设九个出张所,今南投市隶属台湾民政支部彰化出张所。

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又改分全台为台北、台中、台南三县及澎湖岛厅,今南投市直辖隶台中县南投堡外,施厝坪庄隶台中县彰化支厅武东堡辖管。

明治三十年(1897年),在县厅之下设办务署,今南投市辖区隶属台中县南投办务署所管辖。

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十月,大幅度更改原有行政区,废县及办务署,改全台为二十厅,厅下设支厅,南投设厅,南投厅其辖区含盖了现今南投县的大部分。今南投市改为南投厅南投堡辖管,包括南投区和营盘口区(营盘口区内之龙眼林庄、分水寮庄,不属于今南投市)。

大正九年(1920年),日本地方行政区域大改革,改厅为州,改支厅为郡、市,废区、堡、里、澳、乡而设街庄,新设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五州及东部台东、花莲港二厅。当时把南投区和营盘口区的营盘口庄、内辘庄、军功寮庄合并为一行政区,改属台中州南投郡南投街,现今南投市辖区范围从此确定。民国十五年升澎湖郡为澎湖厅,全台共有五州三厅,下辖十一市、五十一郡、二支厅,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

民国三十四年,台湾光复后,改为台中县南投区南投镇;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又调整台湾省行政区域,实行小县制,南投设县,并撤废区署,改为南投县南投镇;民国七十年(1981年)“南投镇”升格为县辖市,并改称为“南投市”,为南投县唯一的县辖市。[5]


地方自治

南投市公所创建于民国37年,70年升格为县辖市位大同街、玉井街口,现改为现代化建筑,本所隶属南投县政府,为本市最高行政机关,由市长主持市政,服务市民,建设地方,辖内设有34里,814邻,里长负责协助市公所推行市政,并随时反映民情,做民众与政府间的桥梁;各里每年均召开里民大会,以利市公所与民众之沟通,市公所对里民大会建议案均要求各权责单位确实执行并列管追踪。


文教生活

南投市人文发达,教育普及,全市公私立托儿所共有23所,提供幼儿启蒙教育;小学16所,国中6所遍及辖市各角落;高中职校4所,提供一般高中及职业教育,另有图书馆3所。

县立文化中心馆舍巍峨,经年举办各类艺文之静动态展示与表演,提供市民多元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承袭本市人文荟萃之传统。

南投陶源于嘉庆元年(西元一七九六年),当地人在南投牛运掘附近采掘田地粘土为原料烧制砖、瓦。目前仅存的六座传统材烧蛇窑皆在这次921大地全数震毁,为了不让南投陶的文化在此震灾中消失,将柴烧蛇窑的旧址规划成南投陶历史文化园区是当务之急更是全体市民的共同愿望。

  • 南投县各级学校

高中: 南投高商、南投高中、中兴高中

国中: 五育中学、南投国中、南岗国中、凤鸣国中、中兴国中、营北国中

国小: 光复国小、光荣国小、光华国小、德兴国小、营盘国小、千秋国小、文山国小、平和国小、西岭国小、南投国小、康寿国小、新丰国小、漳和国小、漳兴国小、嘉和国小[6]


南投市区一日游顺游游路线

第一站:妖怪创界糖狗村

第二站:南投酒厂

第三站:文心园花园咖啡

第四站:南投税务出张所

第五站:松涛园欧式餐厅

第六站:微热山丘南投三合院

第七站:树德半山梦工厂

第八站:猴探井天空之桥

第九站:星月天空景观餐厅

第十站:云河星空景观餐厅[7]


视频

EmbedVideo is missing a required parameter.


EmbedVideo is missing a required parameter.

见识台湾旅游网-南投市 武德殿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地理与人口,南投市-南投市公所
  2. 南投市市徽,南投市-南投市公所
  3. 南投市,南投市-南投市公所
  4. 南投沿革,南投市-南投市公所
  5. 行政沿革,南投市-南投市公所
  6. 文教生活,南投市-南投市公所
  7. 南投市区景点,南投市-满分的旅游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