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万忠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LBT0930讨论 | 贡献2019年11月13日 (三) 15:36的版本 (added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using HotCat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万忠墓[1]位于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九三路23号,白玉山东麓,属于清代墓地建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为纪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惨遭日军杀害的近2万名中国同胞而建。该馆主要分为基本陈列内容包括"甲午战争前的旅顺口"、"甲午战争与旅顺口的陷落"、"震惊中外的旅顺惨案"、"旅顺万忠墓"四部分。整个陈列真实地反映了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旅顺制造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的罪恶行径,时刻提醒着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大屠杀

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中日甲午战争,日军在黄源偷袭清政府从旅顺港到丹东的运兵船后,又兵分两路侵入我国东北。有一路在庄河花园口登陆后侵占金州大连湾。11月21日,日本第二军开始向旅顺进犯,驻守军临阵脱逃,只有爱国将领徐帮道等人率领士兵在土城子等地展开了英勇顽强的阻击战,曾两次赶走侵略者。之后,日军集中百门大炮轰击旅顺口徐邦道领士兵奋战在东鸡冠山下白玉山麓,终因寡不敌众而惨败。日本侵略军闯进旅顺在旅顺城区进行了四天三夜的疯狂屠杀!上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婴儿均遭杀害。家家遭殃,血肉遍地,条条街巷血流成河。秀丽的旅顺变成血染的人间地狱。2万名无辜同胞惨死在日本帝国主义屠刀之下,幸存者只有36人(扛尸队人员)。

1895年2月,当地居民将死难同胞尸体分三处集中火化,骨灰丛葬于白玉山东麓。 日军为掩世人耳目,曾经在墓前立一木牌,上写"清军将士阵亡之墓"。

1896年11月,清政府委派直隶候补道员顾元勋接收旅顺,由他出面主持建立了甲午战争遇难同胞墓,并亲书"万忠墓"刻在一块石碑上。那时正是旅顺同胞遇难两周年之际,故在万忠墓前建享殿三间,殿堂匾额包以铁板皮,书"万忠墓"三字。自此以后,官民年年祭祀不衰。

万忠墓纪念馆

该馆主要分为基本陈列内容包括"甲午战争前的旅顺口"、"甲午战争与旅顺口的陷落"、"震惊中外的旅顺惨案"、"旅顺万忠墓"四部分。整个陈列真实地反映了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旅顺制造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的罪恶行径,时刻提醒着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万忠墓碑

1905年,俄军被日军战败,日军再次侵占旅顺口,见碑文上有"日本败盟"等字样,就将万忠墓石碑盗走,先是弃于旅顺医院,后又砌入大墙里。1922年,旅顺华商会会长陶旭亭等人发起重修万忠墓的募捐活动,在墓前另竖一碑,上书"万忠墓碑"。此为万忠墓第二块石碑。

1931年东北三省沦陷,日本殖民当局再次企图毁坟灭迹,欲把万忠墓迁出市内。商会会长潘修海仗义执言,与日本殖民当局据理力争:万忠墓可移,表忠塔亦可移;纳骨祠不搬,万忠墓就不能搬。逼得日本殖民当局只好让步。1945年日本投降后,旅顺市政府募捐240万元苏币,关东公署又拨款300万元,重修万忠墓并立石碑。此为万忠墓第三块石碑。这次重修,三楹享殿更换了新瓦,还在正门上方悬挂横额,上书"永矢不忘"。

重修万忠墓

1994年正逢甲午战争百年祭,旅顺口区决定再次重修万忠墓。4月5日,在万忠墓陵园举行了甲午战争旅顺殉难同胞遗骨重新安葬仪式,殉难同胞骨灰被装进三口大型木棺入殓,并在墓前立一座百年纪念碑,建一座1000平方米祭祀广场,一座2000平方米的万忠墓纪念馆,李鹏总理亲书馆名。陵园面积达9200平方米。走近万忠墓,百年前的嘶喊和血腥,百年来的思索和沉重,让所有的来访者戚然肃然,不敢忘却。

2006年,万忠墓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参考来源

  1. 万忠墓, zol论坛,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