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爾.格雷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重定向至:
卡羅爾·格雷德 | |
---|---|
卡羅爾·格雷德 | |
原文名 | Carol Greider |
出生 |
1961年 聖地亞哥 |
國籍 | 美國 |
職業 | 生物學家 |
卡羅爾·格雷德(Carol Greider),1961年出生,美國分子生物學家,現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系教授。她因為「發現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護染色體」而與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和傑克·紹斯塔克一起獲得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
個人簡介
中文名:卡羅爾·格雷德
外文名:Carol Greider
國 籍:美國
出生地:聖地亞哥
出生日期:1961年
畢業院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主要成就: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卡羅爾-格雷德1987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贏得分子和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在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完成博士後研究後,卡羅爾-格雷德1997年被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系任命為教授。
卡羅爾-格雷德同他人共同發現了端粒酶,這種酶有助於端粒保持長度和完整。
卡羅爾-格雷德同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傑克-紹斯塔克在2006年因基礎性醫學研究獲得美國艾伯特-拉斯克醫學獎。
北京時間2009年10月5日下午17時30分,2009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揭曉,三位美國科學家伊麗莎白·布萊克本(Elizabeth H. Blackburn)、卡羅爾·格雷德(Carol W. Greider)以及傑克·紹斯塔克(Jack W. Szostak)共同獲得該獎項[2]。他們發現了由染色體根冠製造的端粒酶(telomerase),這種染色體的自然脫落物將引發衰老和癌症。
獲得榮譽
- 蓋爾德納基金會國際獎(1998年)
- 美國細胞生物學學會會員(1999年)
- 國家科學院議員(2003年)
- 理查德Lounsbery獎(2003年)
- 迪克森獎(2006年)
- 威利在生物醫學科學獎(2006年)(與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同獲)
- 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2006年)(與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和傑克·紹斯塔克同獲)
- 路易莎總霍維茨獎(2007年)(與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和約瑟夫·G·高爾同獲)
- 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09)(與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和傑克·紹斯塔克同獲)
獲獎感言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今天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加利福尼亞舊金山大學的伊麗莎白-布萊克本、美國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卡羅爾-格雷德、美國哈佛醫學院的傑克-紹斯塔克。頒獎詞稱,這三人之所以獲得諾貝爾獎,是因為他們的研究對癌症和衰老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以下是頒獎詞節選。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三名科學家,他們解決了生物學的一個重大問題:在細胞分裂時染色體如何完整地自我複製以及染色體如何受到保護以免於退化。這三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已經向我們展示,解決辦法存在於染色體末端—端粒,以及形成端粒的酶—端粒酶。」
「攜帶基因信息的DNA線狀長分子擠壓形成染色體,端粒就像一頂高帽子置於染色體頭上。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和傑克-紹斯塔克發現端粒的一種獨特DNA序列能保護染色體免於退化。卡羅爾-格雷德和伊麗莎白-布萊克本確定了端粒酶,端粒酶是形成端粒DNA的成分。這些發現解釋了染色體的末端是如何受到端粒的保護的,而且端粒是由端粒酶形成的。」
「如果端粒縮短了,細胞就會老化。相反,如果端粒酶的活動顯著,端粒的長度也就能得以保持,並且細胞衰老也將延後。癌細胞就是一個例子,癌細胞被認為是具有永久生命力的。相反,某些特定的遺傳疾病,會出現一些有缺陷的端粒酶這樣的特徵,導致損害細胞。對此諾貝爾獎頒給這一細胞基本機制的發現,這一發現有助於新的治療措施的發展。」
總之,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卡羅爾-格雷德以及傑克-紹斯塔克的發現提高了人們對於細胞的理解的深度,闡明了疾病機制,有助於未來新治療方法的發展。
參考文獻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9. 諾貝爾基金會 (英語).
- ↑ 諾貝爾醫學獎今揭曉 美兩位女科學家成熱門(圖) 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