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牧池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牧池鄉

中文名 :馬牧池鄉

所屬地區: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

馬牧池鄉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西北部。處於沂蒙山區的核心地帶,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徐向前羅榮桓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這裡工作、戰鬥過。這裡曾湧現出明德英、王換於等模範人物,成為沂蒙婦女的傑出代表。馬牧池鄉糧食作物以小麥、地瓜、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蔬菜、花生、黃煙和林果為主。馬牧池鄉境內礦產資源豐富,質地優良,主要有石英砂石灰岩、頁岩、花崗岩等。石英砂儲量達到8000萬噸,遠景儲量4億噸以上,屬我國北方少見的大型優質石英砂礦。石灰岩儲量達2.6億噸,遠景儲量為8億噸以上,質量優,易開採,可用於加工水泥、石灰粉、工業制鹼、電石和冶金熔劑等,市場前景十分看好。[1]

交通

馬牧池距縣城越23公里,南與孫祖鎮接壤,北與沂水縣高莊鎮為鄰,西與岸堤鎮相連,東與依汶鎮相接。汶河自西向東貫穿全境,336省道、高界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東距日照港110公里,距膠新鐵路沂南站30公里,西距京滬高速公路出入口10公里,南距臨沂火車站、飛機場55公里。

文物古蹟

古文化遺址:東柳溝大汶口、龍山文化遺址位於馬牧池鄉東柳溝村東南。遺址東西長650米,南北寬500米,面積32.5萬平方米。地表0.5米以下為文化堆積層,厚度0.5~1米。遺址東有水溝,常出土遺物,故稱"古董溝"。出土遺物主要有夾砂紅陶罐、夾砂紅陶碗、鼎足、石斧、石鑿、石鏟、背水壺等。

棋盤山"古脊椎動物化石"遺址位於杏墩子村東南之棋盤山頂部。1987年10~11月,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發掘。動物化石集中在一條長約15米、寬約3米的裂隙沉積層中,夾雜在粘土塊及岩石層間。動物化石十分堅硬,幾如岩石。

此外,境內還有山西村新石器時代遺址、常山莊"九女棺"遺址等。

名人

王換於,東辛莊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被選為村婦救會長、艾山鄉副鄉長。她發動婦女積極開展擁軍支前活動。1939年,中共山東分局、八路軍第一縱隊機關等先後駐東辛莊。王建安、胡奇才、陳沂、艾楚南、朱則民、朱獻輝、江華等領導幹部和一些革命烈士的子女無人照顧,王換於發動本村婦女,擔負起撫養孩子的任務。1989年1月31日,在家鄉病逝,終年101歲。被譽為"沂蒙母親"。

明德英,橫河村人,自幼聾啞。婚後同丈夫一起在該村李家林前搭起一間"團瓢",以看林護墓、耕種林邊的零星空地為生。1941年冬天一個夜晚,日軍包圍馬牧池村,明德英放下吃奶的孩子,把山東縱隊機關一名負傷的戰士掩藏在一間空墳裡面。為救治高燒不退的戰士,明德英毅然把自己的乳汁擠在他的口中。還殺掉家中僅有的兩隻雞,做成湯給戰士補養身體。經過半個多月的精心護理,直至戰士痊癒。明德英救護傷員的事跡廣泛流傳,被譽為"沂蒙紅嫂"。她救護八路軍戰士的情節,後被編入京劇《紅雲崗》、舞劇《沂蒙頌》等。

視頻

山東沂蒙影視拍攝基地 山東沂南 馬牧池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