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干擾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α干擾素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a干擾素是機體免疫細胞產生的一種細胞因子,是機體受到病毒感染時,免疫細胞通過抗病毒應答反應而產生的一組結構類似、功能接近的低分子糖蛋白。干擾素在機體的免疫系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干擾素有很多亞型,其中最大的一類亞型是α-干擾素。
功能
α-干擾素具有三個功能:廣譜抗病毒作用、免疫調節作用、抗腫瘤作用。
人α-干擾素
重組人α-干擾素,是從人白細胞中克隆出α-干擾素基因,通過先進的基因工程技術,在體外大規模生產出的人α-干擾素。與天然α-干擾素相比,它純度高、副作用低、療效更確切。
副作用
α-干擾素副作用表現為用藥1周內幾乎所有患者都會出現流感樣表現,如發熱、畏寒、身痛、頭痛、出汗、噁心、嘔吐等。症狀較輕時可不予治療,只須適當多喝開水、臥床休息,一般10日左右症狀便可消失。症狀重者則須服用些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
用藥1個月後有的病人會出現消化道症狀,皮膚過敏樣症狀或精神症狀,如食欲不振、噯氣、噁心、嘔吐;注意力不集中,眩暈、嗜睡或失眠,甚至產生悲觀厭世等精神症狀。所以一般消化道反應較輕者,經2-4周可自行緩解,重者則宜服用促消化藥。皮膚過敏反應一般1周左右可自行消退。失眠者可服用鎮靜劑,精神症狀較重時則應減藥,或停用α干擾素。
約23%的使用α干擾素者外周血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發生這種副作用無任何感覺,卻為嚴重副作用,重者可誘發感染和出血(包括內臟出血),但只要按醫囑複查血常規即可及時發現這種副作用並及時處理。
α干擾素的不良反應在停藥1個月左右會自行消失,副反應的輕重每個人並不一樣。
參考文獻
- ↑ 雲端超市•第407期┃「說文解字,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文字」——篆書研究 主講人:倪文東,搜狐,2022-10-28
- ↑ 為什麼中國人會發明象形文字?,搜狐,20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