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读油画家谢伟民肖像画(甘茂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读油画家谢伟民肖像画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读油画家谢伟民肖像画》中国当代作家甘茂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读油画家谢伟民肖像画

读画时,脑子里总是联想到“诗意栖居”这个词。眼前的肖像,让我感觉到过往的岁月又如梦般出现。这是油画家谢伟民为我画的肖像,布面油画,题为《故土·乡情》。这幅人物肖像画,在我看来,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它接近于诗,注重人物的感觉和生活的意境,尤其注重艺术语言的集中和凝练。可以说,那些线条和色彩,贯通在一起写成了诗。它引导我们从这里走向岁月深处,去吟唱人生与故土乡情的田园牧歌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他坐在那里,面带笑容,内心的激情坦露在脸上,双手搭膝,阳光洋溢的样子。那是以岁月作底蕴的对故乡深深的爱,那是对生命的回味。由于人的情感的投射,生活便产生诗意。只要是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从来就是潜藏诗意的。哪怕历经苦难,也要在苦难中开出花来。谢伟民有一双慧眼,选择并把握了这个时刻,那种强烈的时空意识,实现了从生命出发的又一次人生体验。

在他身后,有一条绿水长流的清江河,还有土家山寨杆栏式的吊脚楼群。这是与我生命相关的故乡的母亲河,清江早已化作内心的涛声,成为永恒的生命背景。他守望着吊脚楼,守望着一个土里巴人的历史文化。所谓历史感,其实就是来自生命的痕迹。谢伟民运用油画的空间透视与构图,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

不管是文学还是艺术,其艺术性首先表现在艺术语言上。我个人认为,艺术美的最高境界是其诗性的特色。这种诗性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它贴近人物心灵,触摸人物心灵。谢伟民没有如一般肖像画那样处理人物,不是一本正经的半身像或脸部特写,也不是矫情作秀的表演像,而是将人物置身于特定的时空之中,以凝望思考和笑对生活的姿态,表达人与世界诗意相遇的情景。油画色彩以黑色棕色为主,以灰色绿色为辅,沉稳深沉中透露出活跃气氛与灵动气息。构图以人为本,以景衬托,把那些清江一样滋润生命的乡愁,倾诉出来了,表现出来了。

谢伟民是1958年出生的,宜昌本土人,自幼酷爱绘画,有童子功基础。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后,进入专业美术学校,毕业后长期从事绘画创作及美术基础教学工作。80年代末,工作之余到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进修后,从事壁画研究与创作。那是中国文艺复兴的黄金时期。2016年进入中国美术学院高研班学习,受到油画大师全山石亲传亲授,有幸成为秦大虎教授的学生。有名师指点,自然学业精进。近年来,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历史题材的油画创作上。回首来路,多少风雨坎坷,多少愉悦欣慰,都积淀在他的画作之中。由此可见,梅花香自苦寒来,他的油画的深厚功底,自然非一日之功。

现在想起来,在东山文化城天一石馆认识他时,也曾见他画过国画。他画水墨山水,隨心挥毫,竟有山长水远的向往。他说是练笔之作,我却喜欢,看他的国画似有唯美的趋向。其实,无论油画也好,国画也好,都属于画家人生的“诗意栖居”。艺术的宗旨,最根本的就是对世界和人生的审美。作品是画家心灵的投影、审美的结晶。画家就站在作品的背后,从昨天看到今天,又从今天看到明天,将爱融入自然、融入生活。感谢油画家谢伟民,祝他春华秋实花果滿枝

[1]

作者简介

甘茂华,斋号归庐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