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牧马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牧马人》是由谢晋执导,朱时茂、丛珊主演的剧情片。

该片讲述了许灵均被打成"右派",来到西北牧场劳动,得到当地牧民的关怀照料,并与农村姑娘李秀芝结成连理,文革结束后,他放弃了到美国生活的机会,决定留下来建设祖国。

影片于1982年在中国上映。

导演

谢晋

主演

朱时茂,丛珊

剧情简介

​1980年,旅居美国的华侨企业家许景由在女秘书宋蕉英的陪同下回国旅游,并寻找失散多年的儿子许灵均。经过中国旅行社的帮助,许灵均从西北的敕勒川牧场赶到北京饭店,同父亲许景由见面了。

当年,由于封建婚姻,许景由与妻子一直不和,后来丢下妻儿离家出走。在许景由走后的第四天,许灵均的母亲就病故了。从此,他孤苦伶仃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30年过去了,许景由为没尽父责,深感内疚,他决心把儿子带回美国,继承遗产。这时,许灵均想起了贤惠能干的妻子秀芝和活泼可爱的儿子清清。他们一家人是那么的亲热、和睦,他不忍能离开妻儿去国外。夜晚,许景由向儿子倾吐思念之情,许灵均也向父亲倾诉自己的坎坷经历:

1957年,许灵均被打成"右派",来到西北牧场劳动。那时,他感到孤独、绝望,曾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他还是活下来了。是大自然纯净了他的思想,是劳动陶冶了他的感情,是质朴、善良的牧区人民温暖了他的心。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牧场的那些岁月。他解除劳教后,因无家可归,被留在牧场放牧。老牧民董大爷给他钉上门帘子挡冷风;董大娘送来了热腾腾的面条。十年动乱中,郭෨子等牧民想方设法保护他免遭横祸。在他们之中,他找到了父亲和母亲,找到了温暖和希望,找到了勇气和力量。

"文革"中,从四川逃荒到敕勒川牧场的农村姑娘李秀芝举目无亲,无处安身。善良的郭෨子将她带到许灵均的小破屋里。秀芝不嫌许灵均是"右派",许灵均感激秀芝对他的信任。在牧民们的赞助下,他俩结成了患难夫妻。婚后,秀芝把他破旧的小屋收拾得焕然一新,并养起了鸡、鸭、鸽,成了"海陆空"司令。不久后,他们有了儿子清清,这个幸福的家庭又增添了新的欢乐。粉碎"四人帮"后,许灵均错划的"右派"得到改正,他重新走上讲台,把知识奉献给牧场的后代。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民歌在祁连山麓回响,也在身处北京饭店的许灵均的心中回响。他又想起离别的前夜,妻子的无限信赖和深刻理解,使他激动万分。他不能离开祖国,这里有他的亲情、他的爱、他的根。

许景由不再勉强儿子跟他走了,他嘱托儿子在大陆为他买块墓地,死后他想葬在祖国。送走了父亲,许灵均又踏上了他用汗水浸过的土地,又回到患难与共的亲友中间,回到了相濡以沫的妻子身边 。

角色介绍

许灵均

演员 朱时茂

自小孤苦无依,父亲抛弃了他,母亲又早早病逝,长大后因出身问题被打成右派,下放敕勒川牧场,成了一个牧马人。种种厄运的降临为他的生活抹上了浓重的阴影。然而在雄浑、壮阔的草原上,在劳动人民质朴、纯真的感情陶冶下,他的灵魂又一次得到净化重新寻到了友情、爱情和亲情,


李秀芝

演员 丛珊

许灵均的妻子。从四川逃荒来到敕勒川。她聪慧,爱劳动,平实质朴,稚气可爱,凡事心里有数,坦荡,明事理,敢担当,乐观果敢。虽然在莫名其妙的年代与许灵均结了莫名其妙的婚,但她不怨天尤人,而是真诚地信赖丈夫,把日子过得有生有色,风生水起,让许灵均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郭子

演员 牛犇

善良耿直的牧民,说话诙谐而幽默。在许灵均最艰难的时刻,给他以温暖。"文革"中,他机智地保护许灵均躲避了造反派的批斗,还热心肠地为李秀芝和许灵均保媒,张罗二人的婚事。


许景由

演员 刘琼

美籍华人,大企业家。解放前夕,他抛妻弃子远走异乡。改革开放后,心怀内疚的他回到祖国,准备带儿子去美国,并且打算按自己的价值观重新教育灵均。

幕后花絮

谢晋原本想请张贤亮亲自改编剧本,但张贤亮却认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无法用电影来展现,所以没有同意担任编剧,谢晋只好三顾茅庐求助于李准 。

在出演该片时,丛珊是中央戏剧学院大一的学生,当年中戏明文规定大一大二的学生不准外出拍戏,谢晋亲自去跟时任院长的金山进行交涉,才成就了丛珊的银幕处女秀 。

该片的剧本在接受审查时遭到了非议。有人质疑谢晋对" 右派"作品情有独钟的原因,上影厂厂长徐桑楚顶住压力上书上海市长,申诉投拍《牧马人》的理由,再加上剧组改了剧本,电影终于得以拍摄 。

丛珊在片中拍摄的第一场戏是跟牛犇一起拍的,情节需要她在说完台词时掉眼泪。导演担心她哭不出来,想给她上点眼药,牛犇则要求从头到尾拍,先由他一遍一遍地给丛珊对台词,直到丛珊的感情酝酿到位才开拍。从那以后,丛珊凡是演哭戏都不需要用眼药水 。

上影的化妆油彩用得比较重,有些影片中演员表演擦汗动作时为了不弄花油彩就只擦脖子或者假擦,而谢晋要求《牧马人》的演员们擦汗要擦脸,洗脸也要真洗 。

影片上映后,有位广西的教师看了7遍,每遍过后都给朱时茂写信,因为这位教师也面临是不是放弃教育事业出国的选择。朱给他回信说,爱不爱国不是看一个人在哪里,是要看这个人的行为本身,重要的是不能放弃自己有意义的生活。最终,那位观众留在了国内 。 [1]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谢晋1979年拍摄的《天云山传奇》曾引起广泛争议,因此,当他决定将《灵与肉》搬上银幕时,很多人担心他再拍"右派"题材会出问题。但谢晋认为《灵与肉》乍看是写"右派"的伤痕文学,实则爱国主义才是作品的真正内涵。所以,他希望通过挖掘作品积极向上的因素,能给观众以振奋的力量,使大家看到蕴藏在中华民族之中的强大的心灵美、性格美和境界美。

角色塑造

因为朱时茂和从珊的个性及经历与所饰人物相差较远,且丛珊只是个十九岁的大学生,所以谢晋在指导他们的表演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二人被送到偏远的牧区体验生活了1个月,和牧民们同吃同住,从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到骑马放牧,逐渐抹去大城市生活的印迹 。朱时茂与年龄相差10岁的丛珊演夫妻,双方开始有点不好意思,谢晋就给他俩布置作业,在二十天里做十个小品,表现许灵均与李秀芝从不相识到成为夫妻的过程。通过这样的磨合,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角色的理解,也消除了演员之间的隔阂 。谢晋又让丛珊向同组已经当妈妈的女演员取经,学会抱孩子逗孩子,学会做妈妈,学会劳动 。

谢还要求剧组的青年演员每天记创作札记或创作日记,介绍他们看赵丹、金山、于是之写的关于表演的文章,学习如何挖掘潜台词和内心独白。为了塑造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有几个演员在上海呆了一个月都没有时间出去逛逛街。

影片评价

该片在艺术结构上颇见功力,精炼、简洁,层次分明。编导对故事情节的具体安排,做到了刚柔相辅,浓淡相则。片中对事件的叙述循着人物的生活历程,常于弯转回旋处抒发人物深沉、含量蓄之情。片中许灵均的形象真实可信。电影的改编,就是好在围绕着许灵均与周围人的戏剧纠葛,能过一系列视而可见的对比的艺术手法,具体而形象地写出了他热爱祖国、热爱乡土的深情。李准的改编使影片增色不少,北京的戏和牧场的戏巧妙地连接起来,前者的分寸感和后者的浓烈色彩使影片富于生活的魅力。

该片是一部令人思索、带有哲理性的作品。它以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颇具特色的艺术构思,谱写了一曲人性美、人情美的颂歌,真切、内在、冷峻、深刻。该片不是一部情节戏,它的特点在于成功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地揭示了人物的灵魂。影片在调动一切手段突出这个特点时,既内在、含蓄,又比较抒情、强烈,同时,悲喜结合,具有“笑中含泪”的艺术效果。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富强。可当人们的物质欲望基本满足之后,对于精神上的追求就越来越细化。电影《牧马人》里传递出来的精神力量,正好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的内心渴望和追求,它让年轻的一代人看到了爱和信念,看到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密不可分,看到了纯真和初心蕴含的巨大能量 。 [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