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一念三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是天台宗之观法,是佛教天台宗重要理论之一,出自佛教天台宗《摩诃止观》卷五上,指的是三千性相都具足于一念之中。

词语出处

天台宗之观法,观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诸法也。 一心三观,北齐慧文禅师于中论发之。 一念三千,天台大师于法华经发之。 三千者,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境界为界,据由圆融之妙理。 此十界互具十界,则相乘而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十如之义,则相乘而为千如,此千如各有众生,国 土,五阴三世间之别,则相乘而为三千世间。 于是一切之法尽矣。 止观五上曰:‘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己,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止观五曰:‘问一念具十法界,为作念具?为任运具?答:诸性自尔,非作所成。 如一微尘,具十方分。’【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词语分析

一念三千 所谓一念,天台宗指的是心足具一念,即称一念。 与作为时间单位的一念不同。 所谓三千,指的是三千性相,与三千世界的三千不同。 三千性相 三千性相,即百界乘以十如是,是为一千,配以三世用,成三千性相。 三世用 色之与心者、谓众生有情世间也。 六尘境界者、谓器世间也。 毕竟无念者、谓正觉世间也。 此三世间各具千如、共成三千性相。 而三千性相同是一心。 百界 百界由十法界互具而成。 十如是 百界中,每一界都有十如是,即如是性、如是相、如是体、如是力(能力、力用)、如是作(所作所为)、如是缘、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来究竟 十法界 十法界包括包括六凡法界、四圣法界。六凡法界:地狱道、畜生道、鬼道(三恶道)、阿修罗道、人道、天道(三善道)。 四圣法界:佛(果位)、菩萨(因地),辟支佛、阿罗汉。 世间生死流转的众生,都可以归纳到十法界。

禅意讲解

天台宗认为:“起一念必落一界”。 如果起了一个最重的十恶业之念,特别是猛烈的嗔恚心,就是一个地狱道的因; 动了一个中等十恶业之念,与贪心相应的,便是一个饿鬼道之因; 起了一个轻微十恶业与愚痴心相应的心,是一个畜生道之因。 而修十善业的我慢贡高者是阿修罗之因; 行中品十善业与伦理五戒相应的是人道之因; 行上品十善业的是升天道之因。 六凡法界之外,有永绝生死流转的四圣法界: 一念与“四圣谛”无相、无我相应的就是阿罗汉法界的缘起; 一念与“十二因缘”相应的就是辟支佛法界的缘起; 一念与六度四摄、自觉觉他相应的就是菩萨法界的缘起; 一念与慈、悲、喜、舍,真如法性相应的就是佛法界的缘起。 由此可见,起一念就是一个受生之因; 超越世间的四圣法界也从一念相应而起,当知一念的重要性! 佛门修行用功的功夫也就要抓此一念,回光返照,令心住于净觉妙明、真如法性的无住境界。 “念念刮磨心垢尽,时时话护道菜焦!” 天台宗《小止观·六妙门》开篇就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 佛教的简明切要的提示。 所以,佛教是最上乘的精神文明,要寻求世界和平、人类文明与进步,只有从深明因果,无我无相的佛教中求! 另外,对于一念三千的理解,还要特别注意的是: 一念三千中的“一念”既不在三千之后,也不在三千之前,“三千”也不在一念之前或一念之后。 如果认为一心而能生三千,便堕于纵过; 如果认为三千某一时具于一心,又堕于横过。 一念三千的真正含义是一念即三千,三千即一念。 还要说的是:此“即”既不是二物相合之即,也非背面相翻之即,乃为当体全是之即。 三千无尽的诸法,全在一念,即空即假即中。 五阴之身和所依的国土,也和此一念相同。 因此,天台六祖荆溪尊者在《止观辅行》第五卷之三,曾经说:恶国土的十如,善国土的十如,无漏国土和佛菩萨国土的十如,“土虽差别,不异寂光,寂光虽寂,不异诸土”。

天台宗

天台宗,又称法华宗,与华严宗、法相宗,合称“教下三家”。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传入中土,逐渐形成十大宗派,其中天台宗是第一个创立的宗派,历史悠久。至晚唐之后,十大宗派名存实亡。后来,有汉传十三宗的说法,而天台宗赫然在列。 创立 天台宗始创于南北朝智𫖮。智𫖮,世称“智者大师”,是中国天台宗的开山祖师,俗家姓陈,字德安,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人。 其父是梁朝官吏。 梁末乱起,与家人分散,颠沛流离中遂在荆州长沙寺佛像前发愿为僧,时年十七岁。 次年,在湘州(今湖南长沙市)果愿寺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 南朝陈文帝天嘉元年(560),智者大师听说慧思禅师从北方南下,居于光州(今河南光山县)大苏山,他就前往请益。 慧思为他演说四安乐行,他日夜勤习,造诣甚深。 二十三岁拜慧思为师,修习禅法,证得法华三昧。 陈光大元年(567)慧思临去南岳时,嘱他往金陵(今南京)弘传禅法,他就和法喜等二十七人一同东下,到达陈都讲禅。过了两年(569),受请主瓦官寺开讲《法华经》,树立新的宗义,判释经教,奠定了一宗教观的基础。因为智者大师时常在天台山讲法,因此这个宗派被称为天台宗。 由于天台宗的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 传承 天台宗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提出的理论包括:十如是,一念三千,一心三观等。该宗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理论体系完备,对以后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响。 9世纪初,传到日本。 13世纪,日本天台本宗分出日莲宗。 时至今日,天台宗位列汉传佛教十三宗之一,日本佛教八宗之一。 天台宗之僧徒,即被称为台徒;天台宗之道法,称为台道。

摩诃止观

摩诃止观,属于“天台三大部”之一(其他两部是《法华玄义》、《法华文句》)。    [1]

参考文献

  1. 一念三千,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