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捧紫砂土(左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一捧紫砂土》是中国当代作家左岸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一捧紫砂土
请您在这北方紫陶之都随意寻出一把清水泥的子冶石瓢,放进一撮昨日新买的六安瓜片,听我唠什子几句有关您脚踏的这方土地,您这一壶茶喝完了,我也该说完了。
在话题的开端,喀左县,一个鲜活跳动着的生命体,她的生命是延续的,是灵动的。她是这泱泱大国盛开的一朵绮丽的神花,她吸收天地灵气日月精华造就一方水土,且不说这里物宝天华、人杰地灵,单单是这紫砂茶器就足以感染每一位来访者的心灵。
中国人酷爱喝茶,就像西方人爱饮咖啡。从粗放式羹饮到细啜慢饮,不同的品饮方式自然产生了相应的茶具。西汉辞赋家王褒有言“烹茶尽具,酺已盖藏”。到了宋代以后,历代皇帝更是将“茶器”作为名贵的赏品赐给王侯大臣们。在漫长的岁月里,茶具成为了茶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最重要的载体。
而在瑰丽朴雅的喀左县,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早已在父辈们的传承下熟练地精通了紫砂茶具和陶艺的纯手工制作工艺。现在的我们生活在机器工业时代,但这项手艺在这里却有几千年的生命了。以泥做质、胎质细腻、古朴淳厚、哑光内敛。工匠们就地取材挖出紫砂矿,倾注对茶具的理解对美的感悟,严格地遵循每一个步骤,经过捣碎、过筛、澄滤、“养土”等一系列工序后制成具有可塑性强、成坯强度高、收缩率小的紫砂泥。接下来需要匠人们细致凝注将紫砂泥制成器坯再经过精心的修整和装饰后在1100-1300摄氏度的窑温下烧制,脆弱的器胚,容不得半分差池,使得装窑的过程充满了仪式感。倘若您可以亲眼目睹这紫砂陶器的制作工序,就会发现每个制作工序的每一个角度都有着别样的美感,时间静于此中,光阴顿于眼前,使你仿佛看到了千年前的古时空中,在古老的窑口边上,也有这么一批匠人,专注着手中活计,祈祷着窑神的庇佑,不负辛劳。
今天,在这里,紫砂陶艺的制作工艺成为了长存于世的经典,实现了工匠精神回归文化理想,回归历史责任,回归永恒价值,回归历史本质特征。
好的茶具当是以人为本,服务于茶,服务于泡茶之人。得天独厚的喀左紫砂被赋予的是细腻坚硬、温润儒雅。历经烈火的淬炼,茶具表面呈半瓷化效果,如此,用紫砂壶冲泡茶叶时才能保持较高的水温。历经高温后茶器所带来的不规则气孔率,使茶叶不至于在冲泡时被闷熟,这便是喀左紫砂何以真实地还原茶性,带来极佳品饮体验之所在。
喀左的紫砂陶器雅俗共赏。它的俗是俗进骨子里的那种俗,说到底它就是一捧泥土,你不知道它到底沉睡在地下岩层多少年。早在55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它烧制陶器,辽金时期工艺精美的陶制品就已经发展成相当大的规模。你说不清楚它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就存在于这天地之间,随着历史沧桑变革,它完全融入了当地老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大人、老人、孩子,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这紫砂陶器工艺的制作中,人际间的默契密码,不需要言语的催逼,用一种婉转的形式,给彼此留下恰到好处的空间。
它的雅又体现在它的文人气质上,安静的喝茶是文人们一直以来所倡导的,用好器、喝好茶,渐入修身、冶心之境。喀左紫砂陶器是文人之器,是怡雅之器,那种超凡脱俗的宁和,平静中所蕴藏的力量,足以让人于喧嚣之中静于此中,由器之美好关照内心,关照自我。
喀左的紫砂陶器还是真正的艺术藏品,火的印记成就了它独有的美感,它的艺术渲染力会沁到你的心里面去。在赏玩之后,越发的光洁莹润,如脂如玉。古人先贤“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奠定了我们传统的审美基调,先贤见于天地,臻大和之境。喀左紫砂陶器所做的便是设计之中“见人、见物、见生活。”
敬于天地,关照自身。
现如今喀左这个紫砂储量在10亿吨以上的灿烂古城,俨然成为了投资兴业的黄金宝地。在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路上喀左将永恒亮起窑区的火光,待它燃烧,待它强大。接下来,交付与火,有的美注定诞生于烈焰之中...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这一段关于您脚下的土地我就说完了,您这一壶茶也喝完了罢...
作者简介
左岸,中国铁建第十四工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