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志·王修傳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志·王修傳出自《三國志》,史書是由西晉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1]

原文

王修字叔治,北海營陵人也。年七歲喪母。母以社日亡,來歲鄰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鄰里聞之,為之罷社。年二十,遊學南陽,止張奉舍。奉舉家得疾病,無相視者,修親隱恤之,病癒乃去。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為主簿,守高密令。頃之,郡中有反者。修聞融有難,夜往奔融。賊初發,融謂左右曰:「能冒難來,唯王修耳!」言終而修至。

同袁譚在青州,辟修為治中從事,別駕劉獻數毀短修。後獻以事當死,修理之,得免。時人益以此多焉。譚、尚有隙。尚攻譚,譚軍敗,修率吏民往救譚。譚喜曰:「成吾軍者,王別駕也。」譚之敗,劉詢起兵漯陰,諸城皆應。譚嘆息曰:「今單州背叛,豈孤之不德邪!」修曰:「東萊太守管統雖在海表,此人不反,必來。」後十餘日,統果棄其妻子來赴譚。譚復欲攻尚,修諫曰:「兄弟還相攻擊,是敗亡之道也。」譚不聽,遂與尚相攻擊,請救予太祖。太祖既破冀州,譚又叛。太祖遂引軍攻譚於南皮。修時運糧在樂安,聞譚急,將所領兵及諸從事數十人往赴譚。至高密,聞譚死,下馬號哭曰:「無君焉歸?」遂詣太祖,乞收葬譚屍。太祖欲觀修意,默然不應。修復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斂譚屍,然後就戮,無所恨。」太祖嘉其義,聽之。

魏國既建,為大司農郎中令。其後嚴才反,與其徒屬數十人攻掖門。修聞變,召車馬未至,便將官屬步至宮門。太祖在銅爵台望見之,曰:「彼來者必王叔治也。」頃之,病卒官。初,修識高柔於弱冠,異王基於幼童,終皆遠至,世稱其知人。

譯文

王修字叔治,北海郡營陵縣人。七歲時喪母。他的母親是在社日那一天死的,第二年鄰里進行社日活動,王修感念母親,極為哀痛。鄰里知道了,為此停止了社日活動。王修二十歲時,到南陽郡遊學,住在張奉的家裡。張奉全家人生病,沒有人能照顧他們,王修親自精心照顧他們,直到他們病好了才離開。初平年間.北海國相孔融召王修為主簿,就任高密縣令。不久郡中有人反叛。王修聽說孔融遭遇危難,連夜趕往孔融那裡。反賊開始發難時,孔融對左右人說:「能冒着危難趕來的,只有王修而已!」話剛說完,王修就到了。

袁譚在青州時,徵召王修任治中從事。別駕劉獻幾次誹謗貶低王修,後來劉獻因為犯了事應當判死罪,王修審理這件案子,劉獻得以免於一死。當時人因此更加稱讚王修。袁譚、袁尚之間產生讎隙。袁尚攻打袁譚,袁譚的部隊失敗了。王修率領官吏百姓前往營救,袁譚高興地說:「保全我部隊的人,就是王別駕啊!」袁譚失敗時,劉詢在漯陰起兵,各個城池都起來響應。袁譚嘆息說:「現在全州都背叛了我,難道是因為我沒有德行嗎?」王修說:「東萊太守管統雖然遠在海邊;但他不會反叛,他一定會來。」

十幾天後,管統果然拋棄了妻子兒女趕來袁譚這裡。袁譚又要進攻袁尚,王修勸諫說:「兄弟之間往復攻擊,是失敗滅亡的根源啊!」袁譚不聽從,於是和袁尚互相攻擊,又向太祖請求援助。太祖破了冀州以後,袁譚又背叛太祖。太祖於是帶領軍隊在南皮縣進攻袁譚。王修這時正在樂安運送糧食,聽說袁譚危急,率領他帶去的士兵和屬下的幾個從事一共幾十個人,趕赴南皮援救袁譚。到高密縣時,聽到袁譚已死的消息,王修下馬放聲大哭,說:「沒有您我歸附誰呢?」於是去見太祖,請求讓他收葬袁譚的屍體。太祖想要觀察王修的心意,沉默着一聲不吭。王修又說:「我曾受過袁氏的厚恩。如果能讓我收殮袁譚的屍體,再讓我死,我不會有什麼遺憾。」大祖讚賞他的義氣,順從了他的意願。

魏國建立以後,王修任大司農郎中令。後來嚴才反叛,與他的屬下幾十人攻打宮殿旁門。王修聽說兵變,召喚的車馬沒到,就率領屬下官吏步行趕到宮門。太祖在銅爵台上看到他們,說;「那趕來的人一定是王叔治。」不久,王修病死在官任上。當初,王修在高柔二十歲時就賞識他,在王基還是幼童之時,王修就認為他與眾不同,這兩人最終都成了大器,世人因此稱讚王修有知人之明。[2]

作者簡介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