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詩詞太史慈之死原文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詩詞太史慈之死,矢志全忠孝①,東萊太史慈②;

姓名昭遠塞③,弓馬震雄師;

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戰時。

臨終言壯志,千古共嗟咨④!

【釋詞】

①矢志:矢,發誓;志,志向。

②東萊:郡名。西漢置。今山東省萊州、萊陽、即墨、青島等東部沿海地區。

③昭:顯著。

④嗟咨:讚嘆 這裡是為押韻,一般寫作咨嗟。李白《蜀道》:「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

三國詩詞《太史慈之死》原文及賞析

【賞析】

太史慈是東吳名將,在孫權與張遼爭戰合肥時,在一次戰鬥中不幸身中數箭而亡,年四十一歲。此詩對其蓋棺論定。

太史慈先事揚州刺史劉繇,後降孫策,成為東吳著名的將領。他在小說中一出現,便是大孝至義的形象。孔融為北海相時曾被黃巾軍圍困,一日太史慈挺槍躍馬從城外殺來,奉母命報效孔融。他說:「某昨自遼東回家省親,知賊寇城。老母說:『屢受府君深恩,汝當往救。某故單馬而來。』」可見其孝。當下受孔融之託去搬救兵。太史慈投平原請劉備解北海之圍,慷慨地說:「某太史慈,東海之鄙人也。與孔融親非骨肉,比非鄉黨,特以氣誼相投,有分憂共患之意。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告,危在旦夕。聞君仁義素著,能救人危急,故特令某冒鋒突圍,前來求救。」這一片赤誠的自白,可見其義。待北海解圍後,太史慈告辭,孔融以金帛相酬,他也不肯接受。小說家在其第一次出場,就採用一個個細節,反覆皴染其至忠至孝的形象。太史慈歸降孫策後,願招降劉繇舊部以助孫策,並約定第二天中午來還。孫策部下都說:「太史慈此去必不來矣 」孫策說:「子義乃信義之士,必不背我 」果然第二天「恰將日中,太史慈引一千餘眾到寨」。因此,詩篇一開頭便讚頌他「矢志全忠孝,東萊太史慈」。

太史慈「弓馬震雄師」,小說描繪了兩次孤身大戰的細節,一個是「北海酬恩日」 太史慈奉孔融之命去搬救兵,當他殺出城時,賊兵「數百騎趕來,八面圍定」。太史慈「倚住槍,拈弓搭箭,八面射之,無不應弦落馬」,無人敢追 另一表現在「神亭酣戰時」 孫策征伐劉繇,太史慈願為先鋒請求出陣 劉繇嫌其年輕而不用,太史慈不待將令,「竟自披掛上馬,綽槍出營,大叫曰:『有膽氣者,都跟我來!』」飛馬下山,與孫策在神亭猝然相遇。太史慈毫不畏懼,縱馬上前,與孫策大戰五十合,不分勝負。兩人一直打到平川之地,又戰五十合,雙方各挾住對方的槍,「兩個用力只一拖,都滾下馬來」。於是棄槍廝打,戰袍扯得粉碎,孫策搶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太史慈扯下孫策的兜鍪。短兵相接,一場酣戰。兩人正打得難解難分時,雙方救兵來到,才罷戰而回。太史慈酣斗人稱「小霸王」的孫策,於是威名大震。

只可惜如此忠勇的戰將,英年陣亡,臨死大呼:「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英雄壯志未酬,遺恨沖天,「千古共嗟咨!」[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