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拱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峽拱橋其建造於1932年[1],1933年竣工[1],為一座台灣新北市三峽區市區[1],跨越三峽河的橋樑,在當年是對外重要的通道[1]。
造橋緣由
- 在人口快速成長後,三峽拱橋已不敷使用,因此在下游數十公尺處另外興建了三峽大橋,分散三峽拱橋的使用量。
- 橋樑由日本設計師杉村莊一所設計,興建完成後是三峽境內最長的公路橋,建設費用多達49,000大錢,全長共93公尺多。
建造歷史
- 1932年10月7日:開始建造。
- 1933年6月28日:竣工。
設計風格
- 三峽拱橋以特殊的三個相連彩虹為設計理念[1],呈虹弧形,故亦稱「虹橋」[1],外形優雅簡鍊。裝飾造型為昭和年間風行之「Art-Deco」新藝術風格,其燈柱外觀以當時流行之裝飾藝術造形設計,具時代性的設計風格,為臺灣現存甚為完整的歷史風格橋樑[1]。
- 三峽拱橋為三峽自臺灣日治時期以來的重要地標,代表三峽交通動脈由水路轉為陸路之分水嶺,也見證了三峽地方的交通發展歷史與日治時期的橋樑工程技術,是臺灣近代橋樑土木工程的一項傑出作品,具有重要歷史意義。2007年5月4日,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新北市市定古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