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棋萬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下棋萬歲》是中國當代作家柏楊所作圖書《西窗隨筆》中的一篇雜文。
作品欣賞
棋是一種娛樂,而且是娛樂中最高級的,蓋一則可以訓練腦筋的組織力和判斷力,二則可以修身養性。君看過古人下棋的模樣乎──古人你當然沒看過,但日本同胞下棋的模樣,恐怕是看過矣。兩個呆瓜默默相對,萬籟俱寂,只有棋子落到棋盤上的清脆聲響,從院子向里眺望,室內燈火輝煌,如果再有柔煙上升,隔着一層竹簾,真是神仙境界,那些打保克訓的朋友或打麻將牌的朋友俱應該都去跳河。在這樣的環境中,心曠神怡,肌肉細胞一鬆懈,至少多活十五年。西漢皇帝劉驁先生好踢足球,天天氣喘如牛,不成體統,大臣就曰:「蹴鞠勞體,非至尊所宜。」那就是說,踢足球太激烈啦,萬一把尊腿踢斷,豈不是交不了差歟?劉驁先生曰:「既然如此,請介紹一種不必出一身臭汗的玩藝試試。」有個傢伙就獻上一種棋──曰「彈棋」,「彈棋」是啥棋,史書上沒有記載,顧名思義,可能跟小孩畫方格彈石子差不多,一定簡單明了。蓋當皇帝的朋友,有智慧的不多,不是庸俗愚痴,就是殘酷火爆,太用腦筋的事接受不了也。果然,劉驁先生一試之下,龍心大悅,馬上就賞了該發明家一件毛大衣(青羔裘),和一雙台北中山北路「第五街」商店出品的高級皮鞋(紫絲履)。
但也有些人說,下棋不但不是娛樂中最高級的,簡直是最低級的,傷天害理,自掘墳墓。夫娛樂就是娛樂,目的在於細胞鬆懈,但它真能像前面所說的,使細胞鬆懈乎哉?恐怕不但松不了懈,還要一個個抽筋。柏楊先生有位朋友,喜歡圍棋喜歡得要命,有一年秋天,跟朋友在陽台上下棋,下到三更半夜,還不甘休,家人知道毛病所在,也不敢叫他。後來終於下完啦,他站起來送客,卻忽然站不起來,蓋露水浸骨,他的兩條御腿癱瘓了矣,費了好大勁才把他抬到床上,終身殘廢。
下棋下成殘廢,不足為奇,其他娛樂也有娛樂成殘廢的,但娛樂的主要目的是使大腦休息,而下棋卻更增加大腦負擔。別瞧他仙風道骨,端坐不動,面目靜肅,好像老僧入定,其實他的尊腦卻在那裡像滾油鍋一樣沸騰,不但想到自己肚子裡去,還要想到對方肚子裡去,一來一往,反反覆覆,棋下得越好,他的尊腦也越被虐待。──我如果在甲處下一子,對方可能在乙處應之;也可能在丙處應之;然後我再向丁處下一子,對方可能在戊處應之,也可能在己處應之;然後我再向庚處下一子,如果對方不在我預料處應之,我則必須……三十分鐘下來,只聽忽冬一聲,栽倒在地,腦充血啦,死啦。
下棋雖然有的下死,但打球也有打死的,吃藥也有吃死的,固算不了啥嚴重毛病。況且,即令下棋不是娛樂,至少也是一種消遣,古人云:「不作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閒來無事,或者忙中偷閒,下兩盤棋,也是人生一大享受。
棋的種類很多,有圍棋焉,有象棋焉,有軍棋焉,有跳棋焉,有失傳的「彈棋」和「七國棋」焉;除中國之棋,還有洋大人各種的棋焉。對洋大人之棋,柏楊先生沒有研究,根據義和團原理,夷狄之邦的玩藝,不用問就可知道沒啥了不起。再根據有識之徒的原理──有識之徒不是發明了「黃色屬中色,似較優」的學問乎?我們也可發明「中國棋屬中棋,似較優」,故中國同胞對于洋棋,簡直有不足掛牙的趨勢。而且下棋必須有對手。環顧四周,觸目都是土生土長,沒有一個會洋棋的,自然也無法學習,更無法增加棋藝,引起興趣也。
「彈棋」是啥,前已言之,我們不知道。「七國棋」者,實際上應稱為八國棋:「周」居中央,用的是黃色棋子;「秦」居西方,用的是白色棋子;「楚」居南方,用的是紅色棋子;「韓」也居南方,用的是丹色棋子;「魏」居東方,用的是綠色棋子;「齊」也居東方,用的是青色棋子;「燕」居北方,用的是黑色棋子;「趙」也居北方,用的是紫色棋子。「周」孤孤單單,只有一個棋子,獨居中央,死也不動。其他各國,各有一個「將」,一個「偏將」,一個「副將」,一個「行人」,一個「炮」,一個「弓」,一個「弩」,兩個「刀」,四個「騎兵」,共十七個。十七乘七,一百一十九,加上孤苦伶仃的「周」共一百二十個棋子。下的時候,七人各霸一方,互相拚殺,如果沒有七人時,則可互相合併;即令有七人時,在攻守上也可以互相聯合,等到敵人消滅,再翻臉決鬥;有的則在聯合進軍途中,自己就先動手幹了起來,亂七八糟,勾心鬥角,盛況空前;下這棋真得有點學問,可惜久已失傳,否則的話,改上一改,改上聯合國獨居中央,中、英、美、法、俄、德、日,代替齊楚燕趙韓魏秦,下將起來,不但有娛樂性、消遣性,恐怕還有教育性。
失傳的不用說啦,還沒有失傳的軍棋和跳棋,則是孩子們的玩藝。二○年代,那時流行一種軍棋,完全以陸軍為主,「總司令」、「軍長」、「師長」直到「排長」、「工兵」、「炸彈」、「地雷」,應有盡有。第一次大戰後,既加上了空軍,又加上了海軍,就更複雜啦。[1]
作者簡介
柏楊(1920年3月7日—2008年4月29日),中國當代作家,出生於河南通許縣,祖籍河南輝縣常村鎮常北村 ,漢族,初名郭定生,後改名郭立邦、郭衣洞,1949年後前往台灣,曾任台灣《自立晚報》副總編輯及藝專教授,為海峽兩岸的人熟知。柏楊在很多所學校念過書,但從沒有拿到過一張文憑,為上大學數次使用假學歷證件,曾被教育部「永遠開除學籍」。他的言論和書籍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廣泛爭議。 柏楊主要寫小說、雜文,後者成就更高,曾被列為台灣十大暢銷作家之一,他的雜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夢閒話》(10集)《西窗隨筆》(10集)《牽腸掛肚集》《雲遊記》等 。代表作有《醜陋的中國人》《中國人史綱》《異域》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