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垃圾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不是垃圾站 |
---|
|
“不是垃圾站(Waste-no-mall)”(简称:不站)是香港居民自发在居住地区的公共空间所摆设的回收站,首个不站于2016年在新界元朗设立。回收站由当区街坊主导,主要收集和分类多种回收物如塑胶、玻璃及纸等,并根据不同回收物送往指定回收处理透明度高的回收商。部分不是垃圾站亦设有物资分享站供街坊捐赠及取走二手或全新物件。每区的不是垃圾站分别在每月特定日子及时间进行。
目录
背景
政府减废目标未能达标 港人均垃圾制造量高 堆填区面临饱和
环境局于2013年5月推出的“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13-2022”订下十年减废蓝图,发表全面的废物行动计划,目标是要在2017年或之前,把香港都市固体废物人均弃置量从每日1.27公斤减少到1公斤或以下;并在2022年或之前,进一步减少到0.8公斤或以下。根据环境保护署公布的“香港固体废物监察报告-2015年的统计数字”[1],本港都市固体废物总量为574万公吨,较前一年增长12万公吨,人均弃置量数字不跌反升,达到1.39公斤,创10年新高。近三分之二的都市固体废物以堆填方式处理。弃置在堆填区的都市固体废物回收率则由2011年的48%降至2015年35%,创5年新低。 本港现时有三个堆填区即位于屯门的新界西堆填区、打鼓岭的新界东北堆填区和将军澳的新界东南堆填区,预计将于2020年前相继饱和。
缺乏软性回收教育
政府环保署推动的回收措施如三色回收桶及征费,缺乏软性措施配合。 香港的三色回收桶回收分类笼统,所有种类的塑胶一并回收,市民对回收物分类如塑胶类别分辨和正确回收过程的普遍认知低。例如胶樽放入回收桶前需清洗及自行将胶樽盖和瓶分开等。屈臣氏蒸馏水公司在2015年访问大约一千五百名市民,超过九成受访者缺乏正确的胶樽回收知识,他们不知道应以物料类别及颜色分类回收。近七成人将胶樽投入回收箱时,没有先把樽盖和樽上的招纸除下,只有4%的受访者表示一定会依循胶樽回收程序先除下樽盖和招纸。
回收物出路透明度低
政府透过三色回收桶收集的回收物去向受质疑,政府未能清晰交代外判回收商处理回收物的详细数据及资料。多单报导揭发了假回收丑闻,例如承办商“安记环保回收有限公司”将回收桶的胶樽弃置于垃圾站,每月骗取政府53万外判费公帑的丑闻;[2]被揭发回收桶内的物资未有真正回收,直接将回收物料当垃圾弃置运往堆填区的丑闻等, 皆降低市民对政府回收处理的信心。
中国回收物料政策
在2017年7月27日,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3]收紧废料进口标准及审批程式,包括“2017年年底前禁止进口生活来源废塑胶、未经分拣的废纸及纺织废 料、钒渣等24种固体废物”,此禁令俗称为“24味”限制废物进口类别和数量及提高其标准。方案提出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分批分类调整进口固体废物管理目录,逐步减少固体废物进口口岸种类和数量。 在2017年年8月10日,相关部门包括中国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员会、 海关总署及质检总局分批调整及修订《禁止进口废物管理目录》[4]的内容,将此24种固体废物从《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原料目录》调整列入《禁止进口废物管理目录》,并宣布于2017年12月31日起执行。 政府为配合内地回收入口标准政策,提倡集中推行“三纸两胶”干净回收,“三纸”即是报纸、纸皮和办公室用纸,杂志要撕走过胶的部分;“两胶”就是饮品及个人护理用品的胶樽。有环保团体如 “环保触觉”斥新政策缩窄以往提倡可回收的回收物料种类,原可回收的废品将会被送到堆填区沦为废物,来年回收率预计会创新低,“三纸两胶”政策使香港废物回收发展大倒退。内地政策提高回收门槛,促使香港关注提升输出内地的回收物品标准及质量。
2019年都市固体废物征费 政府拟于2019年起于香港全面实施都市固体废物征费,以“污者自付”的原则改变大众减废习惯。为配合废物征费,市民对回收的需求会显著提高, 驱使市民关注回收议题, 提升垃圾回收分类认知及清洁回收。
不站理念
不站是社区居民主导,在地区进行妥善回收工作,以提升市民对回收的关注。旨在增加社区互动,培养出回收习惯及文化,令居民能够自发处理社区垃圾问题。在地区集中回收物料,降低回收的运输成本,透过扩大可回收物品种类和分类以及妥善处理回收的教育,并进行社区惜物共享,希望实践社区减废,减少浪费[5]。
例子:元朗不是垃圾站
一群关注环境政策和环保的元朗居民, 香港的垃圾问题是资源错配问题。在朱凯廸立法会议员办事处的支援下,最先于2016年十一月在元朗创办不是垃圾站。每逢星期六于凤攸北街由居民自发收集可回收物,并仔细分类,希望借此活动推动居民主动关注自己居住地区的回收问题,自发参与减废活动。团队又推动改革缺乏回收管理的垃圾站为社区资源共享中心,向政府反映市民对社区回收的需求,促进政府推行有利回收的政策,拨款提供资源,正视垃圾问题。 元朗不是垃圾站减废活动包括:逢星期六下午在元朗凤攸北街休憩处旁的空地收集市民物资回收。元朗不是垃圾站回收类别包括1至7号塑胶(杂胶、发泡胶、PET 胶樽、胶袋)、纸材、金属、玻璃樽、其他及真垃圾(不可再循环再用之废料)等分类。约两小时的回收行动后,将集中分类好的回收物料送往可靠及透明度高的回收商[6]。
参考文献
- ↑ 香港固体废物监察报告-2015年的统计数字 (PDF).
- ↑ 市民干净胶樽 被即弃垃圾站 三色桶承办商 假回收月呃53万公帑.
-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
- ↑ 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关总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2-19).
- ↑ “不是垃圾站”遍地开花 民间回收KO三色桶. 苹果日报.
- ↑ 元朗街坊自发Dec 2016 - U Magazine - U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