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盟国家会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不结盟国家会议 |
中文名称: 不结盟国家会议 原名: 万隆会议 时间: 1955年 |
1961年,铁托访问非洲9国时建议各不结盟国家举行首脑会议。在埃及(当时称阿联)、南斯拉夫、印度尼西亚、印度、阿富汗5国的发起下,不结盟国家会议筹备会议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不结盟国家会议全称为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20世纪60年代以来,奉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非集团原则的不结盟国家所举行的首脑会议。[1]
历史背景
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上,与会的29个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向世界表明自己不愿意卷入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而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穷和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万隆会议之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新老殖民主义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苏联也开始同美国争夺亚非拉广大中间地带。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一些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希望被卷入这些矛盾斗争,开始奉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的不结盟政策。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在南斯拉夫发表联合声明,拥护和平共处原则,坚持民族独立,反对参加对立的军事集团,主张各国之间开展经济、文化合作,建立平等友好关系,从而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基础。
1960年一年中有17个非洲国家宣告独立。殖民体系最后崩溃成为历史趋势。同时,超级大国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广大地区的争夺加剧,对这些地区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安全带来日益严重的威胁。一些中小国家,尤其是新独立的国家,为了摆脱大国的控制,不被卷入对立双方的冲突,主张团结起来,互相支持,反帝、反殖、反种族主义,捍卫民族独立,走和平、中立、非集团、不结盟的道路。
1961年,铁托访问非洲9国时建议各不结盟国家举行首脑会议。在埃及(当时称阿联)、南斯拉夫、印度尼西亚、印度、阿富汗5国的发起下,不结盟国家会议筹备会议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
历届会议
不结盟国家会议第1届会议于1961年9月1~6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出席会议的有25个不结盟国家和3个观察员国的代表。会议通过《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等文件,与会国一致要求立即无条件地、彻底地和最后废除殖民主义,同意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宗旨,支持为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各国,要求撤除设在别国领土上的军事基地,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把世界划分为集团和冷战的政策。体现了与会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鲜明立场。 第2届会议于1964年10月5~10日在开罗召开,通过《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
第3届会议于1970年9月8~10日在卢萨卡召开,通过《卢萨卡宣言》,强调超级大国之间的均势没有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安全,矛头指向美苏超级大国;同时通过《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谴责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
第4届会议,1973年9月5~9日,在阿尔及尔举行,通过《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等文件,明确提出“反对霸权”的口号,并决定成立不结盟国家协调局。
第5届会议,1976年8月16~19日,在科伦坡举行,通过《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等文件,强调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的关系,提出“集体自力更生”的战略思想,提倡“南南合作”。 第6届会议,1979年9月3~7日在哈瓦那举行有95个国家参加,铁托出席会议,并作长篇发言。通过《政治宣言》,强调坚持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原则。到第六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举行时,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激化,许多国家虽然依然表示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实际上却不得不屈服于现实政治的考虑:例如古巴始终是苏联忠实的盟友、越南战争中一些中东、东南亚的国家倒向美国;甚至连运动的创始国之一的印度,也一直被质疑与苏联的关系暧昧。在古巴举行的这次会议上,因柬埔寨(当时被越南占领)的地位问题发生了争执,导致缅甸最终决定退出不结盟运动。
第七次会议于1983年3月7日至12日在新德里举行,参加会议的有100个正式成员国(或组织),讨论世界重大政治和经济问题及不结盟运动面临的任务,通过《新德里文件》、《集体自力更生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等文件。在历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前,均召开不结盟国家外交部长会议,为首脑会议做准备工作。首脑会议下设机构有不结盟国家协调局,不定期地单独举行会议。
第八次会议,1986年9月1日至7日,在哈拉雷举行,成员国增至101个,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经济宣言》《关于南部非洲特别宣言》和《哈拉雷裁军呼吁书》等文件。。
第九次会议,1989年9月4日至8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通过了一项宣言和40个专题性政治和经济文件。
第十次会议,1992年9月1日至6日,在雅加达举行。会议通过了《雅加达文件》《最后文件》以及关于索马里、外债、人口、非洲基金、粮食安全、国际合作和联合国改革等7个决议。
第十一次会议,1995年10月18日至20日,第11次首脑会议在卡塔赫纳举行。要求建立一个以和平、公正、平等、民主、完全尊重国际法则为基础的新国际秩序。
第十二次会议,1998年9月2日至3日,第12次首脑会议在德班举行。会议发表了《德班宣言》。 从1961年到1998年,不结盟运动共举行了12届首脑会议,第二至第十二届会议的地点分别是:开罗(埃及,1964)、卢萨卡(赞比亚,1970)、阿尔及尔(阿尔及利亚,1973)、科伦坡(斯里兰卡,1976)、哈瓦那(古巴,1979)、新德里(印度,1983)、哈拉雷(津巴布韦,1986)、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1989)、雅加达(印尼,1992)、卡塔赫纳(哥伦比亚,1995)、德班(南非,1998)。在37年的进程中,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不断增加,从首届会议的25国发展到第十二届会议的113国。
第十三次会议,2003年2月24日至25日,在吉隆坡举行。会议通过了《最后文件》《吉隆坡宣言》和关于伊拉克问题以及巴勒斯坦问题的两项声明。这次会议的焦点是伊拉克问题。即将下台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南非总统姆贝基等人都发言表示反对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会议最后还通过了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决议。
第十四次会议,2006年9月,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当前国际形势下不结盟运动的目的、原则和作用的宣言》等5个文件。
会议影响
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其内容和宗旨也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政治上由和平中立发展到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主张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在经济上争取实现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经济独立,摆脱新老殖民主义者在经济上的剥削和压榨,主张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不结盟国家坚持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非集团的原则,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外国侵略、占领、控制、干涉和霸权的立场,捍卫国家政治和经济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以及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成为国际上一支具有广泛基础并发挥着重要影响的政治力量。不结盟国家约占联合国成员的2/3。不结盟国家协调局成员国驻联合国代表还组成协调委员会,负责在联大和安理会会议期间协调不结盟国家的立场,制订共同政策。不结盟国家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冷战结束之后,不结盟运动其实也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各国的重心都纷纷从冷战时期的政治领域,转移到了经济领域,后冷战时期的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组织,例如22国集团等,已经在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利益方面,发挥着比不结盟运动更大的作用。
不结盟运动所倡导的国际政治理念在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它的存在和发展抑制了集团政治,缓冲了两极对抗,也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国际政治的民主化,在不结盟运动旗帜下,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成为国际事务中日趋活跃的重要力量。不结盟运动的壮大与两个阵营的分化作为同一个历史过程一起改变了战后初期形成的世界格局。
不结盟运动还致力于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南南合作),并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运动的成员国大多也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七十七国集团”的成员,他们在历次贸发会议上提出的《宣言》和《行动纲领》为推动与发达国家的对话(南北对话),改革国际经济体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