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圈門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東圈門街是揚州的一條古街,東西走向,西到國慶路,東到觀巷,長約700米,與揚州市東西主幹道文昌中路平行。[1]
古街介紹
以保存有大量明清古民居,尤其是鹽商住宅著稱,是揚州市保護的歷史街區之一。東圈門形成於明代。正德年間,鹽運使司由於獨處城外(舊城),在東、南、北三面修
建了三個門樓,東門樓被稱為東圈門,並向東形成一條街道,成為鹽商聚居地。東圈門沿街的文物古蹟甚多,自西向東有東圈門門樓.壺園、江澤民主席舊居、清溪舊居(經學家劉文淇故居)、汪氏小苑(省級文保單位);街的西端正對昔日鹽運使司衙署,東端則是瓊花觀。
旅遊風光
東圈門街,則是一條貫通東圈門的、東西向的街道。圈門以西,為「東圈門內」;圈門以東,為東圈門外,通稱「東圈門街」。其時,東圈門的門樓和圈門尚在。東圈門街的東頭,與三祝庵街、地官第街相連,西頭與運司街相接。街長約620步,街寬只有6步。街心以長約70厘米,寬50厘的麻石板鋪路。解放後改為水泥砂漿路面,至今尚有零落的石板可尋。近年(2000年)整修街道時,不僅重建了東圈門城樓,而且重鋪了石板路其寬其整其潔,不亞於明故宮前的御道街也。
這條東圈門街上的名人宅第和遺蹟,大都集中在街北一側,如街東頭的三祝庵,曽是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杭郡老畫師金農(名冬心)寄寓故址。與三祝庵西相距百步之遙的東圈門街14號,即是名聞海內外的清代揚州學派之一的經學名家劉文淇的住宅--「青溪舊屋劉」家。在劉家舊屋之西,僅隔羅總門一個巷口,即東圈門街16號宅,曽是當代偉人祖父江石溪的舊日居址。與之一墻之隔的18號尹氏老屋,乃古典園林建築工程公司高級工程師尹氏寓所。20號大院內,傳為清朝禮部尚書祁雋藻之孫、湖北知府祁友蒙的故址,俗稱「祁家大院」再西,即東圈門街22號,為清代同治年間(1862-)江西吉安知府何亷舫的府第。相傳曾國藩出任兩江總督期間,凡來揚州,每至何家「詩酒流連,竟日而罷」。何氏有子,名彥升者,曾經出使俄國,官至新疆巡撫之職其時揚州名士方地山,撰有聯云:「身行萬里,能通六國書,無怪群公欲使班超定西域;淒涼玉門關,嗚咽隴頭水,早知今日不如何遜在揚州。」何氏父子,一個移家揚州,畄連山林;一個絕途萬里,鎮守邊陲,傳為街坊佳話。但在這條東圈門街上,最為名動中外的故跡,還當數青瓦灰牆的江氏舊居,業經地方政府修復,以資恢復舊觀。無可疑問,這將為人傑地靈的東圈門街歷史,以及地方人文內涵和旅遊資源的開發,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雲耳。
建築特點
建築布局
東圈門街上的住宅,兩側皆為青磚、黛瓦、杉木結構的傳統建築,間或有水泥結構的門面,均為名人宅第,如清人何亷舫家的西宅門庫,及民國時人周開衢大律師家的宅門,即是。但住宅的大門結構,也因主人的身份、階層和財富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如通常所說的門堂、門庭、門樓建築模式,即是上中層人士的宅門構造。一般市民階層人家的宅門,大都為「磚庫」門面,跨進大門檻,即已步入堂屋。所謂「堂屋」,也即是一進三間住房的中間一架屋,建築上稱「明間」,今時稱做「客廳」。所以說,它沒有專屬的門堂,更沒有門樓構築了。這裡所說的「磚庫門面」,系借用蘇錫常一帶,民間俗說的「石庫門」面而言的。所謂「磚庫」,也就是用專門用來建築門框的「面磚」構成的「門廓」。當然,人們常說的「門面房」,是專指店鋪而言的,而不是說的「門面」。在這條中上人家聚居街區里,從東到西有不少門面房,即商鋪也。
三老宅串連成片
記者昨天採訪時了解到,丁氏住宅原系清咸豐年間廣東廉州知府張丙炎所有,民國期間為丁敬臣所得,丁曾為山東悅開煤礦經理、青島商會會長。此宅由東、中、西三路組群並列,中路保存最為完整。此宅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現存房屋面積2294平方米。
馬氏住宅系民國初年江蘇省代理省長馬世傑三子馬叔昂購得,後幾經轉手為洪蘭友所得。洪蘭友,名作梅,江都人,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法科研究院,著有《法學通論》。故居由住宅和花園組成。此宅前後七進,磨磚門樓磚雕細膩,大型花牆磨磚挺秀,廳堂高敞典雅,明三暗五平面布局。占地近4400平方米,現有舊屋1428平方米。丁氏、馬氏住宅合計面積3700多平方米,原先居住着62戶居民,共207人。
汪氏小苑位於東圈門歷史街區東首「地官第」14號,主人姓汪,以住宅為主,苑則相輔,故稱汪氏小苑。小苑占地面積3000餘平方米,遺存老房舊屋近百間,建築面積1580平方米,是今存揚州大住宅中最為完整的清末民初鹽商住宅之一。其特點是房屋布局規整,裝飾雕琢精湛,庭園玲瓏精巧,文化底蘊豐厚。汪氏小苑以其獨有的特色和鮮為人知的鹽商秘聞多年來吸引了許多中外遊客來訪,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串樓相連 氣勢恢宏
記者昨天走進東圈門地官第10號、12號時看到,這裡的建築雖然有點破舊,但古建築從前往後依次排開,延伸向遠方,前後有七進房屋,氣宇軒昂,十分氣派。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裡原先雜亂無章的窩棚建築已經拆除,留下了不少空地。據專家介紹,丁氏住宅三橫七縱,前後「串樓」相連。水磨磚大門樓朝南屹立,上面雕刻着琴、棋、書、畫、梅、荷、菊、鹿等吉祥圖案。此宅原先有臨街大門樓一座,稱為第一進,門樓為第二進,此後還有五進。從第五進開始,每進都是兩層樓。其格局都是中間一方天井,四面以欄杆相圍。第六進西面牆上,有一個六角形的玲瓏磚窗。透過磚窗,正好看見汪氏小苑中那方「迎曦」的石額。丁氏住宅由東、中、西三路組群並列,中路保存最為完整。前後七進,磚雕門樓十分精美,屋內柏木大廳高敞軒豁,三面置廊拱衛。馬氏住宅前後七進,明三暗五。第七進後有花園花廳、庭院、後住宅,前後合計實為九進,南北總長達170餘米。占地面積4400平方米,馬氏住宅為汪氏、丁氏、馬氏三大住宅中占地面積最大的老宅子。房屋共有69間、26廂、6披檐、1亭,建築面積達1730平方米。
採取揭瓦大修手法
據介紹,在對丁氏、馬氏住宅現有居民實施搬遷後,將對現存房屋採取揭瓦大修的手法,按原式樣、形制、風格、工藝進行修繕。
修繕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全面保存延續文物建築的真實歷史信息和價值。具體將分為拆除和大木構件牮正和整修兩大工程,拆除不屬於原建築的披屋及構築物,拆除建築物內部增加和改變的牆體、裝修,將拆除後產生的垃圾清運出場,為修繕工程做好前期的準備,使修繕工作按順序正常進行。
需要揭瓦大修的房屋按工序做好拆卸工作,按照修繕程序依次拆卸。望磚拆卸傳至地面時將分類碼放整齊備用。桁條拆卸前將按其所處的位置進行編號,並在圖紙上做好記錄,以便歸位時對號入座。同時檢查、剔除腐朽、受蟲蟻侵害的構件,並統計出完整和損壞構件的數量和規格,作為修繕備料的依據。
八塊石刻重見天日
在丁氏住宅的一連串建築的牆上,記者看到了8塊精美的石刻。有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牆壁上嵌存的石刻是西嶽華山廟碑石刻跋文,共有8塊。原先這8塊石刻都分散在居民家中。居民有的怕損壞碑刻,甚至還用一層石灰將石刻保護起來。正是由於這些熱心居民的保護,這8塊石刻才得以保護下來。
由於上面還殘留着石灰等雜物,8塊碑刻的文字內容目前還難以全部讀出。工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將請有關專家對其進行研究,修繕工程結束後,這一古蹟將重放光彩。
視頻
東圈門街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第二歷史古街——東圈門,梧桐子,201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