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废垒无人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东坡·废垒无人顾》是北宋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的作品之一。
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而且苏诗的表现能力是惊人的,在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1]。
“ |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 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喟焉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下隰种秔稌,东原莳枣栗。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许乞。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 仍须卜佳处,规以安我室。家童烧枯草,走报暗井出。 一饱未敢期,瓢饮已可必。自昔有微泉,来従远岭背。 穿城过聚落,流恶壮蓬艾。去为柯氏陂,十亩鱼虾会。 岁旱泉亦竭,枯萍黏破块。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 泫然寻故渎,知我理荒荟。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 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 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 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 投种未逾月,覆块已苍苍。农夫告我言,勿使苗叶昌。 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 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斫。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 十年何足道,千载如风雹。旧闻李衡奴,此策疑可学。 我有同舍郎,官居在灊岳。遗我三寸甘,照座光卓荦。 百栽倘可致,当及春冰渥。想见竹篱间,青黄垂屋角。 潘子久不调,沽酒江南村。郭生本将种,卖药西市垣。 古生亦好事,恐是押牙孙。家有十亩竹,无时客叩门。 我穷交旧绝,三子独见存。従我于东坡,劳饷同一餐。 可怜杜拾遗,事与朱阮论。吾师卜子夏,四海皆弟昆。 马生本穷士,従我二十年。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 我今反累生,借耕辍兹田。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 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 |
” |
— [北宋]苏轼 |
绘画成就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作品有《潇湘竹石图》 、《小鸡啄米图》、《枯木怪石图》、《偃松图卷》等。
作品简介
《枯木怪石图》画中绘有一枝枯木,虬屈的姿态有如扭曲挣扎而生的身躯,显示出了无穷的话力,气势雄强。树脚下有一怪石,石状尖峻硬实,石皴却盘旋如涡,方圆相兼,既怪又丑,似快速旋转,造成画面的运动感,更能显现出此石顽强的生命力。怪石、古木并不是因物象形,也不是凭空臆造,而是画家借把熟悉的奇石、古木画在一起,更鲜明地表露了作者耿耿不平的内心。石后绘有数枝焦墨细竹,给人以希望之感。整个画面的意境,荒空而沉郁;石之盘旋,似乎凝聚着不平之气。古木虬屈向上,权梢冲出右边画外,突破了扭曲盘结,冲向天际。古木与怪石的巧妙结合,通过情绪表象的描绘,显现出更深层的理念。
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诗文有《东坡七集》[2]等,词有《东坡乐府》。
视频
东坡·废垒无人顾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原来这32个成语都出自苏轼的诗词,无愧于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个人图书馆,2019-02-21
- ↑ 东坡七集,可可诗词网,201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