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送藕与葺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东湖送藕与葺芷》是南宋词人郑清之的作品。郑清之(1176年11月2日—1252年1月1日),初名燮,字德源,又字文叔,别号安晚,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后期宰相。
淳祐十一年十一月(1252年1月),郑清之去世,年七十六。获赠尚书令、魏郡王,谥号“忠定”,有《安晚集》等传世。
“ |
草木虽无知,叶落能粪本。 荣枯递乘除,苗实自穮蓘。 东湖百顷莲,夏日傲赵盾。 州家浚河渠,狝薙甚耘垦。 长身万柄荷,髦梗付锸畚。 寒烟熨青镜,时有白浪辊。 水解毓仙骨,根着泉源混。 外乾乃中腴,下益宁上损。 淤泥胎玲珑,多节窍浑沌。 园丁亦善没,擘波沸鲂鳟。 象株忽仰浮,登岸殊衮衮。 谁知绛县涂,可试平叔粉。 名非玉井般,实过秋兰畹。 肴蔌杂燕豆,葅菜补中壶。 交梨能养生,谖草亦忘忿。 空言出好事,孰与津燥吻。 赠君拟条冰,差胜羞藻蕴。 |
” |
— [南宋]郑清之 |
宋词发展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远从《诗经[1]》、《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晏殊、张贤、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
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
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
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2]。
视频
东湖送藕与葺芷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诗经(一)简介,搜狐,2020-07-15
- ↑ 文化有话说:宋词中国,搜狐,201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