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生智慧经典:鬼谷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华人生智慧经典:鬼谷子 |
《中华人生智慧经典:鬼谷子》每篇均包括正文、注释、译文、点评四部分。为求注释简明,对前人的注释仅保留对理解文意有参考价值的部分,以便加深读者的理解。文后列有点评,主要以先秦时期各书所载事迹为例,部分事迹采用《史记》的记述,以符合当时的时代风气。一些事例因先秦各书的记载有异,我们采取了细节比较丰富的一家,同时参照其他书籍,并作了改写。
基本内容
书名:中华人生智慧经典:鬼谷子
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数:197页
开本:16
品牌:中华书局
作者:许富宏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语种:简体中文
ISBN:9787101093445
内容简介
《中华人生智慧经典:鬼谷子》编辑推荐:战国时代,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学说竞相出现。这个时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中华人生智慧经典:鬼谷子》就是“轴心时代”的代表作之一。《中华人生智慧经典:鬼谷子》以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本《鬼谷子集校集注》为底本。
图书目录
捭阖第一
反应第二
内揵第三
抵巇第四
飞箝第五
忤合第六
揣篇第七
摩篇第八
权篇第九
谋篇第十
决篇第十一
符言第十二
转丸第十三、肱乱第十四
本经阴符七术
持枢
中经
序言
战国时代,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学说竞相出现。这个时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鬼谷子》就是“轴心时代”的代表作之一。从传下来的《鬼谷子》一书的内容看,善于从人们的心理去认识、把握并驾驭世界,强调顺从大自然的规律,利用、顺从并满足人的欲望来达到目的,是《鬼谷子》的特色。人对自身的控制,最难莫过于控制自我的欲望,对人来说,是满足还是控制自己的欲望,是非常艰难的心理斗争。《鬼谷子》正是看准了这一点,选择立足于这一点来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鬼谷子》强调辩证地对待世界,既要能合理控制自我的欲望,又要利用对方的欲望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因而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有特色的著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枝吐着智慧芳香的奇葩,鬼谷子也被人们称为“智圣”、“谋圣”。《鬼谷子》书中所提供的智谋,可以广泛运用于今天人们的现实生活。
鬼谷子,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纵横家的开创者。根据横秋阁本长孙无忌《鬼谷子序》的记载,鬼谷子是“楚人”,因隐居在鬼谷而称作鬼谷先生。《史记·苏秦列传》说苏秦“东师事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这说明鬼谷子应在齐国活动过;《史记·张仪列传》也记载张仪“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可见鬼谷子是战国中晚期纵横家张仪和苏秦的老师。晚唐以来,民间还有鬼谷子是军事家孙膑和庞涓的老师的说法。《四库全书总目》介绍尉缭子时也说到尉缭子“一说”为“鬼谷子之弟子”。根据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的推算,鬼谷子的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90年至公元前320年之间。
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志》引陆龟蒙的诗说:“鬼谷先生,名训。”宋人李防《太平广记》卷四引《仙传拾遗》云:“鬼谷先生,晋平公时人,隐居鬼谷,因为其号。先生姓王名栩,亦居青溪山中。”明人李杰《道藏目录详注》也说:“鬼谷先生,晋平公时人,姓王名诩,不知何许人,受道于老君。”《嘉庆重修一统志》亦日:“鬼谷子,姓王名诩,楚人。尝入云梦山采药得道。”这里都说到鬼谷先生名王栩、王诩、王训等,都是道士或道教徒为了神化鬼谷子所伪托。
今传《鬼谷子》,大致是鬼谷子及其弟子集体撰著而成,其主体应为鬼谷先生所亲著。在整体上,《鬼谷子》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篇至第十一篇为一个部分;《符言》、《转丸》、《肱乱》三篇为一个部分;《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为一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也是《鬼谷子》一书最初的三个源头。
大约到了西汉时期,刘向对《鬼谷子》进行过整理,并在标题前加上序号,如《捭阖》第一、《反应》第二、《内揵》第三、《抵巇》第四、《飞箝》第五、《忤合》第六、《揣篇》第七、《摩篇》第八、《权篇》第九、《谋篇》第十、《决篇》第十一、《符言》第十二、《转丸》第十三、《胠乱》第十四,这是《鬼谷子》成书的一个重要阶段。
到了西晋时期,皇甫谧在给《鬼谷子》作注时,《鬼谷子》已经有了三卷本的定本。这个定本一直流传至今,只是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残缺。不过,幸运的是《鬼谷子》一书的基本内容还是保留下来了。
《鬼谷子》流传最广的是《道藏》本,但是《道藏》本《内楗》篇缺文多达三百余字,且没有标明注者和《揣篇》、《摩篇》、《权篇》三篇的题注。质量上比较好的版本是清秦恩复嘉庆十年刻本,但此本也没有收录上三篇题注。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本《鬼谷子集校集注》吸收了各家之长,并补充了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是目前可见的最完备的本子,可以参看。
《鬼谷子》的价值历代均有争议,有赞同的,也有批驳的。这里作简单的回顾。根据唐代柳宗元《鬼谷子辩》的说法,唐代的元冀是肯定鬼谷子的。柳宗元说:“元冀好读古书,然甚贤《鬼谷子》,为其《指要》几千言。”元冀为鬼谷子所作的《指要》今天已不见,其如何评价鬼谷子已经不得而知,甚为遗憾。但是柳宗元却持相反的看法。他在《鬼谷子辩》中说: 《鬼谷子》要为无取,汉时,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鬼谷子》后出,而险整峭薄,恐其妄言乱世,难信,学者宜其不道。而世之言纵横者,时葆其书。尤者晚乃益出七术,怪谬异甚,不可考校。其言益奇,而道益狭,使人狙狂失守,而易于陷坠。幸矣,人之葆之者少。今元子又文之以《指要》。呜呼,其为好术也过矣!
柳宗元是唐代中期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古文运动虽说是从文学领域发起,实际是有政治目的的,那就是复兴儒学运动。纵横之学与儒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彼此不相容的。柳宗元对鬼谷子的非议是理所当然的。但唐代重视道教,鬼谷子是道教中的先师,受到道士以及当时一些人的欢迎与喜爱也是正常的。唐代的尹知章还曾为《鬼谷子》做过注,可见喜欢鬼谷子相对来说比批评鬼谷子的人要多,也就是说肯定鬼谷子价值的应该是居多的。
宋代的大文豪欧阳修高度评价《鬼谷子》的价值,认为“权事而制宜,有足取焉”。他在《崇文总目叙释》纵横家类中说: 春秋之际,王政不明,而诸侯交乱,谈说之士出于其间,名挟其术以干时君,而因时适变,当权事而制宜,有足取焉。
又在《跋平泉草木记》中说:余尝读《鬼谷子》书,见其驰说诸侯之国,必视其为人、材性、贤愚、刚柔、缓急,而因其好恶、喜惧、忧乐而捭阖之,阳开阴塞,变化无穷。顾天下诸侯无不在其术中者。惟不见其所好者,不可得而说也。以此知君子宜慎其好。盖泊然无欲而祸福不能动,利害不能诱。此鬼谷之术所不能为者,圣贤之高致也。其次,简其所欲不溺于所好,斯可矣。
欧阳修充分肯定《鬼谷子》的价值,但也指出“不溺于所好”。《鬼谷子》中提出的诸多解决问题的智慧之法,应该用于正途,而不应该用于玩弄权术。应该说欧阳修对《鬼谷子》的评价是持论公允的。
对《鬼谷子》的价值给予最高评价的,要数宋代的高似孙,他的评价一直被后世所引用。高似孙在《子略》中说:战国之事危矣!士有挟隽异豪伟之气求聘乎用,其应对酬酢变诈激昂以自放于文章。见于顿挫险怪离合揣摩者,其辞又极矣!《鬼谷子》书,其智谋,其数术,其变谲,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夫一辟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鬼谷之术,往往有得于阖辟翕张之外,神而明之。益至于自放溃裂而不可御。予尝观诸《阴符》矣,穷天之用,贼人之私。而阴谋诡秘有《金匮》、《韬略》之所不可该者,而《鬼谷》尽得而泄之,其亦一 代之雄乎!
高似孙并没有否定《鬼谷子》中有“阴谋诡秘”之术,而且对此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鬼谷子》之书就是以“阴谋诡秘”超过了《金匮》、《韬略》而成为一代之雄,成为古书中智慧之书的代表。在今天阅读甚或研究《鬼谷子》智谋之学,高似孙的评价值得关注。
宋代对《鬼谷子》智慧的肯定或许与当时的时代环境有关。两宋时期,国家始终未得统一。北宋时期,宋的北边有辽、西夏,南边有大理;南宋时期,北边有金、西夏,后来又有蒙古,南边仍有大理等国。各国之间也需要合纵或连横来彼此相处,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战国时期相似,故而对鬼谷纵横智慧认识比唐不同。
元代人们是喜爱并肯定鬼谷子的。陶宗仪的《说郛》中有《鬼谷子》节抄,反映了元代《鬼谷子》的流传情况。元代的青花瓷鬼谷子下山图罐,其纹饰故事就是鬼谷子下山,反映元代人民对鬼谷子价值的肯定,以及对鬼谷子智慧的崇拜。该罐曾在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到了明代,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程朱理学是官方的统治思想,儒学取得了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地位,儒士对待《鬼谷子》则多持批评态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