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简称会师塔)是会宁人民为了弘扬红军精神纪念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50周年于1986年修建,会师塔现已成为甘肃省会宁县地标性建筑[1]。
会师塔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象征长征途中总共经历了11个月。塔的整体为三塔环抱,前九层分开,最后两层合在一起。象征着“九九归真,三军统一”。
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
塔内悬有甘肃楹联学会会长安维翰撰写的对联:“会一二四方面红军,忆井岗举旗,遵义筹策,大渡桥横,金沙水拍,过草地,爬雪山,除腐恶,斩荆棘,长征途中三军明良遇,将相和,肝胆相照,风云际会;宁千万亿倒悬黔首,顾祖厉激浪,香林放彩,关川穗硕,青江风徐,去郭城,穿韩砭,越沟岔,翻坡寨,枝杨镇上全民箪壶迎,袍泽与,诗文传捷,酒看犒师。”一塔,象征三军会师胜利。
历史由来
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此,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当时,中央领导曾在西津门楼上开过会,故于1958年将西津楼改建为红军“会师楼”。为了弘扬红军精神,会宁人民修缮了会师楼,扩建了革命文物陈列馆,并于1986年建造了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塔内还悬有甘肃楹联学会会长安维翰撰写的对联:“会一二四方面红军,忆井岗举旗,遵义筹策,大渡桥横,金沙水拍,过草地,爬雪山,除腐恶,斩荆棘,长征途中三军明良遇,将相和,肝胆相照,风云际会;宁千万亿倒悬黔首,顾祖厉激浪,香林放彩,关川穗硕,青江风徐,去郭城,穿韩砭,越沟岔,翻坡寨,枝杨镇上全民箪壶迎,袍泽与,诗文传捷,酒看犒师。”会宁县大墩梁和慢牛坡还修建有红军长征纪念碑。
塔体介绍
纪念塔三塔合抱,象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第11层封顶,寓意红军长征时途经11个省、自治区。会师联欢会会址原为文庙大成殿,红军会师期间,在此举行了庆祝红军会师联欢会,红军总司令朱德宣读了中央贺电。革命文物陈列馆内陈列有红军在会宁会师期间留下的革命文物。将帅碑林建于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60周年之际,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36幅,上将题词35幅,中将题词38幅,少将题词75幅,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老红军战士、社会知名人士题词130幅,共300多幅,勒刻成碑,镶嵌成林。会师楼原为修建于明洪武五年的会宁西城门,始称西津门。红军骑兵千里奔袭会宁时,首先攻开此门,打开了胜利通道。为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解放后改称会师门。
会宁会师园建立于1986年红军会师五十周年大庆之际,包括由邓小平亲笔题写塔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由刘华清题名的“会师联欢会会址”,由徐向前题名的“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会师门、将帅碑林等五处景点。
1996年11月,红军会宁会师旧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997年6月,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1998年7月被国家安全部确定为国家安全教育基地。
视频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浅谈会宁红色圣地标志性建筑的价值意义,行知互动,2019-10-11
-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名单通知,文博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