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串场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串场河俗称下河。串场河初为唐代修筑海堤时形成的复堆河,是盐文化的摇篮。从宋代开始,沿新修捍海堤(世称范公堤)一线有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白驹、刘庄十大盐场(其中东台为以上十大盐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因复堆河将这十大盐场串联起来,所以称串场河。

串场河以东台海道口为界,分南北两段,由海安向北流经富安、安丰、梁垛至何垛场,为南串场河;由海道口向北流经丁溪、草堰(原属东台北乡)、白驹(原属东台北乡)、刘庄(原属东台北乡)、伍佑、新兴、庙湾,为北串场河。今天串场河全长170公里。在明末清初,东台诗人吴嘉纪,他的诗记述了里下河时代和历史的苦痛。[1]

中文名: 串场河

别 名: 下河

所属水系: 黄海入海河流射阳河的支流

河 长: 176 km

航道治理

串场河是航运、灌溉、排洪的综合性河流。建国后对河道进行清障扫床。1953年,在东台县南门老石拱桥河段清除了日军投降时抛下的37枚700磅至1500磅炸弹;1954年,疏浚安丰至海安11公里航道,共挖土27万余立方米。与此同时,还对东台、盐城市河碍航码头进行拆迁改造。1955年,疏浚上冈河段,打捞沉石近600块,拔除暗桩1000余根,清除坎埂71道,挖除浅滩淤沙1268.5立方米,共挖浚土方28万立方米。1955年,动员民工1.5万余人,开挖沿线长滩1500米,挖土28万立方米。1956年,为解决农村灌溉、排涝,对串场河自阜城射阳河以南至海安进行全线拓浚,并于阜宁以北接射阳河喻口,新开一条小中河,过阜宁腰闸与苏北灌溉总渠相接,使两河之水互相调剂。1961年6月,省交通厅以“苏4号”挖泥船,配泥驳25艘,疏浚刘庄、便仓浅段,挖土1.95万立方米。1963年7月,浚新兴场段,挖土2万立方米。1965年,盐城投资2万元,在刘庄段拓宽裁弯取直,挖土14055立方米。1972年冬,省交通厅拨款28万元,对新兴场1.8公里弯段裁直,挖土36万立方米,建桥1座。1973年冬,省交通厅拨款25万元,对东台海道桥3.%公里河段的6个连续弯道,裁弯取直,并改建海道桥1座。1977年,疏浚建湖县铁丝湾段河道。

1978年投资300万元,建成1座海安船闸,闸室长160米,宽12米,口门宽10米,门槛水深2.5米,设计年船舶通过能力为300万吨。同年,为接运徐州煤炭,又投资50万元,动员9000余名民工,全线拓浚小中河。至1979年竣工,挖浚土方82万立方米,河底宽25~27米,标高为-1.5~-2.0米,边坡为1∶2.5。1981年冬投资17.66万元,再浚建湖县铁丝湾航道,挖土6.53万立方米。1984年,机浚中陈庄至阜宁3000米河道。1985年,按六级航道标准,全面整治盐城市河,砌筑驳岸。至1987年,全河除海安至东台47公里有多处河床水深不足2米、底宽不足10米、只能单向通行小船外,自东台至盐城、阜宁129公里河段,水深2.5米,底宽20米,可达六级航道标准,惟全线尚有20处左右的弯道,最小曲度半径仅40米。

串场河全线共有桥梁24座,其中海安县境11座,有六里港桥、海隆桥、春风桥不符合六级航道桥梁标准;东台市境以北13座,其中伍佑桥、盐城解放桥、西门桥、工农桥净跨为16米。全线共有过河线缆39处、航标16座。

串场河航道属淮河流域里下河水系,为苏中滨海平原南北纵向干线航道,南接老通扬运河达南通港入长江,北通射阳河及苏北灌溉总渠,西与泰东线、高东线、兴东线、盐宝线、盐邵线相连,为盐城水上运输的纽带,承担盐城市水上运输进出口总量40%左右。据三玎观测点统计,1987年船舶通过量为12.57万艘、505.65万总吨,其中重载为7.75万艘、312.22万吨;海安船闸统计,年船舶通过量为12.11万艘、401.31万总吨,其中重载为9.22万艘、278.20万吨,主要运输物资出口有粮食、棉花、食盐以及农副产品等,进口有煤炭、石油、矿建材料、日用工业品等。

河道走向

串场河在江苏省中部里下河地区东部。南起海安县西的通扬运河,北经富安、安丰、东台、刘庄、盐城、上冈至阜宁入射阳河。始建于唐大历元年(766),沿常丰堰(范公堤前身)西侧,南北延伸。南宋咸淳五年(1269),两淮制置史李庭芝重加修筑。明、清为串通淮南各盐场,屡次疏浚,至乾隆三年全线贯通。建国后多次裁弯拓浚。河长176公里,宽40~70米。沿途穿斗龙港、新洋港、黄沙港等,是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调节河道和重要农副产品运输航道。

串场河南自海安县西老通扬运河口,过海安船闸,北经富安、东台、刘庄、盐城、上冈,至阜宁入射阳河,全长176公里。

主要支流

运盐河又名泰东河。在泰州市区东北部。南起泰州新通扬运河,经淤溪、溱潼、时堰、西溪至东台镇西南入串场河。明永乐二年(1404)开。明、清曾筑堤,后废。历经疏浚。50年代以起讫地命名。1982年拓浚淤溪段,河长60公里,宽60~90米。沿途与梓辛河、蚌蜒河交汇。排涝能力为50立方米/秒,可通航,是排洪、灌溉和航运河道。

河道形成

串场河发端于修筑海堤。唐大历元年(766年),淮南节度使判官李承主持在楚州、扬州海滨创筑海塘,名捍海堰(一名常丰堰),北起盐城,南抵海陵,始有捍海堰旁的沟渠。宋天圣二年至六年(1024~1028年),泰州知州张纶从西溪(今东台市)盐官范仲淹议,于李堰西侧大规模重修捍海堰,后人称范公堤,形成断断续续的复堆河道。至和年间(1054~1056年),沈起又将范堤续修到吕四。南宋宁宗时(1190~1194年)又加疏通,统称运盐官河。明永乐九年(1411年)及天顺年间(1457~1464年)曾两次浚河修堤,明中叶以后,串场河一名始见于文献记载。清康熙、雍正时,先后挑浚丁溪至白驹、伍佑至泰(州)坝、盐城至便(卞)仓等河段。乾隆三年(1738年),又于盐城北开河120里,直达阜宁与射阳河相通,至此形成串通苏中沿海栟茶、角斜、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丁溪、草堰、小海、白驹、刘庄、伍佑、新兴、庙湾(今阜宁)、天赐等15(后为36)个盐场的盐运河道。道光(1821~1850年)以后,因海岸东移,海远卤淡。民国时期,原苏中盐场相继废灶兴垦,串场河盐运衰落,河道疏于治理,以致淤浅、狭窄、多弯,仅通行小型船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