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塘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臨塘鄉,隸屬於江西贛州市龍南市,位於龍南市南部,鄉政府駐地臨江圩,距縣城15千米,東鄰汶龍鎮,南接南亨鄉,西界程龍鎮、夾湖鄉,北毗東江鄉,105國道穿境而過,全鄉國土總面積110平方千米,轄6個行政村、109個村民小組、4880戶、18135人(其中農業人口17930人),耕地面積10135畝,山地面積149741畝。[1]

中文名稱: 臨塘鄉

外文名稱: Lintang Township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政府駐地: 臨江圩

電話區號: 0797

郵政區碼: 341708

地理位置:龍南市南部

面 積: 110.03平方千米

人 口: 1.81萬(2017年)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龍南虔心小鎮景區、湯湖溫泉景區

車牌代碼: 贛B

自然資源

臨塘鄉礦產資源豐富,有礦泉水、地熱(溫泉)、煤、鐵、磷、銅、鎢、稀土、瓷土、鈾等礦產,特別是臨塘溫泉,溫泉出露面積200平方米,66個泉眼,日流量663.07立方米,水溫74攝氏度,醫療保健元素含量豐富,每升水氡含量7.04毫微居里,居全國已建溫泉前茅。煤炭資源和溫泉資源的開發利用,解決了不少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問題,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境內林業資源豐富,全鄉有林面積16萬畝,林木蓄積量3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5%。

社會事業

全鄉設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村小共4所,各類幼兒園2所,鄉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點15個。

基礎建設

採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圩鎮改建面貌煥然一新。臨塘圩鎮按新村鎮要求建設規劃,籌資860多萬元,新開發4條總長400多米商貿街,新增店面48間,集市面積14500平方米,圩鎮經商戶增至380戶,新建了圩鎮文體活動中心和知識化培訓中心,並對圩鎮實施了綠化、美化、亮化,繁榮了市場,規範了市場管理秩序,提升了圩鎮品位,全力打造龍南南部商貿中心鄉鎮。改善了辦公條件,改變了政府形象。投資近200萬元新建了鄉黨政辦公大樓,並於2004年實施了整體搬遷。各村的辦公條件、服務功能得到明顯增強。新建了東坑、西坑兩個村部,維修改建了臨江、大屋村村部,水口、塘口新村部建設正在興建之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加強。近五年來,鄉政府共籌資510多萬元,先後硬化塘口路、東坑路、西坑路等鄉村公路6條,計15.5公里,村組道路16條,計7.8公里,新開(擴)鄉村公路5條,計12.5公里;新建水泥橋4座,維修水泥橋1座,修建渡槽2座,水陂、水圳等水利設施65處。群眾「行路難」、「過橋難」、「灌溉難」等問題得到了根本改觀。

經濟

臨塘鄉經濟以農業、林業、煤炭採掘業為主,水稻為傳統種植品種。近年來,臨塘鄉黨委、政府在上級黨政的正確領導下,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大力招商引資,着力發展臍橙、無公害蔬菜、蠶桑及生豬養殖等產業,臍橙開發面積達2000餘畝,無公害蔬菜基地2200畝,桑園面積近千畝,年出欄百頭以上的養豬戶80餘戶。通過擴建圩鎮,改善鄉村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不僅鄉村面貌不斷改善,而且帶動了鄉域經濟的不斷發展。2006年,全鄉國民總產值達7165萬元,農業總產值5762萬元,實現財政收入5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75元,全鄉各行政村均修通了水泥路。2016年,全鄉農業總產值達14278萬元,比2015年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575元,比2015年增長11.5%。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農村經濟快速發展。一是以「三帶一園」、生豬發展、工業原料林為主導的農業產業不斷壯大。五年來,全鄉共發展以臍橙、山花李為主的果業3600畝,其中千畝臍橙基地1個;發展以韓國白玉蘿蔔、青蒿、玉豆、西瓜為主的瓜菜面積12660畝;發展蠶桑600多畝;飼養生豬7萬多頭,養禽16萬羽;完成毛竹林改造、工業原料林2萬畝。二是以燈飾、電子、皮革、針織、打火機配件為主的作坊式小手工業蓬勃興起,已吸納富餘勞力2000多人。三是以圩鎮個體工商戶、溫泉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迅速擴張,從業人數已達1500人。四是以煤炭、稀土為主的採礦業穩定發展,從業人員達2200人,解決了農村富餘勞力的轉移,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實現了農民增收。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基礎設施日益改善。1、緊扣「五新一好」,有效推進新農村建設。一是新村鎮建設有新變化。自2004年以來,全鄉100%自然村開展了「三清」工作,100%自然村完成了村莊規劃,26個30戶以上的自然村開展了村莊整治工作,村落面貌得到較大改觀,群眾生活、生產環境得到較大改善。二是新產業發展有新起色。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依託產業協會,外引公司,內聯農戶,形成產、供、銷一條龍。以臍橙、毛竹林低改、經濟林和工業原料林為主的高山經濟得到較快發展。培育新農民有新成效。落實了農民知識化工程專項經費,建立健全了鄉、村、組三級培訓網絡和全鄉勞動力資源庫及培訓檔案,定期舉辦各類技能培訓班,積極組織全鄉各村農民參加培訓,使全鄉60%的18歲以上,45歲以下的農民都掌握了一至兩門農村實用致富技術或務工技能。新經濟組織有新發展。為便於種養加大戶的技術交流與銷售協作,我鄉及時組建了臍橙、蔬菜、生豬、小手工業等協會,村組建立了相應的分會,並由鄉農技站、果茶站負責對各協會的指導,定期召開會議,經常組織會員參加培訓或到外地參觀,增強了各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組織化程度。塑造新風貌有新舉措。在群眾中廣泛開展了「除陋習,樹新風」,「文明信用農戶」「衛生清潔戶」的創評活動,推廣實施了「留守孩關愛工程」,健全了「一組一會六站」和婦女禁賭會等村民自治組織,實行了「七進社區」,加強了村落社區建設,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實現了「三無」目標。創建好班子有新思路。按照「三民」活動要求加強了鄉村班子建設,完善了幹部「輪流講學」、「民考民評」、「幹部雙向選擇」、「三卡三星」、民情日記等制度,着重在鄉、村、組幹部中推行以幹部問事、群眾說事、集中議事、及時辦事和定期評事為主題的「五事制」工作機制,興起了全鄉廣大黨員幹部爭評「三星」,爭做「三民」好幹部的濃厚氛圍,轉變了幹部作風,政府的自身建設得到有效加強,促進了全鄉各項工作的開展。通過努力,2004年我鄉新農村建設工作年終考評列全縣第二名;2005年榮獲全縣新農村建設工作第三名,新村鎮建設工作第二名;2006年度全縣新農村建設工作年終考評中我鄉取得了綜合考評第一名,好班子建設第一名,新村鎮建設第一名的好成績。2010年,全力抓好民心工程:一是全縣重點工程之一油礬砂公路(中和至水口公路)改建圓滿成功。以前該道路破舊狹窄,坑窪不平,車輛出入困難,給全鄉人民生產、生活帶來不便,且存在諸多的安全隱患,嚴重地制約了農村生產、人民生活的改善提高和全鄉經濟發展的進程,該條公路改建成為全鄉人民多年來的夙願。鄉政府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竭盡所能向上爭取,變不可能為可能,將該公路改建列入上級油泛石道路改建項目,於2010年7月下旬完工,成為我縣四條油砭石公路改建最早完成的一條公路,該工程費用共計三百多萬元,上級補助資金元,資金缺口之大令人難以想象,但我們並沒有退縮放棄,而是迎難而上,廣開渠道籌集資金元,成功地解決了資金難題。二是臨江圩橋改建工程順利啟動。為提升圩鎮品位,破除圩鎮交通瓶頸,2010年,我鄉把臨江圩橋改建工作列入議事議程,並付諸於實施。該橋樑改建涉及6戶農戶拆遷,為把該實事辦實,我鄉克服種種困難,通過多種途徑做通拆遷戶思想工作,拿出圩鎮較好地段用來安置拆遷戶,並參照城區標準進行房屋補償。目前,臨江圩橋改建工程已完成橋樑改建設計、拆遷、安置工作,並正在進行橋面澆搗,力爭在春節前全面竣工。整個圩橋改建工程涉及費用一百三十多萬元,資金目前全由我鄉自籌解決。三是民生保障工程紮實開展。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救災救濟、扶貧幫困、優撫工作.全鄉城鎮低保達21戶26人,農村低保達237戶581人,全年共發放低保金元。及時兌現4097戶種糧農民糧食直補元,為五保戶和孤兒發放生活費元,民政優撫金元。貧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面不斷擴大。2010年,我縣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二批新農保試點縣。我鄉幹部積極向群眾宣傳新農保、新農合這兩項惠民政策,做到宣傳到位、動員到位、參合率、參保到位。2010年,全鄉參加新農合16352人、參合率93.43%,參加新農保2109人,完成任務的19.8%。全鄉共有2444人次住院,醫療報銷資金達元,廣大群眾真正享受到了國家惠澤。堅持協調發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綜治工作不斷抓實。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意識,以維護社會穩定為首要任務,以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活動為重點,以打造平安臨塘、和諧臨塘為目標,加大了基層基礎、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治安防範工作力度,認真落實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和工作責任,有力的維護了我鄉的社會穩定。信訪工作取得突破。堅持落實「大排查」、「大接訪」、「大調解」的工作制度,加強了《信訪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加大了村務、政務公開力度,接受群眾監督,理順群眾情緒,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解決利益訴求,自覺維護社會穩定。安全生產保持平穩。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及時制定各類安全預案,開展對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尤其狠抓了道路交通、礦山生產、食品安全、森林防火、防汛、消防、農村用電、學校安全的整治工作,確保全年在責任區域範圍內沒有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人武工作紮實推進。認真抓好民兵整組和預備役部隊建設,堅持以把最優秀的青年送到部隊為原則,積極動員,有序組織兵源初檢50人,其中外出務工返鄉參檢人員達10多名。為部隊輸送5名優秀青年,全面完成了2010年冬季徵兵任務,為加強地方國防建設奠定了基礎。科教文衛事業不斷進步。2010年是龍南教育的翻身之年,我鄉趁此東風,自籌資金用以獎勵幫扶臨塘籍考入大學的考生(獎扶標準為:以此激勵我鄉莘莘學生奮發圖強,取得更優異的成績。文化事業建設有新舉措,成功舉辦了農民書法大賽、4場文藝演出、4場老年門球賽,組織開展全鄉農民運動會並挑選優秀選手在縣新農民周中獲得突出成績,在2010年新農民周比賽中,我鄉共獲得三個一等獎、多個二等獎、三等獎,為我縣獲獎最多的鄉鎮。新建了水口肖屋、塘口村、西坑村3個農家書屋;全面開通了「村村響」廣播,並為全鄉4個行政村配備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設備,使農村文化信息相對閉塞的面貌得到大大改觀。農田水利建設得到強化。2010年,新建及修復水利工程座,其中引水渠座,水庫溢洪道座,山塘除險加固座,工程總投資達。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50畝,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200畝。特別是針對6.21洪水沖毀我鄉部分水利基礎設施,嚴重影響村民生活生產,我鄉積極組織村民投工投勞,政府出資在最短時間內對沖毀水利基礎設施進行修復。

風景名勝

虔心小鎮景區

龍南虔心小鎮景區位於臨塘鄉東坑村,景區入口位於105國道邊,距大廣高速公路龍南南出口13千米,距龍南站26千米,景區包括櫻花谷、鏡心湖、沐心谷、虔心院四大核心景區,總體規劃10萬畝。

湯湖溫泉景區

湯湖溫泉景區位於龍南臨塘鄉境內105國道旁,擁有「江西第一泉」之稱,平均水溫72°C,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

視頻

臨武花塘鄉出歌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