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臨湘市湖南省縣級市,岳陽市代管。臨湘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春秋戰國時屬楚國地域。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建王朝縣,996年更名為臨湘縣,1992年9月撤縣設市。

臨湘地處湘北邊陲,位於北緯29°10′~29°52′,東經113°15′~113°45′之間,是湖南的北大門,全市總面積1760平方公里。境內有京廣鐵路、武廣高速鐵路、107國道及京港澳高速公路和杭瑞高速公路貫通。境內年平均氣溫16.4℃,無霜期259天,日照率41%,降水量1469.1毫米。

境內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物產豐富。沿江水廣洲闊,是魚米之鄉,為糧、棉、油、豬、魚的重要生產基地;山丘林海蒼莽,有近百萬畝松、杉、竹、茶、果、藥,尤以茶葉享譽中外。地下礦藏初探有30餘種,螢石儲量居全國之首,鉛、鋅、金、錳、鉭鈮鐵、綠柱石等藏量可觀,特別是白雲石、鉀長石、石灰石、高嶺土、雲母、水晶等藏量尤豐,且品位高,易開採。[1]

區域經濟

綜合概述

201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55.65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81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134.68億元,增長7.0%;第三產業增加值88.17億元,增長9.3%。

全市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2.8:52.7:34.5,其中第三產業占比較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5.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9.2%。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1%、53.2%和39.7%。

全年財政總收入9.02億元,同比增長17.1%;地方公共財政收入5.19億元,同比增長18.6%。

第一產業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8.55億元,同比增長4.9%。其中農業產值22.89億元,同比增長13.3%;林業產值2.15億元,同比增長0.3%;牧業產值14.73億元,同比增長2.2%;漁業產值8.28億元,同比增長13.9%;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49億元,同比增長8%。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87.91萬畝,薯類播種面積2.11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5.46萬畝,油料播種面積21.09萬畝。

全年糧食總產量32.11萬噸,薯類產量0.64萬噸,蔬菜產量29.82萬噸,油料總產量2.34萬噸。

第二產業

全年規模工業企業達到152家,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475.92億元,同比增長14.5%;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90.96億元,同比增長7.6%;園區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64.9億元,同比增長9%;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71.4%。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增長23%,非公有制企業增長15.2%,國有控股企業增長5%。分門類看,食品製造業增長65.9%,精製茶加工業增長12.8%,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下降10.8%。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6.38億元,同比增長21.7%。

第三產業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9.2億元,同比增長50%。實現商品房銷售成交量3224套,商品房銷售面積39.58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4.3億元。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69億元,同比增長10.0%。按城鄉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7.39億元,同比增長9.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7.37億元,同比增長11.5%。按行業分,批發業零售額5.09億元,增長9.4%;零售業零售額60.18億元,增長11.6%;住宿業零售額4.41億元,增長11.3%;餐飲業零售額5.01億元,增長10.2%。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0000萬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4450萬元,電信業務總量5550萬元。年末全市移動電話用戶305273戶,寬帶互聯網用戶71256戶。

全年共接待遊客704萬人次,同比增長31.96%;實現旅遊收入61.29億元,同比增長34.01%;創匯53.84萬美元,同比增長32.5%。[2]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7年末,全市普通小學學校總數115所,在校小學生34651人,教職工2015人,其中專任老師1989人。全市中學29所,在校學生24093人。其中:初中在校生15693人,高中在校生8400人。全市普通初中和高中擁有教職工2129人,其中,專任教師1983人。

科學技術

2017年末,全市工程研究中心3個,專利申請量252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45件。全年專利授權量130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6件。

文化事業

2017年末,全市文化事業實際支出2726.93萬元。全年電視人口覆蓋率99.8%,廣播人口覆蓋率99.8%,有線電視戶數40650戶。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個,文化館、鄉鎮文化場所14個,公共圖書館、博物館2個,公共圖書館藏書冊數20.22萬冊。

醫療衛生

全市共有醫療機構39個,擁有床位數2487張。全市共有衛生工作人員2705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313人,主治醫師以上人員161人。

體育事業

全市擁有體育場館6座,體育場地185個,運動員80人,教練員10人。全年共舉辦市以上運動會2次,參加人數2.8萬人次。全年參加省級以上運動會獲金牌數25枚,銀牌數9枚,銅牌數6枚。

人民生活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77元,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89元,增長9.2%。

社會保障

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員5064人。全年共征繳養老保險基金1.58億,爭取中央、省財政轉移支付資金2.8億元,及時發放離退休人員養老金5.31億元,發放基本退休費和津補貼1.82億元。全市職工醫療生育保險參保登錄3.12萬人,征繳基金9717萬元。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42.44萬人,征繳基金2.55億元(其中個人繳費6365.84萬元,政府補貼19097.5萬元)。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20064人。全年新增參保1076人,工傷保險基金收入1646.61萬元。

2017年末,全市社會救濟對象總人數38325人,優撫對象人數101684人。全市擁有光榮院3個,敬老院16個(農村),在院人數1235人,擁有養老床位數1285張。全年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47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16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4260萬元,籌集福彩公益金682.89萬萬元。[3]

歷史文化

名稱由來

簡單的說,就是臨湘因地濱三湘而得名。明弘治《湖廣岳州府志》載:「臨湘,因地濱三湘之流,故名」。明隆慶《岳州府志》載:臨湘「以濱三湘名」。清康熙《臨湘縣誌?沿革》載:「以其地濱大江,三湘合流於此,故名。」清同治《臨湘縣誌》載:「湘水南來,入於江,縣之名以此。」上述史料都說明,縣境因瀕臨三湘之流,故稱臨湘。

「三湘之流」、「三湘合流」,系指湖南的灕湘、瀟湘、蒸湘這三水的合稱。三水匯合於湘江,湘江注入洞庭湖,在城陵磯三江口與長江匯合。

有人會問,臨湘現在的版圖只臨長江和黃蓋湖,並不臨三湘和洞庭湖,臨三湘之說又緣何而起呢?

在清末光緒25年(1899)以前,也就是在岳州設關開埠之前,臨湘的版圖南部抵至城陵磯劉公廟北側。如舊志所載:「城陵磯北屬臨湘縣,南屬巴陵縣」,而湘水又是經洞庭湖在城陵磯的三江口注入長江的。所以說,臨湘因濱三湘而得名是名副其實的。同時,還有巴陵、臨湘兩縣的分界碑為佐證。位於今雲溪區(原屬臨湘轄區)坪田村,距貞節牌坊約30米的地方,南北各有青碑1具,高2.5米、寬0.9米,南碑書「巴陵縣北界」,北碑書「臨湘縣南界」,系清乾隆14年(1749)立,李青書丹。款識記岳州知府和巴陵、臨湘兩縣知事的姓名以及立碑的年月。這兩具界碑確定的縣界就包括城陵磯所屬臨湘的部分。只是因為岳州開埠後,才將臨湘所屬的城陵磯這部分劃歸巴陵縣。這也是臨湘濱湘水而得名的又一個極有說服力的證據。[4]

風土人情

婚嫁

舊時,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男婚女嫁受"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並有一套繁瑣禮節。

發書,又稱"定庚"。凡兒女訂婚,雙方家長通過媒人得知對方的八字,看是不是"合相"如無不合,則由雙方父母選擇吉日,互相交換"庚書"。和信物。男方多以首飾、女方多以針線,以示終無反悔.

視節,發書以後,男方每年在端午'中秋'春節向女方父母/叔叔伯伯等親屬敬送禮品。如果送的是"抬盒"(種木質器皿)裝的話,則預示着男方來年一定會來娶親。讓女方做準備,如果女方不肯接受"抬盒"裝的禮物,則預示女方不肯。

過節,婚前一天,男方要馬上送豬、魚、酒以及其他辦酒席需要的食品以便供女方辦宴席要用。另外要準備一定的衣服和金銀首飾送給女方。

嫁娶,花轎四角掛馬燈四盞。當天晚上,雙方都要舉行告祖儀式,在娶親途上,遇到河,要向水中丟錢,叫"祭橋"。

當天晚上一般要鬧洞房,並且有"鬧洞房,三天不分大小"之說。利用男女的緬婰迫令做一些親熱動作,眾人皆笑。

回門。一般是結婚第三天,女方要回門看望父母。南方則要準備一些禮節性禮物。現在主張婚姻自由,但依然有一些細節延續來的風俗。

桃林豐鍋團年飯

在臨湘市桃林鎮,人們至今還吃着「田畈上的豐鍋團年飯」。大年三十的一大清早,天還沒亮時,一家人將鍋架在自己的田土上燃火煮熟,圍着鍋吃,慢慢吃,天慢慢亮,即使颳風下雪,這種習俗也不改變。「豐鍋」的做法,就是將大塊的臘肉放於鍋底,再在上面一層層的鋪上油豆腐、蘿蔔、香菇、白豆腐、白菜、粉絲、黃花等,營養和葷素搭配,恰到好處,相互補充,葷而不膩。據當地老人講,這種在田畈上煮吃團年飯的習俗可能與舊時祖輩們躲避頻繁的戰亂有關。先輩們把尋到的能吃的東西都放在一鍋燉,為不使敵人發現,就將肉等好菜放在鍋底,一鍋這樣的菜煮熟後,有時可吃兩三天。後來「豐鍋」的「豐」又被取意為「豐富、豐收」的意思,即鍋里的菜越多來年越豐收,哪種菜煮得越爛來年哪種莊稼收成就越好。

白羊田魯家天獅

我們民族的獅文化,可謂淵遠流長,異彩紛呈。常見的有南獅北獅,文獅武獅之類。而集各獅之長,兼具龍威的則只有魯家天獅。

據《魯氏宗牒》記載:明代洪武年間,兵部尚書魯思俊年事已高,思鄉之情日重,悶悶不樂。皇帝得知,准其回鄉省親祭祖。於是,魯家屋場族人連綿十里,玩龍舞獅,鑼鼓鞭炮恭迎尚書返鄉。尚書呼吸到了家鄉的清新空氣,看到了熟悉的龍騰舞獅,壯懷激烈。他當晚就召集族間頭人,商議決定改進鄉里流傳的獅子舞。他說:「《漢書.禮樂記》載,龍王生九子,其一為狻猊,也就是獅子,但龍王生的這頭獅子,送給了天上的文殊菩薩做坐騎,便是天獅了,是吉祥與智慧的象徵。因此,我們要製造,就製造天獅……」。

魯尚書回的這個家鄉,就是現在的湘北白羊田鎮美麗山水間的魯家屋場。當年,尚書組織屋場精明能幹的工匠,經一個冬天的反覆研試,造出了高貴祥瑞的天獅,並配獨有的樂譜鑼鼓點和舞技步伐,留下秘囑,傳至今日,已是第十八代傳人。

代代謹記先賢遺志,魯家屋場已生衍到四、五百人丁,魯家天獅更是不斷發揚光大。每年秋收上岸,族頭便組織族裡最優秀的工匠,到祠堂集合,秘制天獅。當然,用料是考究的,制工是精細的,工匠的吃喝報酬,全是由族人分攤的。選定吉日良辰,合族聚會,祭過祖先,報告完製造計劃,便緊關祠門,凡女性不得入內,杜絕技術外傳。木匠造出骨架,篾匠扎出身廓,裁縫包上外皮,飾麻絨為毛髮,安燈泡為眼睛,首尾裝響鈴。幼獅五、六十斤,成年獅百多斤,集中在兩根精緻木柄上,由兩人舉在空中合舞。魯家天獅一年一新,從不舞舊獅,一般造兩大一小,三獅一組。舞時根據情況,可一獅,可雙獅三獅,如果需要,便聯合更多魯姓屋場,群獅齊舞。

魯家舞獅人同造獅人一樣,是族人的驕傲。他們個個相貌堂堂,思路清晰,身手敏捷。因為基本上造獅之時,就是族中英俊少年練舞季節。他們按鑼鼓點及音樂,練步伐,舞的是幼獅,舞獅人着緊身紅裝或黃裝。有雙獅捧球、群獅捧月、玉竹盤龍、猛虎跳澗、鷺鷥串聯、麒麟送子等十八種不同玩法。有三十餘種鑼鼓曲牌,完全按照場面需要,在纏綿或激昂的嗩吶鑼鼓聲中,舞出喜慶或憂傷情節,間歇還串以炮仗響銃,配以熱烈的吆喝聲及眾人的伴和聲……,既能為私之紅白大事,又能為公之開工慶典製造濃烈氣氛。魯家天獅所表現的舉止神態,讓人過目不忘。所以,他們總被請到縣裡省里,為重大活動助興,參加過全國首屆農民藝術節,得了獎,載入了《中國民間舞蹈集成》這種典集。

魯姓族人以民族力量,開發利用天獅文化,給世人帶來了美好與吉祥。

《十樣錦》——別具風格的臨湘民間吹打樂

《十樣錦》是臨湘別具特色、在湘北地區廣泛流傳,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古典民間吹打樂。十樣錦的誕生最早可追溯到一千八百餘年前的三國東吳時代,當時黃蓋湖水軍敲擊鑼鼓操練布陣,後來吳主孫權巡視黃蓋水軍並駐紮聶市古鎮,當地軍民為迎接吳主聖駕在敲鑼打鼓的同時又輔之敲擊鈸鈔、竹板等構築了十樣錦民間吹打樂的基調。

清朝中期,聶市鎮的磚茶生產規模空前,古鎮商賈雲集,帶來了經濟發展和文化事業的繁榮,聶市民間藝人與往來本地的山西、江西等地茶商和茶工根據各自家鄉樂器匯合,編出一套吹打音樂。吹打樂有大鼓、小堂鼓、中漢鈔、土鑼、中虎鑼、漢馬鑼、高音嘀鑼、小雲鑼和竹笛、嗩吶等十種樂器演奏,故起名「十樣錦」。「十樣錦」全曲分為白牡丹、瓜子仁、叼光令三段。每段樂典以打擊樂曲牌與吹奏樂曲調相連綴,旋律歡暢優美,有着濃郁的鄉土、地方色彩。

歷經千百年的傳承與發展,十樣錦便形成了格律整齊,文武合璧的優美曲調。演奏時,十樣樂器配合,節奏鮮明,悅耳動聽,成為湘北地區家喻戶曉、喜聞樂見的吹打樂,是一件寶貴的地方文化遺產。

聶市鎮姚明德先生曾把《十樣錦》整理成譜,後經胡新波、徐北南先生組織民間藝人演奏,重新記譜、審定。2008年,在源潭、聶市地區分別成立了兩支十樣錦樂隊,有100多人參與。每逢節假日樂隊在農村演奏,也經常為農村的婚喪喜慶演出,增添熱鬧氣氛。近年來,臨湘市每逢重大慶祝活動,《十樣錦》演奏成為必不可少的重頭戲。2012年,為歡慶重陽節、喜迎「十八大」,源潭、聶市兩支十樣錦樂隊,在城區星河廣場演出,陣容強大,演奏打擊樂器技藝高超,獲得滿堂喝彩。2014年,聶市《十樣錦》在「幸福岳陽」複賽中獲一等獎、在全省歡樂瀟湘」大型群眾文藝匯演活動中一路過關斬將,脫穎而出,在決賽中榮獲全省金獎。

如今,聶市「十樣錦」已經被確定為岳陽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臨湘市還成立了「聶市十樣錦俱樂部」,推動十樣錦進校園,推動這一文化瑰寶的傳承發展。

臨湘的洗水茶

臨湘的茶一般長在雲霧纏繞的高山上,吸天地之精華,兼雨露之滋潤。它鮮香來自泥土,韻味體現自然,汁液能消渴解毒。每年清明前後,農婦們開始忙於新茶的採摘。新茶採摘回家,經過泉水清洗——熱水湯泡——手搓抒——溫火焙烤——竹器上陰乾等五個加工環節,就製成為洗水茶。它外形自然舒展,茶體粗壯而勻稱,味道甘醇,備受鄉鄰青睞。我離開家鄉三十年,人在江湖,身居斗室,喝過的茶也不少,綠茶、紅茶、譜爾茶、鐵觀音等,但總覺得它們沒有家鄉的洗水茶好喝。工作之時,空閒之餘,泡一杯家鄉的洗水茶,茶葉在開水中漂浮激盪,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即使觀賞也就讓你心情舒暢了。泡在杯中的茶,就如同泡開了一個春天,茶葉綠得純淨,綠得眩目,一撮撮似雀舌的葉尖,直立杯中,儼然向上的綠滌原野,又像春天的山林,萌動着山間之霧。此時端起茶杯,先淺淺的聞一聞,茶香中有山的氣息,有花的芬芳,令人心神為之陶醉。再細細喝一口,唇齒之間留下茶的清香與甘醇,便覺得神清氣爽,眼明心靜,甘甜之氣迴蕩於心。

臨湘的洗水茶,以它的獨特氣質滋潤着父老鄉親,也賦予每個人纖塵不染的良好品性。家鄉的洗水茶也是招待八方客人之佳品,更是贈送在外生活的親朋好友的珍貴禮物。它將人情,友情,親情融在其中,茶中有情,情在茶中,不管身在何方,都讓人留念不斷。一杯茶可解渴、解難、解憂、解愁;一杯茶可除誤會、除隔閡、敘情誼、談情意。

民間藝術

忠防板凳龍

忠防板凳龍這一習俗至今已有500多年。是元宵傳統習俗之一。

它是一種舞龍運動。相傳源於漢代,由"舞龍求雨"的宗教活動演變而來。相傳,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東海的一條水龍不顧一切躍出水面,下了一場大雨,但水龍由於違反了天條,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間。人們把龍體放在板凳上,並把它連接起來(人們稱之為"板凳龍"),人們不分晝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來,舞"板凳龍"的習俗也由此產生。龍舞還有"干龍"、"濕龍"之分,"干龍"多為娛樂,"濕龍"則為求雨。"龍"到之處,百姓必潑水助威,舞者一身透濕。

板凳龍有多種式樣的耍法。有獨凳龍。一條家用普通花條板凳飾以彩龍(木刻或扎紙校彩繪),可由二人至三人舞。一人玩時,兩手分別執前後腿。二人玩時,一人執前兩腿,另一人執後兩腿。三人玩時,前二人各以側手執一腿,後一人雙手執兩腿。舞動時按照規定套路,合着鼓點,有規律、有節奏地舞出各種花樣。有多凳龍,在一些地方又稱長板龍,組成人數不定,但至少有9人。每人各舉一凳。前一名示龍頭,後一名示龍尾,其餘為龍身。另由二人舉寶珠逗引龍行進,數人協調行動,節節相隨,時起時落,穿來擺去。有時一條龍從頭到尾,要用八十多條板凳相連,板與板之間用一木棍相連,每一個木棍有一人拿着,每條板凳上都扎着花燈(替代龍體),花燈上都畫了自己喜歡的花草、樹、鳥等圖案,由於每隻花燈都按自己的喜好所畫,為此八十多隻花燈的圖案竟各不相同,甚至五六條龍走在一起也找不出相同的圖案。當然由於民族風情不同,有些地方的板凳龍上的圖案以統一的祥云為主,類似於鱗片,寓意吉祥如意。舞龍時,到了夜晚,花燈內點燃燭光,形成一條長長的燈。有篾扎板凳龍,即用竹篾紮成龍形置於板凳之上,以木腳示龍爪,造型逼真。

江南漁鼓

江南漁鼓源於湖北沔陽漁鼓。

它是江南地區流行最廣、群眾熟悉和喜愛的曲藝走唱形式。唱詞有七字句、十字句和由五、五、七、五組成的五七句式三種。四句一番,出番可換韻。特徵:說唱相間,以唱為主。白又分兩種,即敘述故事情節用散白,模擬人物道白用韻白。念韻白時均伴以雲板擊節,抑揚頓挫的聲調與雲板敲擊聲相合,其韻味無窮。

江南漁鼓藝人代代相傳,並有豐富的傳統曲目和唱腔。長期以來,沿用沔陽方言演唱,保持着濃厚的民間鄉土氣息。它以粗獷、高亢的唱腔,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當地民間藝術史上頗負盛名。

羊樓司蚌殼竹馬

羊樓司蚌殼竹馬是羊樓司地區人的獨創,形成於清嘉慶年間,有100多年的歷史,是一種民間舞蹈。蚌殼竹馬由一男一女表演。女的化妝得十分美麗,躲在用竹篾紮成的蚌殼內。蚌殼用彩紙(或彩綢)糊成。男的騎着竹馬,一心想得到躲在蚌殼內的女人。男女雙方在歡快的鑼鼓聲中,變換着舞姿,進行着迷人的表演。

白羊田天獅舞

天獅舞流傳於臨湘市的白羊田鎮魯公坡村一帶,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一種帶有武術色彩的民間民俗表演形式。

獅文化,在我國可謂源遠流長,常見的有南獅北獅、文獅武獅等,臨湘天獅舞則集各獅之長,獨放異彩。表演技藝獨特「天獅舞」是魯氏家族中的首創和專技。因「天獅舞」的興起是魯氏家族在歷史的患難中應運而生,故它是一種帶有神秘色彩的宗族文化,從不傳外姓,堪稱「獨特」和「正宗」,並具有「專技專藝」。如今,就它的世襲世傳之人,查族譜考證,已是第十八代。

聶市十樣錦

臨湘民間吹打樂「十樣錦」源於古鎮聶市。清朝中期,聶市的磚茶生產,帶來了經濟發展和文化事業的繁榮,在民間文化活動中,為了使鑼鼓打擊音樂更具感染力,聶市的民間藝人們與來自山西、江西等地的茶商、茶工,合編了一套吹打音樂。

吹打樂有大鼓、小堂鼓、中漢鈔、土鑼、中虎鑼、漢馬鑼、高音嘀鑼、小雲鑼和竹笛、嗩吶等十種樂器演奏,故起名「十樣錦」。「十樣錦」全曲分為白牡丹、瓜子仁、叼光令三段。每段樂典以打擊樂曲牌與吹奏樂曲調相連綴,旋律歡暢優美,有着濃郁的鄉土、地方色彩。

從那時候起,「十樣錦」就經常在聶市街頭演奏,並經三百多年傳播,成為在湘北地區家喻戶曉、喜聞樂見的吹打樂,是一件寶貴的地方文化遺產。

臨湘花鼓戲

臨湘花鼓戲,俗稱嗡琴戲。清朝道光咸豐年間,起源於湖南臨湘境內的桃林河流域,脫胎於臨湘的山歌、民歌、夜歌、孝歌、小調等地方音樂,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以琴腔為主,以鑼腔、吹腔、套曲、地方小調為輔的五類聲腔,有曲調三百九十餘首,有傳統劇目和現代劇目近百個,主要代表作有:傳統戲:《王妹子回門》、《孟氏割股》、《董永賣身》《韓湘子化齋》、《孟姜女》《雪梅教子》《張廣大拜壽》,現代戲《村官本是打工仔》《大興與蘭蘭》《堂客撥的扶貧款》等。臨湘花鼓戲的舞台語言完全是臨湘方言。因主要演奏器具為本地藝人特製的嗡琴,老百姓俗稱臨湘嗡琴戲。

臨湘梅池嗡琴戲

臨湘梅池嗡琴戲2013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梅池劇團被授予「湖南省百佳地方劇團」的稱號。梅池嗡琴發源於我市羊樓司鎮龍窖山腹地的梅池村,當地群眾素有「板鼓不離手,唱戲不離口」之說,500多人口的村子裡,60%以上的村民都會嗡琴戲,六七個人湊在一起,就能演一台戲。

名優特產

臨湘茶葉

茶葉是臨湘傳統的大宗經濟作物。盛產綠茶和邊茶(青、伏磚茶)。1978年,臨湘被國家列為25個商品茶基地縣(市)之一,茶園面積11.19萬畝,綠茶產量536噸,邊茶產量6149噸。1981年,生產紅茶61.3噸、烏龍茶68噸。1984年,茶葉市場疲軟,生產下滑,茶農毀茶改種,茶園面積9.36萬畝,綠茶730噸,紅碎茶14.5噸,紅條茶20噸,邊茶7418噸,烏龍茶22噸。1990年,茶園跌至8.71萬畝,產綠茶759噸,邊茶6534噸。同年,政府恢復了茶葉生產辦公室,茶葉生產向「品牌茶」、「優質茶」方向發展,名優茶產量增加。1993年,茶園7.98萬畝,綠茶產量761噸,邊茶產量5940噸,名茶4.9.噸,到1997年,茶園6.91萬畝產,綠茶產量492噸,邊茶產量4088噸,名茶18.1噸。

現在的臨湘市已列入國家21個基地縣(市)之一,全境茶園7.5萬畝,產茶8800噸,其中名優茶50噸,綠茶270噸,黑毛茶8600噸。

境內除江南鎮外,其餘9個鎮辦事處都產茶,有國有專業茶場一個。主要產茶的鎮有聶市鎮忠防鎮桃林鎮、羊樓司鎮等,茶園面積均在5000畝以上,其中桃林鎮的茶園面積超過了1萬畝。

白石毛尖:白石毛尖產於橫鋪鄉白石茶場,該場1977年開始製作毛尖茶,取名「白石毛尖」。1982年評為獲省「名茶」。在製作上,精選鮮葉,經過攤青、殺青、清風、初揉、炒青、復揉、做條、提毫、烘乾等工序。該茶葉外形彎曲,顯毫,色澤翠綠,湯色綠亮明淨,清香爽口,葉底均勻嫩綠,年產量在500公斤以上。

千針蘆筍:千針蘆筍產於市示範茶場,原名「臨湘洞庭春」。1985年獲省優質茶,1989年註冊更名為「千針蘆筍」,1989—1991年,評為連續三年獲省名茶,在製作上,清明前後採摘一茶一葉初展,呈鵲口形,經過攤青、殺青、清風、初揉、初干、整形、提毫、烘乾等工序。茶葉條索緊細,挺直,白毫滿披,沖泡後,清香,味醇,湯色微綠,葉底嫩綠均勻。1989年,總產量1200公斤。2002年總產量為600公斤。

龍窖醬菜

龍窖醬菜因產於龍窖山而得名,具體的來歷已無從考證,臨湘民間盛傳兩種說法。一是神農氏研製龍窖醬菜。據說神農氏來到洞庭湖東畔,見幕阜山余脈一處(今湖南臨湘龍窖山),瀑布飛瀉,林木蔥鬱,奇花異草滿山遍野,甚感好山好景,環顧山野住民,卻是飢不裹腹,哀鴻遍野,神農氏百思不得其解。尋人細問,原來此處確實物產豐富,但每到春末夏初,正是青黃不接之時,冬季作物已衰敗,春季作物尚未長成,人們無處取食。神農氏了解原委後,就在山野找一石洞暫居下來,隨村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量種植穀物與蔬菜,待到豐收之時,教村民將穀物曬乾囤積,將蘿蔔、榨菜等蔬菜採摘灑鹽置於石洞中紮緊保存,到來年青黃不接時,開窖取菜,則醬香撲鼻,菜體完好,從此鄉民無食物之憂。當地村民為感謝神農氏恩德,便將神農氏當年所居石洞稱為「龍窖」,將神農氏窖藏之法所得的蔬菜稱之為「龍窖醬菜」。另一種說法是三國東吳大將研製了龍窖醬菜。據傳,公元208年,東吳大將黃蓋臨危受命,進駐下雋縣(今湖南省臨湘市),秘密操練水軍。當時軍需物資潰乏,既備戰又備荒,將士們生產大量糧麻果蔬,以應戰時之需。他們將蔬菜進行醃製,用土壇裝好,和黃泥密封,埋于山邊湖畔,經七七四十九天後取出,將士食之味口頓開,士氣大振。三國相爭,都以真龍天子自居,因此軍中以龍為名窖藏,此地又靠近龍窖山,因此得名龍窖醬菜。

龍窖腐乳

龍窖腐乳因龍窖山而得名。據考證龍窖山是瑤文化的發源地,位於湖南省臨湘市區東南,以盛產龍窖腐乳出名。龍窖腐乳不僅是一種傳統的食品,而且是瑤文化遺蹟最好的體現。臨湘龍窖山屬幕阜山余脈,山林面積10.5萬畝,最高峰海拔1261.1米,山勢高峻、澗深洞長、蜿蜒百里,是為避難秘地、世外桃源。瑤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一個頗具影響力的少數民族,瑤胞們在這裡留下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石文化遺蹟。這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瑤族理想家園「千家峒」原來就在湖南臨湘,遺存的大量石磨及古老的大豆物種,正是加工製作腐乳的必須物品,當地美麗傳奇的民間神話,家家戶戶喜做喜食的腐乳為龍窖腐乳披上的歷史的年輪,富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臨湘浮標

釣具界有「威海的杆,臨湘的漂」的美譽,臨湘已成為國內乃至國際上知名的浮標生產基地。

1993年,臨湘由當時的縣經濟協作辦引進台商與長安鎮合資,興辦了當地第一家浮標生產企業。由於浮標生產屬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含量低,產品利潤率高,不久,該廠一些管理、營銷人員紛紛脫離企業自己辦廠,全市浮標生產迅速發展,形成了一個頗具影響的特色產業。

雕屏、竹筒

雕屏、竹筒產品系微縮現存於岳陽樓二樓的《岳陽樓記》雕屏開發而成,有木製的系列雕屏和竹製水系列雕屏的系列竹筒,主要雕刻張照手書的《岳陽樓記》,並配有岳陽樓模型畫。目前岳陽市又開發了《離騷》和《愛蓮說》等系列產品。雕屏製作精美,適於懸掛於娛樂辦公場所和家庭居室,既有很高的文化品示,又有很好的裝飾效果。竹筒小巧精緻,可摺疊存放,便於攜帶,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工藝、旅遊價值的饋贈禮品。[5]

風景名勝

五尖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五尖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臨湘市城西南1公里處,系幕阜山脈與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是一座突起於丘陵的孤山。因由望城山、轎頂山、鷹嘴山、周家山和麻姑山五座山峰組成,故名「五尖山」。公園前身為國有五尖山林場,1996年被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1997年被評為「岳陽十景」之一,命名「五尖競秀」;2006年獲評國家AAA級景區;2008年晉升為國家森林公園,獲評湖南五星級休閒農莊;2009年獲得「湖南省十大最受歡迎的五星級農莊」稱號、全國大學生最喜愛的旅遊目的地;2010年創建為「湖南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公園交通區位優勢得天獨厚,離臨湘市中心城區僅6分鐘車程,距岳陽市區35公里,處於武漢、長沙2小時經濟圈的中心交叉地帶,107國道、京珠高速、京廣鐵路、武廣高速客運專線傍山而過,是武漢、長沙兩大城市群的後花園和泛長三角、珠三角客源市場的輻射區。

公園總面積2879.89公頃,最高海拔588.1米,森林覆蓋率98.2%,地處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區域,作為長江、洞庭和城市的綠肺,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是南北動植物的基因庫,是一個以生態休閒為主題的森林公園。公園由望城山、柴家沖、龍頭山、「男兒國」和麥坡嶺五大景區組成,共有各類景觀100餘處。歷史景點有屈原居住過的相公沖和登臨過的望郢山、三國儒將陸遜謀劃赤壁之戰的點將台、乾隆皇帝登臨過的百步梯等;人文景點有淡泊博物館、世界碑林博物館、名人雕塑園、千年宗教場所、易經養生園、男兒國……;生態景觀隨處可見,其中柴家沖原始次生林、麥坡嶺桃花溪、龍頭山珍稀植物園尤具代表性,已形成生態休閒體驗游基地。

6501人工洞

6501人工洞又名銀水洞。人工挖掘,是根據中央軍委1965年一號文件精神而興建的地下軍事工程,從1965年動工到1973年停建,歷時八年。6501地勢險要,符合地下工程隱蔽性強的要求。山洞全長17000多米,面積80000多平方米,共分上、中、下三層,上下相通,結構極為複雜,有如長藤結瓜,共串有25個廳室(包括首長室、控制室、兵營等),17個通風豎井,大洞設計可通火車,小洞均可供汽車行駛。山體已被全部挖空。洞內陰風撲面,地上有積水,牆體使用了當時先進的水泥噴蝕技術,可以防風化。據說該洞只完成了80%,並沒有投入使用。

結束施工後,為掩人耳目,洞裡的所有門被鋼筋和水泥封閉。

開放的洞門是當地居民用炸藥炸開的。洞裡的其中一個通氣豎井旁有一個村莊,當地居民的一頭牛失足從豎井墜下,於是牛的主人急忙到村里告訴大家,洞就這樣被發現。

山洞結構複雜。共有25個廳室,17個通風豎井,全長17000多米,大洞設計可通火車,小洞可供卡車通行。有18個圓形的水泥坪,原來放了18個大油罐。6501工程也因此被外界譽為「中國地下長城」。目前已探明的第一、第二層共有25個廳(室)、17個通氣豎井,全長17000多米,被譽為「天下第一洞」,規模之大讓人嘆為觀止,是目前已知中南地區公開的最大人工洞窟。

十三村景區工廠

湖南十三村食品公司是湖南省首家果園式工廠,也是岳陽市首個工業旅遊景點。該企業致力於打造生態工廠、園林式廠區,着力傳承千年的醬文化,吸引了來自市內外八方遊客,從而成為臨湘旅遊富有特色的一個品牌。據了解,十三村公司廠區內僅果樹品種就有50多個,其中包括南方蘋果、櫻桃、銀杏、楊梅、柿子、酸棗等品種。另外,廠區內還安裝了260多個人工鳥巢,成為岳陽市最大的鳥類「安居工程」

龍窖山

龍窖山,位於臨湘市區東南30公里.又名藥姑山,五嶺山系幕阜山余脈,面積200平方公里,北與湖北赤壁,東與崇陽,南與通城交界,群峰綿亘,最高峰海拔1261.1米。龍窖山有天然的老龍潭瀑布.秀麗的龍源水庫,古老的青石寨,珍稀的白果樹。這裡山巒重疊,煙霏霧結,晴日不消。地勢險要,是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游擊區之一。林木密集,山藥甚多,達450多種,人稱「天然藥庫」,「藥聖」李時珍曾來此採藥,懸壺濟世。

1996年5月,臨湘市政府將其闢為風景名勝區,分為2大景區,49個景點2001年9月,中國(廣西)瑤學學會在臨湘召開瑤族研究專題研討會,通過深入調查,科學論證,確認龍窖山為瑤族歷史上最早的千家峒。湖南省人民政府把龍窖山瑤族千家峒遺址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窖山主要景點有:高峽平湖、龍闕石門、石砌「蜂窩」、古塘銀杏、狗肉坑瀑、老屋古井、朱樓青石、龍窖棧道、指路石碑、石砌「麻蟈」、人造石台、魯家石雕、仙人古殿、箭竿密竹、易家神壇、高山柳樹、龍潭飛瀑、臥龍吐乳。

三國古戰場遺址黃蓋湖

黃蓋湖,位於湖南、湖北兩省交界處,西、南岸近三分之二區域屬湖南嶽陽臨湘市管轄,是湖南省第二大內湖。北、東岸三分之一區域屬湖北咸寧赤壁市管轄,黃蓋湖瀕臨長江,屬洞庭湖水系,是洞庭湖區的一部分。

傳三國時孫吳宿將黃蓋操練水軍所在,孫權以赤壁戰功將此湖賜蓋,故名。黃蓋,字公覆,三國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市)人。初從孫堅起兵,後隨孫策、孫權征戰。赤壁大戰時,建議火攻,帶領滿載薪草、灌有膏油的船隻數十艘以「苦肉計」詐降曹操,乘機縱火,大破曹軍。此湖接元潭河、蟠河之水,經由太平河注入長江。流域跨越湖北、湖南兩省,湖面達13萬畝。煙波浩渺,鷗翔魚躍,堤柳叢繞,灘草碧連;尤當霞抹月染,雲遮霧裹時,美如夢幻。與湖東北不遠處三國赤壁古戰場(位於赤壁市,是當年赤壁之戰後的遺址)組成一處遊覽勝地。

黃蓋湖是古洞庭湖雲夢澤的一部分。位於湖北省赤壁市西北湘鄂交界的長江中游南岸,湖南省臨湘市的東北角,屬湘鄂兩省天然邊界,地處長江之濱,距湖北省赤壁市35公里,距「赤壁之戰」風景名勝區9.5公里。公元二0七年,諸葛孔明舌戰群儒,孫權採納周瑜意見,一場驚心動魄的水上大戰拉開了序幕,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其時,黃蓋為東吳水軍主將,在黃蓋湖操練水軍。赤壁之戰後,孫權論功行賞,以此湖賜黃蓋,並命名為黃蓋湖(原名太平湖)。[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