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春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丽春镇位于四川彭州市西部,东与西郊乡接壤,南与太清乡相连,西与北君平、庆兴相毗邻,北和隆丰镇连界。镇政府驻地花街子,距彭州市区5.5公里,安彭公路、成灌铁路横穿全境,交通十分方便。丽春因花得名,宋代诗人陆游的《陆游翁集》云:“春月花开,游人多聚花竞胜,因名(花街),”清朝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建场,取“美丽的春天”之意故名,是彭州市的七大场镇之一。
中文名称: 丽春镇
外文名称: lichun
别 名: 花街子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政府驻地: 官渠社区
电话区号: 028
邮政区码: 611936
地理位置: 成都平原
面 积: 79.1平方公里
人 口: 6.6万
方 言: 彭州话
机 场: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车牌代码: 川A
始建时间: 1731年
相关文献: 《陆游翁集》
目录
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
丽春镇位于成都市西北45公里处,距彭州市区5.8公里,距都江堰市30公里,距郫县25公幅员面积79.1平方公里,人口6.6万。丽春镇东接彭州市天彭镇,西与桂花镇相连,北靠隆丰镇,南与致和镇接壤。丽春镇属彭州市的经济开发试验镇,1999年即被四川省政府列为“一条线”试点建设集镇。丽春镇原名丽春乡,宋时即以广植牡丹著称,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建场,遂以“美丽的春天”命名,是为丽春之名的由来,丽春场镇始建于民国24年,驻地名花街子,建场以来,因河水为患,场址三迁,初在北君平乡沙埂村,名汪家场,继迁至平桥东岳庙,罗汉寺一带,后又以现址花街子作场。
地势
丽春镇域内地势西北高于东南,相对高差为85米,其余都属湔江冲积平原,新开河,清白江支流由北至南纵贯境内,人民渠自西向东横穿镇域中南部,全镇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摄氏15.5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属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农作物产量稳定,多种经营有较大发展,农业生产以粮食作物为主,分大春小春作物和晚秋作物三类。丽春镇主导产业为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粮油、茶叶、被服、运输以及饮食服务业等。
人口
丽春镇幅员面积28.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00亩,辖2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28300人。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丘坝兼备,雨量充足,农业灌溉主要靠人民渠1、2号渠,青白江、排灌河、新开河以及4000多口地下水井抽水灌溉,全镇村村通公路,其中10个村通水泥硬化路,96年实现小康乡镇。1994年被列为成都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95年被列为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1]
交通
镇场镇共硬化道路(包括街道):3350×127m2,旧城改造率98%以上,新建房屋18万m2,城镇人口增加8000余人,合理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5000余人;组建两个工业开发小区,先后新引进金陵机械厂等12个厂(公司)在此安家落户,企业发展欣欣向荣。
发展状况
丽春镇拥有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完备的三产业发展基础,这些有利因素的集合,使丽春在经济基础和发展空间上具备了实现城市化发展构想的先天条件。丽春镇的发展又充满挑战,对接彭州的战略发展规划,丽春的发展找到了支点——轴和心,使丽春镇的重建战略具有极大的发展张力,把具备的优势转化为动力杠杆,就是撬动丽春镇迎接发展春天的实践之路。灾后的丽春镇,处在调整发展思路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灾后重建的新机遇,又面临着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同时还面临着承接产业转移等重大项目建设给城镇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灾后,彭州调整了发展的战略部署,形成了一主二重两带一基地的战略,其中丽春成为二重点发展镇之一。"原有的丽春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丽春镇党委书记刘城认为丽春的发展必须跳出来,通过城市化进程,使产业发展和就业安居形成良性互动。成都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成都—彭州城市间快速干道(沙西线及其连接段)的建设改变了彭州市域乡镇对外联系空间,同时正在规划中的新彭白公路从丽春镇东侧穿过,丽春镇南侧郫县境内成都至都江堰的城际列车车站也即将动工,如何将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丽春镇发展动力,成为丽春镇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破题关键。
布局之轴
以成都至都江堰城际铁路为界,以南为工业发展区,以北为商贸居住区,以成都至都江堰铁路为界,以南为工业发展区,以北为商贸居住区,对丽春的城市结构功能进行区分,使产业发展既有就业人口需求的满足,又不影响人居环境的发展需求。丽春镇的规划布局上着眼于未来成为彭州主城区的一个城市组团,相融于中心城市的发展步骤。为实现这一目标,丽春充分发挥城镇的中心作用和村镇网络的群体作用,把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注重农业服务设施建设,促进镇域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积极接纳彭州市域的部分辐射功能,并为其配套服务。从丽春镇规划中了解到,丽春镇在规划中将丽春镇定位为工贸型重镇,镇域空间的结构将以三心、三轴、三片区展示在世人面前——三心:以丽春城镇作为丽春镇的经济发展中心,谭家场新型社区作为丽春镇西部发展中心,以草鞋街作为南部发展中心。三轴:以城际铁路为发展轴线,形成北商住、南工业的格局;以北桂路为发展轴线,形成现代农业和休闲产业带;以丘陵与平坝交界处为轴线,发展成浅丘旅游产业带。三个片区;以贯穿全境的人民渠和镇域行政界限形成东部、西部、南部片区,以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覆盖其中。由此产生的框架,使丽春镇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四个发展空间的规划,则夯实了未来丽春的城市化脚步。城镇建设空间——灾后重建规划确定城镇建设空间为丽春城镇,谭家场新型社区和草鞋街新型社区作为城镇建设空间预留。农业开敞空间——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农业开敞空间主要分布在北部临山丘陵地带、中部城镇建设区外围、南部两河水系之间,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区。其中基本农田是必须严格控制的农业空间。生态敏感空间——主要分布在北部浅山地区,这里植被丰富、生态多样的地区及丘陵附近的水库等水源保护区地带,另外包括浦阳河和人民渠等水系。发展备用空间——主要是作为居住、产业用地备用空间。
产业之心
继续强化三大产业的发展优势,是丽春镇实现城市化路径中的核心发展要求丽春镇先天具有三产业发展齐备的优势,继续强化优势,同步推进三产业发展,成为实现城市化路径中,产业规模满足就业人口,经济基础提供城市建设财源的核心发展要求。
第一产业
丽春镇将重点发展四大产业:利用丽春镇蔬菜种植的成功经验,在蒲阳河沿岸的红旗、碧鸡、元义、白果、天鹅等村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业走廊;集中在城镇南侧的天顺、黄竹、景林、合江、蒲阳等村,发展优质花卉苗木产业,带动和辐射其他村、社区发展花卉业;充分利用传统优势资源,发展粮油产业和规模养殖业;以“万富猪业协会”为龙头发展生猪生产,逐步形成生猪产业链,推进畜牧业快速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把农副土特产品更大规模地发展集中起来。依托彭州“西部第一蔬菜产销大县”金字招牌,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市场农业,积极引进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农产品营销中介组织、企业、专业大户的带动作用。
第二产业
丽春制定了用工业化带动农业化的思路。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带动农民致富,是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镇战略的目的。丽春镇抓住被定为重点镇的契机,利用彭州市的产业优势,结合丽春镇良好的农业基础,逐步发展为三农服务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包括精米加工,粮油、副食、酿造等食品工业、蔬菜、名贵药材加工、包装等,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形成具有特色的发展区域。瞄准彭州石化基地和塑料产业园区,建设为其配套的机械加工制造业基地。大规模工业基础的奠定,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财力保障,而且为城市规模扩大带来的增加人口提供就业岗位。灾后仅仅两个多月,就有三家投资3亿元的建材、化工类企业落户丽春镇工业园区,厂房建设紧锣密鼓,将全面开工建设。
第三产业
壮大综合服务型产业为主,完善城市化发展要素。大力发展资源消耗少、劳动力密集的服务业,提高服务行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利用城镇建设创造外部环境,利用交通与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集散、交通运输、饮食服务、农家美食、商贸居住服务等,承接中心城区的物流商贸等服务业。利用人民渠和浅丘优势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同时对休闲旅游产业予以重点扶持,打造北部山区生态旅游带,精心建设“西部山区第一村”,发展“假日经济”,通过营销旅游提升城市品位。
产业结构
1999年丽春镇粮食总产1677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366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023元。丽春镇围绕“稳粮调结构,增收奔宽裕”的农村工作指导思想,投资250多万元美化良坪尖山子及周围1000余亩,并加大优质粮油,无公害蔬菜,花圃园林,禽畜饲养等农业综合开发的力度。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景观之轴
丽春镇,不仅将接受镇域内受灾群众的安置,还将吸引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就业安置上,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陷入“虚假城镇化”的误区。对此,丽春镇党委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要加强产业的配套化,强化城市功能,实现真正的城市化。”首先受灾群众安置,实行谭家场、君平街、花街子为核心,带动37个集中居住点进行安置。形成城镇带农村新型社区,社区带小型聚居点,促进村民向城市化生活方式靠拢的模式。丽春城镇是丽春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商贸中心,是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的综合地,是山区经济与平坝经济的结合地,起到农村向城市发展过渡的枢纽作用。农村新型社区配套设施相对较好、规模较大、经济较为发达,交通方便,具有一定经济服务职能,能带动片区经济发展,形成具有一定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的较大规模的村庄,并成为附近村庄的社会经济服务中心。农村新型社区设有居委会、医疗站、文化活动室、服务中心、幼儿园、垃圾收集点、公厕等。谭家场和草鞋街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镇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起到镇域西部和南部服务中心的作用,就其发展的趋势来说,也是带动镇域西部和南部村庄发展的增长极。亮化城市环境,完善基础配套,是迈向城市化不容缺失的一步。丽春镇副镇长介绍,丽春镇城乡环境建设的力度在逐年加大,社区街灯全部实施亮化工程、镇内道路改造向城市化标准看齐,庆桂路改造、北灌路改建、丽蓉大道改造已经完成,丽都广场的建设方案已经完成规划。丽春镇将新增公共绿地1200平方米,新建容纳2500名师生的标准化丽春中心小学,扩建君平中学,建设标准化敬老院和标准化卫生院。做优人居环境,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于城市景观的打造丽春镇超前一步,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从整体景观特色上反映时尚现代但不失传统,丽春镇以人民渠为景观分界轴,北面反映四川民居的传统景观,南面体现现代景观特色,而人民渠两侧的景观则体现四川水乡特色。根据不同区域环境条件和景观要求,将城镇划分为三个景观区:城镇景观区,依托丽蓉大道和丽蓉北路两条主要的景观轴将城镇景观展开,两条轴线的交点也是丽春镇的景观节点,将镇区的建设与当地的人文、景观特色相结合,应用现代的工程技术,融入地方民居的形式,打造怡人、适宜的空间尺度;沿河景观区,在人民渠两侧形成带状景观区域,结合公园绿地,打造成为丽春及周边城镇居民娱乐休闲的重要场所;工业区景观区,工业区景观主要结合工业建筑自身的特色,体现时代的特征。分别沿丽蓉大道、丽蓉北路—丽蓉南路以及人民渠规划出三条景观轴线,展示城镇绿化形态和公共空间
视频
丽春镇访谈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