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燕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乌燕鸥 |
中文学名: 乌燕鸥 |
乌燕鸥[1]〔拉丁名学名:Sterna fuscata〕体长约44厘米,背黑色。尾深开叉。似褐翅燕鸥,但上翼及背深烟褐色,无灰色后领环,白色的前额也不延伸成眉线。成鸟烟褐色,臀白,背及上翼具白色点斑成横纹。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鼻音是ker-waky-wak或wide-a-wake声。广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的热带海域。亚种nubilosa远离海岸,但偶见于中国东南部沿海、香港及台湾海上,尤其在台风后出现。乌燕鸥属于海洋性鸟类,栖于远离海岸的洋面或多岩礁多沙岛屿。
外形特征
乌燕鸥前额白色从嘴基沿眼先直到眼上缘。头顶、枕黑色。贯眼纹黑色,与头顶黑色相联。后颈黑色而杂有白色。背、肩和翅深巧克力褐色。翅前缘白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褐色。外侧尾羽外侧白色,其余尾羽同背。尾呈深叉状。眼先,贯眼纹以下颊部、颈侧、颏、喉和下体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也为白色。冬羽和夏羽相似,但头顶具白色纵纹。
幼鸟通体淡黑褐色,背和翅覆羽具淡灰白色羽缘。肩和内侧次级飞羽具宽的白色尖端。腹、尾下覆羽和翅下覆羽白色。虹膜黑褐色。嘴和脚黑色[2]。
生活习性
乌燕鸥幼鸟常飞到更远的海洋活动,通常在海上要度过3年以上才回到它的出生地繁殖。常成群活动。持久而频繁地在海面上空飞翔。翱翔时两翅煽动迟缓而轻度,航空欢快而灵巧,有时候半空中展翅翱翔和滑翔,并连续不断掠过河面捕食。
主要以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等海洋动物为食。觅食主要在海面上,也在飞行中捕食飞行昆虫[3]。
栖身环境
乌燕鸥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岛屿岩石和沙石地上,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海洋。
繁殖方式
乌燕鸥的繁殖期为4-6月,常成群在一起营巢繁殖。通常营巢于海岛或海岸岩石上,或沙石地上,特别喜欢在灌木旁的裸露沙石地上营巢。每窝产卵1-2枚,偶尔多至3枚。卵的颜色为乳白色、粉红白色或黄白色,被有暗褐色或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8×35至58×38毫米,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6天。经亲鸟30天左右的喂养即能飞翔。幼鸟能飞翔后,即离开亲鸟,到离陆地很远的海洋中生活。经过3-4年的海上生活达到性成熟后回到出生地参与繁殖[4]。
分布范围
广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的热带海域。亚种nubilosa远离海岸,但偶见于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澳门及中国台湾水上,特别是在在强台风后出现。乌燕鸥归属于海洋性飞禽,栖于杜绝海湾的洋面或多岩礁多沙海岛。
亚种分化
中文名称 | 学 名 | 命名者与年代 |
乌燕鸥东太平洋亚种 | Onychoprion fuscatus crissalis | Lawrence, 1872 |
乌燕鸥指名亚种 | Onychoprion fuscatus fuscatus | Linnaeus, 1766 |
乌燕鸥克马德亚种 | Onychoprion fuscatus kermadeci | Mathews, 1916 |
乌燕鸥费岛亚种 | Onychoprion fuscatus luctuosus | Philippi & Landbeck, 1866 |
乌燕鸥西太平洋亚种 | Onychoprion fuscatus nubilosus | Sparrman, 1788 |
乌燕鸥夏威夷亚种 | Onychoprion fuscatus oahuensis | A. Bloxam, 1827 |
乌燕鸥澳洲亚种 | Onychoprion fuscatus serratus | Wagler, 1830 |
物种现状
一些乌燕鸥族群(例如在阿森松岛)受到引入的大鼠类和家猫的捕食威胁。 随着澳大利亚观测到的海水温度升高,繁殖地的物种数量下降,与褐翅燕鸥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在南部形成了新的繁殖地。海表温度的变化已被证明对该物种在繁殖群体中的觅食成功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降低繁殖成功率。曾经在某些地区持续大规模采卵已经促使该物种迁移到次优的筑巢地点,导致死亡率降低和繁殖成功率降低。
保护等级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