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烏紗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烏紗帽
來自一點資訊的圖片
烏紗帽

中文名稱 :烏紗帽

外文名稱 :black gauze cap

起源國家 :中國

材 料 :白紗、黑紗

烏紗帽(black gauze cap),古代官吏戴的一種帽子。烏紗帽原是民間常見的一種便帽,官員頭戴烏紗帽起源於東晉,但作為正式官服的一個組成部分,卻始於隋朝,興盛於唐朝,到宋朝時加上了"雙翅",明朝以後,烏紗帽才正式成為做官為宦的代名詞 。

起源發展

東晉成帝時(334年),皇帝讓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員戴一種用黑紗製成的帽子,叫"烏紗帽"。後來到南朝劉宋時,有一位宗室叫劉休仁的創製了一種用黑紗抽邊扎帽邊的帽子,也叫"烏紗帽"。由於材料便宜、製作簡單、式樣大方,這種帽子很快在民間流行,於是無論官民、不管貧富,都戴這種式樣的帽子,只不過顏色不同而己 。據《通典》載:"隋文帝(楊堅)開皇初,嘗着烏紗帽,自朝貴以下至於冗吏,通着入朝。"當時,天子百官士庶都戴烏紗帽 。據《中華古今注》載,唐朝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李世民曾下過詔書說:"自今以後,天子服烏紗帽,百宮士庶皆同服之"。這說明烏紗帽仍然是作為"常服"用的一種帽子 。唐代白居易《感舊紗帽》詩中寫道:"昔君烏紗帽,贈我白頭翁。"這說的是烏紗帽可以當作饋贈朋友的禮品。白居易《同諸客嘲雪中馬上妓》一詩中還描寫到一位"銀篦穩篸烏羅帽,花襜宜乘叱撥駒"的歌妓,說明烏紗帽還可以戴在歌妓的頭上。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後,為防止議事時朝臣交頭接耳,下詔書改變烏紗帽的樣式:在烏紗帽的兩邊各加一個翅,並在烏紗帽上裝飾不同的花紋,以區別官位的高低。這樣只要腦袋一動,軟翅就顫動,皇上居高臨下,看得清清楚楚。不過,宋代烏紗帽仍然是民間比較普通的便帽 。烏紗帽定為"官帽"則始於明朝洪武年間,據《明史·輿服志》載:"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職的狀元、進士等,也可戴烏紗帽,從此烏紗帽就成為官員特有的標誌性服飾 。清代剃髮易服後烏紗帽被頂戴所取代。

製作工藝

早期烏紗帽的形狀不固定,有的捲成荷葉形,有的象屋宇狀,有的還伸出兩個黑紗耳朵 。宋初,在烏紗帽的兩邊各加了一個翅,形成了長翅烏紗帽。明朝的烏紗帽則與唐宋時期的"幞頭"相近,前有半圓的頂,後腦部位有後山突起,呈前低後高的台階形,兩旁有展角,以紗為外表而塗以黑漆,以便固定成型,可以自由方便地戴上或脫下 。

材質

最早的烏紗帽並非全是黑色,晉朝時的高筒紗帽,貴族們是用白紗製作,品職低下的官員才用黑紗。到了明朝,朝廷官員才全部都戴烏紗帽 。

工藝

烏紗帽起初是用藤編織,以草莖為里,紗為表,再塗上漆 。後來官員用烏紗帽時,由於紗經過塗漆後堅固而又輕便,於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紗帽上"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也就是帽子兩側伸出兩隻帽翅。

文化特徵

象徵意義

明代的一些文學作品中出現了將"烏紗帽"作為官位的代稱 。

穿着限制

隋朝用烏紗帽上的玉飾數量來顯示官職大小:一品有九塊,二品有八塊,三品有七塊,四品有六塊,五品有五塊,六品以下就不准裝飾玉塊了 。明朝規定,官階越大,烏紗帽的雙翅越窄,反之亦然 。

歷史價值

經由古代繪畫以及戲曲表演,人們形成了深深的印象:頭戴烏紗帽,身穿盤領袍,腰掛玉帶,足蹬皂靴,便是中國古代官員的經典風貌。儘管烏紗帽被指定作為官帽開始於明代,也結束於明代,因為清朝統治者入關以後就廢除了以前的冕服制度,官員的烏紗帽也換成了紅纓帽,但它卻在中國人的語言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直到21世紀,人們提到烏紗帽,還會將其與官員聯繫在一起,當官了叫做"戴了烏紗帽",革職的叫做"摘掉烏紗帽" 。

軼事典故

據說剛剛"黃袍加身"登上皇帝寶座的趙匡胤,有一天早朝時,竟然發現有一些文臣武將常常交頭接耳,嘀嘀咕咕,甚是沒有規矩。可礙於情面,趙匡胤也沒好當場訓斥。原因是朝堂之上的文臣武將,像趙普、石守信、王審琦等,他們大都是趙匡胤在前朝時的同僚,其中許多人還為趙匡胤"黃袍加身"奪得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趙匡胤平時對他們也很客氣。可是,後來發現每次上朝都這樣,愈演愈烈,趙匡胤終於忍無可忍,決定想個法子來制止這種行為。經過一番細細揣摩,他命人做出了這種造型奇異的烏紗帽,主要特點就是在烏紗帽兩邊加上長翹,長翹是用薄鐵片或竹篾做成的骨架,兩邊長度分別在一尺以上,官員們只要戴上它,再想交頭接耳,帽子兩邊的"翅膀"就會互相碰撞。後來,朝堂上漸漸的就沒有了交頭接耳這回事了,"長翹烏紗帽"也自然而然地在宋朝沿用起來 。[1]

視頻

李逵街邊遇貪官,直接搶過烏紗帽自己當縣令,真是太會玩了

參考資料

  1. 漢服文化之烏紗帽,一點資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