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乌藨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乌藨连
圖片來自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乌藨连,中药名。为堇菜科堇菜属植物荁ViolamoupinensisFranch.的全草或根茎。植物荁,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之功效。主治疮痈肿毒,乳房硬肿,麻疹热毒,头痛,牙痛跌扑损伤,开放性骨折,咳血,刀伤出血。[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乌藨连
汉语拼音:Wū Pāo Lián
别名:细辛《滇南本草》,乌泡连、山羊臭、如意草、母犁头草《贵州民间药物》,鸡心七,白三百棒,红三百棒《全国中草药汇编》,苕叶细辛《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性味归经:味微甘、涩,性寒。入肺、肝经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
主治:疮痈肿毒,乳房硬肿,麻疹热毒,头痛,牙痛跌扑损伤,开放性骨折,咳血,刀伤出血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乌藨连

拼音名:Wū Pāo Lián

别名: 细辛、乌泡连、山羊臭、如意草、母犁头菜,鸡心七,白三百棒,红三百棒,茹叶细辛。

英文名: Herb of Vaginate Violet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moupinensis Franch.[V.palustris L.var. moupinensis Franch.; V.uaginata acut. Non Maxim.]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药材基源:为勤菜科植萱的全草或根茎。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缘旷地或灌丛中、溪旁及草坡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有时具长达30cm的匍匐枝。根茎粗大,垂直或有时斜生,节间短而密。叶基生:叶柄长4-10cm,花后长达25cm;托叶离生,卵形,淡褐色或上半部色较浅;叶片心形或肾状心形,花后增大呈肾形,长约9cm,宽约10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弯缺或宽三角形,边缘有具腺体的印锯齿。花较大,淡紫色或白色,具紫色条纹;花梗长不超出叶;萼片披针形或狭卵形,基部附属物短,花瓣长圆状倒卵形;距囊状,较粗,雄蕊短,5枚,下方2枚雄蕊基部具有蜜腺的附属物,伸入距内;子房无毛,柱头平截。蒴果椭圆形,长约1.5cm,无毛,有褐色腺点。花期4-6月,果期5-7月。

性状

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湿润展开后,根茎较粗大,主根明显,直径可达1cm,长可达14cm,并可见匍匐茎。基生叶心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钝锯齿。花淡棕紫色,具条纹。果较大,有的已开裂。气微,味微苦。

性味

味微甘;涩;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主疮痈肿毒;乳房硬肿;麻疹热毒;头痛;牙痛跌扑损伤;开放性骨折;咳血;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 1.《贵州民间药物》:消瘀血,活血,解毒。
  • 2.《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止血。[2]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1. 乌藨连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乌藨连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