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乳扇是主產於大理州洱源縣的奶製品,又是特產,在大理市的喜洲鎮、下關鎮亦有出產,尤以洱源鄧川出產為佳。乳扇形制獨特,是一種含水較少的薄片,呈乳白、乳黃之色,大致如菱角狀竹扇之形,兩頭有抓腳。[1]
介紹
乳扇是白族等滇西北各民族中吃的一種奶酪。用牛奶製成。乳白色,片狀,成卷,狀如摺扇,故得名乳扇。生吃、干吃、油炸、煎烤均可。是下酒的好菜。也可與雲腿等材料一起用於烹調。切碎後也加進三道茶中的第二道甜茶里飲用。
起源
由於白族的史書在明初被沐英焚盡,乳扇沒有確切的起源記載。明朝1563年楊升庵所編纂的《南詔野史》中有「酥花乳線浮杯綠」的記載(此乳線即乳扇早期的漢譯名)。《南詔野史》是以更早期的《白古通紀》為藍本而編纂的,毫無疑問,乳扇這個東西在志書編成之前,在鄧川就已存在和成了規模,並且已經具備一定的普及度和影響力,足以引起史志家的注意,才被正式記錄於史冊,為我們後人留下了寶貴的一筆。所以可以相信乳扇出現在明朝以前。
風味特色
乳扇是鮮牛奶煮沸混合三比一的食用酸煉製凝結,制為薄片,纏繞於細竿上晾乾而成。應是一種特形乾酪。乳扇可作各種菜餚,涼拌、油煎、燒烤皆可。其名菜夾沙乳扇膨酥,入口即化。其他套炸、椒鹽都別具一格。 乳扇真空包裝可藏數月,便於遠途運輸,遠銷東南亞各地,很受歡迎,饋贈親友別有新意。
製作方法
1.先在鍋內加入半勺由木瓜製成的酸水,加溫至70℃左右,再以碗(約500毫升)盛奶倒入鍋內,牛乳在酸和熱的作用下迅速凝固。此時迅速加以攪拌,使乳變為絲狀凝塊。 2.然後把凝塊用竹筷夾出並用手揉成餅狀,再將其兩翼捲入筷子上,並將筷子的一端向外撐大,使凝塊大致變為扇狀,最後把它掛在固定的架子上晾乾,即成乳扇。在晾掛中間必須用手鬆動一次,使干固後容易取下。 按此法製造乳扇時,在每制一張乳扇後,需將鍋內酸水倒出,重新放入新酸水。但使用過的酸水收集起來,經發酵後還可以備用。一般放入鍋內的酸水與鮮乳的比例約為1∶2,每10千克鮮乳約可制1千克乳扇。 3.酸水的製備:利用鮮木瓜或干木瓜加水煮沸後,經一定時間取其酸液即為酸水。在沒有木瓜的季節或北方地區,可用烏梅代替木瓜。製作時可按烏梅與水1∶3的比例煮沸半小時,然後取其清液即為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