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了解少鳞杜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了解少鳞杜鹃
图片来自植物智网

少鳞杜鹃(Rhododendron yungchangense Cullen),杜鹃花科,杜鹃属的一种植物。灌木,幼枝有细刚毛,毛不稳定地宿存。叶片狭椭圆形或狭倒卵形,顶端钝,上面深褐绿色,无毛也无鳞片,叶下面淡灰绿色,具乳突,叶柄被鳞片,有丝状刚毛。花序有花(1-)2-4朵;花梗疏生鳞片;花萼显著,裂片长圆形,花冠漏斗状钟形,子房被鳞片,花柱仅基部疏生几个鳞片。蒴果长圆状圆柱形。 产云南西部(保山以北、北纬25°12′)。以之布置园林,用作盆栽随处相宜,极具观赏价值。

形态特征

灌木,高0.8—1.3米,幼枝有细刚毛,毛不稳定地宿存。叶片狭椭圆形或狭倒卵形,至基部逐渐成楔形,顶端钝,长7—10厘米,宽2.8—3.8厘米,上面深褐绿色,无毛也无鳞片,幼时边缘有丝状纤毛,随后脱落,叶下面淡灰绿色,具乳突,疏生金黄色不等大的鳞片;叶柄被鳞片,有丝状刚毛。花序有花(1--)2—4朵;花梗疏生鳞片;花萼显著,5裂,裂片长圆形,长约7毫米,显著被丝状缘毛;花冠漏斗状钟形,长6厘米,筒部长3.2厘米,白色略呈淡红,外部无毛也无鳞片;雄蕊10,花丝基部被短柔毛;子房被鳞片,花柱仅墓部疏生几个鳞片。蒴果长圆状圆柱形,被鳞片,长1.2—1.6厘米。[1]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 100—2 450米的陡岩或山谷边,模式标本采白云南西部保山县。 杜鹃生于海拔500-1 200(-2 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花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杜鹃经过人们多年的培育,已有大量的栽培品种出现,花的色彩更多,花的形状也多种多样,有单瓣及重瓣的品种。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种类区别

以上描述是根据J.Cullen的记载,在云南标本中至今尚未能找到这个种。J.Cullen 并指出本种以其无鳞片的花柱,无鳞片也无毛的花冠以及独特的花萼而易于识别。

主要价值

杜鹃花(Rhododendron)又名映山红,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有“花中西施”之美誉。其栽培历史悠久,园艺品种极其丰富。由于它枝叶稠密、四季苍翠、花色繁多、鲜艳夺目,以之布置园林无处不可,用作盆栽随处相宜,极具观赏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白居易赞誉:“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是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参考来源

  1. 少鳞杜鹃植物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