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穗花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云南穗花杉(学名:Amentotaxus yunnanensis H. L. Li)是红豆杉科穗花杉属植物,乔木,高可达15米,大枝开展,树冠广卵形;小枝向上伸展,微具棱脊,叶列成两列,条形、通常直,先端钝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萌生枝及幼树之叶的气孔带较窄。雄蕊有花药。种子椭圆形,假种皮成熟时红紫色,基部苞片宿存,背有棱脊,梗较粗,4月开花,10月种子成熟。 分布于越南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云南东南部、贵州和广西等地。
生长区受季风影响,干湿季分明、雾多、湿度大;喜阴湿环境。
该种是濒危种。木材纹理均匀,结构细致。可供建筑、家具、农具及雕刻等用材。又可作庭园树。
中文名 | 云南穗花杉 | 学 名 | Amentotaxus yunnanensis H. L. Li |
界 | 植物界 | 门 | 裸子植物门 |
纲 | 松杉纲 | 目 | 红豆杉目 |
科 | 红豆杉科 | 族 | 穗花杉族 |
属 | 穗花杉属 | 种 | 云南穗花杉 |
命名者及年代 | H. L. Li,1952 | 保护级别 | 易危(VU),来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 |
产地生境
分布于越南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云南东南部(麻粟坡、屏边、富宁、西畴和马关)、贵州(兴义和六盘水特区的六枝和水城)和广西(德保)等地。
在中国云南分布区生长于海拔约1000米的石灰岩山地,常组成小片纯林。
在贵州生长于海拔1750-2100米的喀斯特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生长环境脆弱,植株几乎着生于岩石裸露的石缝裂隙中,主要伴生植物有青冈栎、鹅耳枥、化香。喜阴,为森林中下层灌木树种,土壤为钙质土,排水良好。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5米,胸径25厘米;大枝开展,树冠广卵形;小枝向上伸展,微具棱脊,一年生枝绿色或淡绿色,二、三年生枝淡黄色、黄色或淡黄褐色。叶列成两列,条形、椭圆状条形或披针状条形,通常直,稀上部微弯,长3.5-10厘米,稀长达15厘米,宽8-15毫米,先端钝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几无柄,边缘微向下反曲,上面绿色,中脉显著隆起,下面淡绿色,中脉近平或微隆起,中脉带宽1-2毫米,两侧的气孔带干后褐色或淡黄白色,宽3-4毫米,较绿色边带宽1倍或稍宽;萌生枝及幼树之叶的气孔带较窄。[1]
雄球花穗常4-6穗,长10-15厘米,雄蕊有4-8(多为6-7)个花药。种子椭圆形,假种皮成熟时红紫色,微被白粉,长2.2-3,厘米,径约1.4厘米,顶端有小尖头露出,基部苞片宿存,背有棱脊,梗较粗,长约1.5厘米,下部扁平,上部扁四棱形。花期4月,种子10月成熟。
近种区别
该种与穗花杉相近,区别在于后者叶背白色气孔带常与绿色边带等宽或较窄,雄球花通常两穗生于小枝顶端,长5-6.5厘米,在中国贵州通常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地区,且出现在酸性土壤沟谷两侧常绿阔叶林中。
繁殖方法
用种子育苗,亦可扦插繁殖,待种子成熟采收后,用清水洗净红色假种皮,晾干后沙藏至第二年春播,幼苗需遮荫,当苗高30-50厘米后可出圃栽植。
主要价值
经济:木材材质优良,纹理均匀,结构细致,易加工,用作工艺品及雕刻用材。
观赏:树姿优美,叶面深绿色,叶背绿白相间,雄球花乳黄色,种子假种皮呈红紫色,对比强烈,色彩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研究:云南穗花杉对研究红豆杉科植物的系统演化有重要价值。[2]
发现云南穗花杉,不仅丰富了中国广西的植物区系组成,也是对研究中国广西西部植物区系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濒危种。由于森林采伐过度,致使数量明显减少,有灭绝的危险保护措施。[3]
保护措施:云南穗花杉的居群规模都较小,且居群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分化,因此每个居群都应该得到保护。考虑到中国云南西畴和贵州兴义市七舍两个居群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因此建议首先对这两个居群进行就地保护。在迁地保护时,鉴于居群间分化较大,应该从所有居群进行采集样本,尽可能多地保存遗传资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