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國合縱:秦國迎來史上最大的危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五國合縱 |
五國合縱:秦國迎來史上最大的危機公元前288年,秦相魏冉出使齊國,帶來了秦昭王的問候與提案。秦昭王自稱西帝,尊齊湣王為東帝,兩帝共同號令諸侯,聯兵討伐天下第三強國——趙惠文王當權的趙國。[1]
對齊湣王來說,凌駕於各諸侯王之上的「東帝」名號聽起來很順耳,聯秦攻趙的利益也非常誘人。而且,齊國自從韓聶為相開始,就想找機會跟秦國恢複合作,利用秦國牽制阻撓自己滅宋的三晉。齊趙攻韓後,韓又倒向秦國。齊第一次伐宋之戰無功而返,宋國為了尋求庇護而積極巴結秦國。儘管在歷時三年的函谷之役中把虎狼秦國打得割地求和,但齊湣王君臣還沒狂妄到目空一切。他們明白今日之秦絕非昔日之秦。秦國自伊闕之戰至今發展極其迅猛,謀臣如雲,良將如雨,攻必克,戰必取,軍事外交奇招迭出。司馬錯和白起比昔日的秦國智囊樗里疾更難對付,齊軍將領中無人有把握與之爭鋒。
齊國不想與秦硬碰硬,兩國若是結盟,談好條件瓜分天下,試問四海之內誰能抵擋?所以,齊湣王欣然接受了東西帝盟約。這一年的十月,秦昭王在宜陽稱西帝,並正式尊齊為東帝。但才過了1個月,齊湣王就突然變卦,主動放棄了「東帝」稱號。促使齊湣王轉變立場的正是赫赫有名的大縱橫家、燕國特使蘇秦。
蘇秦深得齊湣王信任,但他是一個致力於給強齊挖坑的王牌大間諜。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燕昭王的復仇大計。當初齊國趁着燕國內亂來襲,大肆殺掠,差點滅了燕國。燕昭王即位後廣招賢能、勵精圖治,天天想着破齊雪恥,卻因力量太弱而不得不百般忍耐。
蘇秦出使齊國的目標是「使齊不信趙」,但他給齊湣王進獻的第一計竟是放棄帝號。蘇秦力陳伐宋之利與秦國對齊國的算計,成功說服齊湣王主動去掉帝號。緊接着,他又拋出了第二計——讓齊國聯合趙、燕、韓、魏共同討伐秦國。
其實,蘇秦在臨行前向燕昭王解釋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促使齊趙交惡,燕國趁機聯合趙國與其他諸侯共擊齊;中策是組織齊、趙、韓、魏、燕五國合縱攻秦,避免燕國成為齊趙聯盟的打擊目標;下策是趙國和齊、秦共同攻打燕國。蘇秦的第二計正是中策,對燕和齊都有利,但秦國就倒霉了。
既然要「使齊不信趙」,為什麼反而先要促成齊趙合縱攻秦呢?這便是蘇秦的高明之處。
燕昭王君臣時時刻刻都想着向齊國復仇,但燕國弱小,齊國強盛,必須集合諸侯之力攻齊。要實現這點談何容易。戰國七雄各有戰略規劃,常常針鋒相對。為了實現各自的目標,各國打打談談反覆無常,隔一段時間就重新排列組合一次。如果不能讓所有的諸侯都憎恨齊國,燕國大計遙遙無期。
因此,蘇秦假意為齊國獻計獻策,先利用諸侯矛盾逐個打破各國的戰略規劃,再說服列國加入到反齊統一戰線中。秦國東出如風捲殘雲,諸侯戰戰兢兢,哪裡顧得上跟齊國的利益衝突。無論是諸侯聯齊制秦,還是秦齊雙霸沆瀣一氣,都對燕國大計極為不利。燕臣蘇秦必須先借趙齊合縱之力激化秦齊兩國的矛盾。
在蘇秦的攛掇下,秦昭王與魏冉的東西帝計劃徹底流產。秦國君臣原本想藉此分化瓦解諸侯,誰知短短兩個月後,諸侯竟然團結起來對付自己。
趙相奉陽君想得到宋國的定陶做自己封地,但宋國早已把此地作為結盟秦國的籌碼(秦昭王十六年,穰侯魏冉封於陶),於是趙秦矛盾變得不可調和。魏國剛丟失了61城,聯秦派大臣失勢,抗秦派主政。魏國許諾把被秦將司馬錯攻取的河陽(即河雍)送給奉陽君李兌的兒子做封邑,請求趙國幫兩個忙:一是收復河內失地;二是聯兵伐宋。趙將董叔與魏軍合作,從秦人手中奪走河陽。秦國為了報復趙國,發兵攻占趙太原郡梗陽。秦趙兩國矛盾激化,趙國和魏國在蘇秦的運作下與齊國結盟。秦昭王打算讓親秦的城陽君做韓國丞相,但韓釐王表示拒絕,不再聽命於咸陽。於是三晉都加入了合縱,燕也表示願意助齊。
秦昭王二十年,趙國奉陽君李兌在蘇秦的協助下,組織了齊、趙、魏、韓、燕五國合縱攻秦。聯軍陸續在韓國的成皋集結,隨時準備進攻被秦國占領的魏河內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