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亦师亦友张成起(赵振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亦师亦友张成起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亦师亦友张成起》中国当代作家赵振声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亦师亦友张成起

张成起同志是1992年4月由中共张家口地委副书记调任廊坊市委书记的,时年46岁,是当时河北省18个地市中最年轻的市委书记。尊奉组织安排,决定由我负责市委主要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于是,我便比同行中的其他人,有了更多与他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记得当年教师节前夕,新任市委书记张成起到廊坊一中慰问教师。车到校门口,见到热情迎接的老校长王志平、安次区区长蔡义川等同志,便亲切地说:“教师节快到了,今天到咱们一中来看看老师们。说是领导来慰问教师,实际上更应该说是学生来看望老师!”见到老校长不解,立即说到:“现在哪一位在职的领导不是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呢!昨天的学生看望今天的老师,天经地义。请你们转达我对全体老师的问候!”已是55岁的老校长王志平十分感动,双手紧紧地和张书记握在了一起。

在学校会议室,张成起认真听取了校长的工作汇报后深情地说:“廊坊一中作为全省24所重点中学之一,在较为艰苦条件下取得较好的教学成绩,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作出贡献的人民教师,全社会都感谢你们。各级领导要更多地支持教育,关心教师,经常到学校走走看看。对于改善一中的办学条件,市委市政府已经有了个初步的计划安排,我们要共同努力。既然是'一中’,就要敢于去争第一。希望廊坊一中要努力成为全市教育战线的标杆!”傍晚6时30分,已过下班时间,张成起等领导同志和大家握手告别,留下了一片深情……

曾经当过教师的我感同身受。随即以《“是学生来看望老师!”》为主标题,连夜写出了一篇“——市委书记张成起慰问教师侧记”。1992年9月9日在廊坊日报一版头条刊发,万众争读,热评如潮!

这使我想起曾读过张成起的一篇散文《九月情思》。这是1990年9月,时任张家口地委副书记的张成起在教师节前夕发表的怀念小学启蒙老师的散文佳作。他在文章中回忆了解放初期在本村小学任教的那位年届半百的陈姓女老师。抗日战争中,她的丈夫被日本鬼子杀害了。解放后,孤身一人从保定城里来到乡下,在刚刚把一座破庙改造成的小学里任教。当时,七八岁的孩子们不知道陈老师得了什么病,只是看到她走进教室时,总是提着一个竹皮暖水壶,不时要吃上几片药。有时壶里开水的热气会把软木塞顶掉滚落桌下,孩子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去抢木塞,帮老师把暖壶盖好。这次,张成起,把木塞抢到了手里。心里想着一定要把木塞盖牢,于是便举拳往下重重地一砸。只听“叭”的一声——坏事了,瓶碎了,他哭了……

他知道自己家是赔不起的,这天放学后迟迟不敢回家。陈老师亲自把他送回家,跟家长说:“一个小孩子家家的,打个碗碎个盆的,还不是常事?况且他原本是好意,可不能为这点小事难为孩子!”母亲坚持要赔,陈老师笑呵呵地说:“嗯——对,是得让他赔,但不是现在。等孩子长大了,出息了,让他给我买两个,加倍的赔我。”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时过不久,陈老师不幸病故。她一生无儿无女,被村里的人孤零零地葬在了村北一个向阳的土坡前。此后好多年,每当张成起回徐水老家,总要抽时间到陈老师的坟前祭拜,默默的凝伫良久……

1995年,廊坊一中、二中、七中由区管上划为市管。张成起又专门择机到这3所学校调研检查教学工作。他不仅对3所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探索愉快教学”“建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学生”等经验充分肯定,当看到校园里学生们的自行车排列整齐成一条直线这一细节,也高兴地称赞“学校管理有方”,给这3所中学师生以极大鼓舞…… 1997年2月18日,清晨,工作人员照例把一沓群众来信摆上市委书记办公桌的案头。据我多年随行采访报道了解到,张书记自立的规矩是,每天无论工作多忙,只要身在廊坊,对群众来信总要亲自拆阅。一封由省属迁廊军工企业——东方机械厂职工王炳元寄来的信引起了他的注意,信中写道:“刘福是本厂的一名退休职工,今年70岁。家中有一外孙女,名叫刘源,今年12岁,现在廊坊市六中初一(8)班上学。刘源从生下来就失去了母亲,寄养在外公家。一年前又失去了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外公又常年有病。刘源的上学更加困难……”

信写的不长,张成起同志阅后心情格外沉重。当即提笔批示:“请转素珍同志阅。是否请教委了解一下该生的具体情况,若属实,看从什么渠道具体帮助一下为好!”很快,在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张素珍的协调下,市教委主任王连清随即派局办公室主任会同安次区教育局教育科科长赶赴廊坊市第六中学调查,完全属实。当即决定免除刘源同学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部杂费,并把已收的初一年级两个学期的杂费120元退还刘源。市教委又拿出300元慰问金资助小刘源的学习和生活。

3月20日,王炳元同志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又给市委书记张成起寄来了感谢信。张书记因为工作繁忙没有顾上亲自去看望刘源小姑娘和她年迈患病的外公,心里始终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牵挂。4月17日,市委书记张成起又专门委托有关同志再次到廊坊六中,向校长曹瑞芳和教师了解刘源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并拿出自己的200元稿费转交给刘源同学。失去父母之爱的刘源小姑娘眼含泪花说:“请转告张伯伯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

张成起书记曾私下里对我说过,他对自己有个未成文的规定——在自己主政一方期间,力争做到平均一个月到一所学校看看老师和学生们。以我几年的亲历感受,张成起书记这一条自我规定,他在廊坊市委任职近六年间是不声不响地做到了,他确实是在用心做事……

身为市委书记,张成起深知主政一方的责任重大。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当年,廊坊作为全省最年轻的一个地级市,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发展水平,与其他兄弟市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作为主政一方的“一把手”,其承受的压力,大概是少为人知的。 他到廊坊上任伊始,在深入县乡调查研究中发现,廊坊市虽然“地上无山、地下无矿、地面无水”,自然资源短缺,工业基础薄弱,却具有京津之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张书记把廊坊市的区位优势,曾形象概括为“半个小时进京下卫,一个小时上天出海”。30年后的今天,这句不是“名言”的名言,仍不断出现在廊坊对外形象宣传的名片中。很快,“承改革开放之天时,借毗邻京津之地利,聚万众一心之人和,加快廊坊发展步伐”,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一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大幕徐徐拉开……

1992年6月26日,在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之初,刚刚到任廊坊两个月的市委书记张成起,在高速公路进出口处南端的沙荒地上,主持了“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仪式”,宣告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立。于是,这个刚刚开出第一条路基的地方,便成了廊坊开发区建设最原始的起点。由他亲自命名的这条“创业路”,默默地记述着一代创业者深深地足迹,见证了30年来廊坊开发区的骄人辉煌。

当市委、市政府从市直有关部门抽调十几名干部,踏上这块“春来风沙蔽日,秋去鸟兽无踪”的荒漠之地,搭起简易板房,挂上“管委会”招牌之时,谁能想到,当时开发区第一期“五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数以亿计,而当年廊坊全市的财政收入尚不足4.5亿元。然而,资金严重短缺的困扰,并没有挡住砥砺前行者坚定脚步。用张书记的话说:“尽管手中没钱,但机不可失,时不我待。该干的事不仅必须要干,而且干就一定要干好!”无奈之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个在今天看来近似有几分“蛮不讲理”的要求——“任何人都不准讲困难,不允许推诿扯皮,谁的孩子谁来抱!”于是,市计委、建委、财政局、交通局、水利局、供电局、邮电局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谋其事,千方百计筹策资金。

万众一心,点石成金。仅用了不到100天的时间,2.2平方公里起步区的五通一平工程首战告捷,为进区项目准时开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不到3年时间,随着一批项目的陆续落地和出让土地的资金大量回笼,各部门所垫付的资金和征地款,如期予以偿还。

[1]

作者简介

赵振声,1997年生,广西桂林阳朔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