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民群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民群眾


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範疇,人民群眾這個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各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着不同的內容。但不論在任何情況下和任何歷史時期,人民群眾的主體,都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

中文名:人民群眾

外文名:Masses

性質:歷史範疇

定義:一切對社會歷史起着推動作用的人

作用:對歷史發展起着促進作用

類屬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

人群:實踐的主體、歷史創造者原理

定義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範疇,是指推動歷史發展的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總和。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範疇,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着推動作用的人們。

從事物質資料生產和精神生產的勞動者,始終是人民群眾的主體。

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範疇,在不同國家或統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內容。

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歷史創造者原理。

作用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恩格斯曾經說過: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決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着的群眾」。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範疇,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有着不同的內容,包含着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民群眾的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含義

解釋

1、人民群眾是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其主要的穩定的是勞動群眾

2、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因而從根本上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要把自然資源改造成為社會財富,勞動者必須掌握適當的工具,進行艱苦的勞動。勞動群眾不斷地積累經驗,改進工具,提高生產力水平,從而創造了人類的物質文明。在社會財富的創造中,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切物質財富歸根到底都是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的共同產物。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腦力勞動在創造物質成果中的作用會越來越突出,從而使知識分子的作用越來越大。

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從而推動了社會的全面進步。勞動群眾創造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實踐,為人們從事一切精神生產提供了物質基礎,任何人要從事科學、文化、藝術等精神活動,都要有一定的物質生活資料和一定的物質手段,這些都是勞動人民通過生產實踐創造的;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一切精神財富產生的源泉,人民群眾在生產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構成了人類精神財富的原料或半成品,科學家、藝術家、思想家對其進行概括和總結、整理和加工或由此產生靈感並形成精神財富;勞動群眾還直接創造了精神財富,勞動群眾創造的物質成果總會凝結着人們的某種智慧,因此這種物質成果也是一種精神財富,勞動群眾在實踐中還創造了許多雕刻、繪畫作品,它們是人類藝術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社會變革中起主體作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而一切社會矛盾都是人與人的矛盾,社會矛盾只能通過人的活動去解決。歷史上一切社會矛盾的地解決,實質上都是人民群眾起來推翻舊的社會制度的鬥爭。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決定作用,突出地表現 在社會變革時期。進入社會主義時期以後,人民群眾作為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它們所起的作用是通過改革、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來實現的。

方法論

同群眾實踐結合。

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

A、要相信群眾。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人,是改造自然、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具有無窮無盡的創造力;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蘊藏着無比的智慧和巨大的力量。所以我們要相信群眾,有事同群眾商量,就能克服任何困難,戰勝任何敵人,取得事業的勝利。

B、要依靠群眾。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是億萬群眾的共同事業,必須依靠廣大群眾來完成。一個單位、一個集體的一切工作也都必須緊緊依靠廣大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依靠他們的信任和支持,依靠他們的辛勤勞動才能完成。即使是由個人承擔來完成的任務,也需要依靠群眾的協作才能完成。

C、要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鬥。無產階級是最先進的階級,只有消滅一切階級和階級差別,使廣大人民群眾得到解放,才能最終解放無產階級自己。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利益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我們應自覺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鬥。

青年學生要堅定地走與人民群眾的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A、原因:這是由青年學生的特點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改革開放的實踐需要所決定的。青年學生對社會的了解不夠深入,對改革風險缺少心理準備,思想上往往會有片面性和理想化的特點,有時還帶有主觀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傾向。所以只有通過與群眾的實踐相結合,熟悉工農群眾,積累實踐經驗,才能全面正確地認識自己,克服自身的缺點和弱點。

B、措施:第一,既要認真讀書,又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當今的社會活動空間更加廣泛,社會生活的內容日益豐富,一個人要生存和發展,要對社會做出貢獻,實現自身價值,就必須把讀書和實踐密切結合起來。

第二,要虛心向工農群眾學習。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新事物、新問題層出不窮。工農群眾作為實踐的主體,長期工作在生產第一線,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我們只有虛心向群眾學習,吸取人民群眾的經驗和智慧,才能不斷拓展、深化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才能運用自己所學書本知識在工農群眾的實踐中發揮聰明才智,造福人民,推動社會進步。

第三,要自覺地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艱苦的地方去。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做貢獻,使自己更快地成長和成熟起來。

第四,要在「情、理、行」三方面來一個徹底的轉變。即對人民群眾要有思想感情,對人民群眾的事業有熱愛感,對工農群眾有親近感,對群眾疾苦有同情感;要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最高標準;要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理論聯繫實際,做工農的學生,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識為工農服務。

決定作用

(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這是因為,人民群眾,首先是勞動群眾,是生產力的主要因素,而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生活資料的創造者。正是勞動人民提供了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資料,社會生活,包括政治的、科學的和藝術的生活,才能正常進行。所以,以不同形式從事和促進生產實踐活動的人民群眾,必然對社會發展起決定作用,這是最簡單、最明顯的事實,也是最根本、最主要的事實。

(2)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在這個問題上,資產階級思想家從來是不承認的,他們否認人民群眾對於科學文化發展的決定作用,是十分荒謬的。事實是:

①人民群眾為思想家、科學家和藝術家的精神生產創造了物質前提;

②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一切精神財富的源泉。任何有價值的精神財富都來源於社會實踐;

③勞動人民直接參加了精神文化財富的創造活動:勞動人民在提供豐富的精神財富的原料的同時,還對這些原料作了初步的加工,甚至直接創造出精神財富的珍品,這就是說科學藝術的最早的發明權屬於勞動者,而且勞動人民中還湧現出了許多聞名的科學家、藝術家。

總之,上述一切都能雄辯地證明,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在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方面抹殺人民群眾的偉大作用,不過是剝削階級的偏見,是同歷史的真實情況背道而馳的。但是,歷史唯物主義肯定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這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要否定知識分子在創造社會精神財富中的作用,在人民群眾創造社會精神文化財富的過程中,從事腦力勞動的知識分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3)人民群眾是變革社會制度、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力量;

這是因為,社會的發展,歸根到底是由社會基本矛盾引起的,但社會基本矛盾的根本解決,必須靠人民群眾的社會革命,在階級社會中,就是通過激烈的階級鬥爭來實現。人民群眾是社會革命的主力軍,歷史上一切真正的革命運動,實際上都是人民群眾自己起來摧毀舊制度的鬥爭。只有這種群眾性的社會革命,才能推動社會形態由低級向高級發展。歷史表明,人民群眾的人心所向,體現了歷史的主流,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這是一條被反覆證明了的真理,毛澤東同志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這就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結論。

(4)人民群眾創造作用的社會制約性。

在唯物史觀看來,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決定力量,但是,群眾的創造活動也不是隨心所欲的。人民群眾創造自己的歷史,總是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下,在既定的現實關係的基礎上,遵循社會發展客觀規律進行的。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群眾創造歷史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現實意義

工人階級是中國最先進的現代化生產力的主力軍和最先進的生產關係的代表。在舊中國,工人階級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處於社會的最底層,所受的剝削和壓迫比中國其他任何階級都要沉重,並且同占我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群眾保持着天然的聯繫。這種階級地位決定了中國工人階級必須將自己的解放同其他勞動群眾的解放緊密聯繫在一起,必須把解放一切受剝削、受壓迫的階級作為解放自己的前提條件。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理所當然地要反映和代表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每一個黨員和幹部也理所當然地要把實現和維護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其次,這是由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的利益而奮鬥的,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繫,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凌駕於群眾之上。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和大力支持,黨就不可能從小到大,由弱變強,不可能完成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項任務,創造出輝煌的業績。

黨的關係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中國共產黨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此話與「載舟覆舟,所宜深慎」的道理是相通的,此中道理警示無窮:樹立正確的群眾觀點,是一個執政黨贏得民心的根本保證。黨員領導幹部真正做到親民、愛民、為民,必須正確認識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

魚水關係。人民群眾既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又是我們的力量源泉、生存之本。脫離了人民群眾,我們將一事無成。在實踐中,有的同志到一個地方或一個單位,能夠巧用天時、發揮地利、促進人和,猶如魚之得水,迅速開創工作新局面;而有的同志卻難以打開局面,一件事還沒幹起來,就「後院起火」,於是就埋怨群眾不聽話;甚至有的同志官氣十足,自以為是,高高在上,不能和群眾打成一片,干起工作來隔靴搔癢,不得要領。黨與人民群眾的魚水關係,主要表現為知民情,通民理,辦民事,解民憂。只有這樣,黨與人民群眾才能魚水相依,休戚相關。因此,對一個領導幹部來講,必須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並將其自覺地作為一種信念,作為黨性鍛煉的第一追求。

種子與土地的關係。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裡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所謂結合,就是各級幹部要深深紮根於群眾之中,在感情上與群眾相通,在生活上與群眾相融,把自己置於普通群眾的一員;就是要善於做群眾工作,善於宣傳群眾、動員群眾、組織群眾,把黨的意圖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就是要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頭艱苦創業,帶領群眾開創生氣勃勃的工作局面。

公僕與主人的關係。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政權性質決定了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公職人員是人民的公僕。擺正主僕位置,處理好主僕關係,是保證不變質的關鍵問題。在新的歷史時期,正確處理好公僕與主人的關係,切實履行好公僕的職責,就必須做到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認真思考「參加革命為什麼,現在掌權幹什麼,將來身後留什麼」,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反對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搞假政績;提倡求真務實、真抓實幹、艱苦創業。

正確處理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人心向背,歷來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興衰成敗的根本因素。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黨的本質要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繫是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脫離群眾是黨的最大危險。歷史證明,什麼時候實現了人民的意願,維護和發展了人民的利益,黨的事業就蓬勃發展;什麼時候違背了人民的意願,損害了人民的利益,黨的事業就遭受挫折。「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這一執政經驗,要求我們必須正確處理黨與人民群眾的關係。

正確處理黨與人民群眾的關係,實踐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關鍵是廣大黨員幹部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正確的發展觀、群眾觀、權力觀、政績觀。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克服輕視群眾、脫離群眾、少數人關起門來冷冷清清辦事情的錯誤傾向。要堅持以人為本,做決策、辦事情充分考慮群眾意願和群眾利益,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緊密結合起來,防止好大喜功、急於求成。要關心群眾疾苦,圍繞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