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仙茅炮製方法與標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仙茅炮製方法與標準

【藥材來源】

仙茅為石蒜科植物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的乾燥根莖。秋、冬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和根頭,洗淨泥土,乾燥。

【古代炮製方法】

南北朝劉宋時代就有藥汁制烏豆水浸後加酒拌蒸(《雷公》)法。宋代有米泔水浸(《總錄》)、酒浸(《濟生方》)等方法。明、清時代增加了酒蒸、糯米泔浸後酒拌蒸(《景岳》)、蒸製(《正宗》)、制用(《分經》)等炮製方法。

【現代炮製方法】

1、仙茅: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稍潤,切段,乾燥。篩去碎屑。 2、酒仙茅:取淨仙茅段,加入定量黃酒拌勻,稍悶潤,待酒被吸盡後,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干,取出晾涼。篩去碎屑。仙茅段每100kg用黃酒10kg。

【飲片性狀】

仙茅段為圓柱形小段,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斷面不平坦,淡褐色或棕褐色,近中心處色較深。質硬而脆,易折斷。氣微香,味微苦、辛。酒仙茅表面色澤加深,微有酒香氣。

【質量標準】

仙茅雜質不得過4%,水分不得過13.0%,總灰分不得過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2.0%,乙醇浸出物不得少於7.0%。按乾燥品計算,含仙茅苷不得少於0.10%。仙茅飲片含仙茅苷不得少於0.08%。

【炮製目的】

仙茅味辛,性熱;有毒。歸腎經、肝經、脾經。具有補腎陽,強筋骨,祛寒濕的功能。用於陽痿精冷,筋骨痿軟,腰膝冷痹,陽虛冷瀉等。 仙茅生品有毒,性燥熱,以散寒祛濕,消癰腫為主。用於寒濕痹痛,腰膝冷痛,筋骨酸軟,癰疽腫毒等。經酒制後,可降低毒性,以補腎壯陽為主。用於陽痿精冷,心腹冷痛,腰膝冷痹,尿頻,遺尿,小便失禁,頭目眩暈,腰腿酸軟等。

【臨床應用】

1、生用

(1)寒濕痹痛:常與附子、杜仲、獨活等同用,具有祛濕止痛的作用,用於寒濕痹痛,腰膝冷痛,筋骨萎軟等症;若與蓽茇、附子、乾薑等同用,用於傷寒結胸惡候,如仙茅丸(《博濟》)。

(2)癰疽腫毒:單用本品連根煎服,或以鮮者搗爛敷之,具有解毒消癰的作用,用於癰疽火毒,漫腫無頭,色青黑者(《滇南》)。

(3)陽痿:常與金櫻子根及果實,燉肉吃,具有補腎陽的作用,用於陽痿、耳鳴(《貴州草藥》)。

2、制用(酒製品)

(1)陽痿精冷:常與淫羊藿、巴戟天、陽起石等同用,能增強補腎壯陽的作用,用於腎陽不足,陽痿精冷,或滑精、腰膝冷痹、心腹冷痛等症。

(2)尿頻、遺尿:常與菟絲子、桑螵蛸等同用,具有補腎縮尿的作用,用於腎陽不足,膀胱虛寒,尿頻、遺尿,或小便失禁等症;若單用本品泡酒服,用於老年遺尿(《貴州草藥》)。

(3)頭目眩暈:常與枸杞子、熟地黃、生地黃等同用,具有滋陰補腎的作用,用於肝腎虛弱,頭目眩暈,腰腿酸軟,精神疲憊,如仙茅丸(《總錄》)。

【現代研究】

仙茅根莖中含一黃酮苷,結構為:5,7-二甲氧基一二氫楊梅黃酮-3-O-α-L-吡喃木糖-4-O-β-吡喃葡萄糖苷,絲蘭皂苷元、石蒜鹼、谷甾醇、仙茅苷、仙茅素A、苔黑酚葡萄糖苷、仙茅萜醇。此外尚含有7種長鏈脂肪族類化合物及3種含氮化合物、三十一烷醇、環阿屯醇、黏液質、蔗糖、多糖等。

仙茅可明顯增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百分數與吞噬指數;對環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受抑制小鼠的T淋巴細胞的降低有明顯提高作用。仙茅有明顯延長睡眠時間的作用;對印防己毒素所致小鼠驚厥能明顯推遲其潛伏期。仙茅能使大白鼠垂體前葉重量、卵巢重量、子宮重量明顯增加。此外據報道,仙茅還有雄性激素樣作用、抗炎作用、耐缺氧作用、抗高溫作用和抗菌作用。

比較仙茅生品和酒炙品醇提液和水煎液的色譜圖,結合紫外光譜分析,發現酒炙品中化學成分確實發生了量的和質的變化。認為酒炙品藥性的顯著變化是其化學成分整體變化所導致,有效成分溶出增加,毒性成分降低。

以仙茅苷的含量為評價指標,選擇加酒量、炒制溫度及炒制時間為考察因素,採用正交設計法,優選仙茅的最佳炮製工藝為藥材加10%的黃酒潤透,鍋底溫度為100℃,炒制10分鐘。

【附】

1、近代炮製方法還有酒蒸、甘草水漂、米泔水浸等。 2、文獻摘錄「勿犯鐵器及牛乳,斑人鬢須。」(《綱目》)「去赤汁,毒出無防。」(《蒙筌》)「去赤汁,陰乾用,便不損人。」(《通玄》)

【總結】

仙茅的古代炮製方法有酒制,蒸製,泔水制,藥汁制(烏豆制)等。現代沿用生品和酒製品。仙茅辛、熱,有毒。生品散寒祛濕,消腫。酒制後降低毒性,溫補腎陽。據研究,仙茅有雄性激素樣作用、提高免疫功能及耐缺氧、抗高溫作用。 [1]

【炮製方法】

1.仙茅:《雷公炮炙論》:「凡採得後,用清水洗令淨,刮上皮,於槐砧上用鋼刀切豆許大。」

《本草綱目》:「以竹刀刮切。」

《玉揪藥解》:「去毛。」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稍潤,切段,乾燥。 2.灑仙茅:《雷公炮炙論》:「用生稀布袋盛,於烏豆水中浸一宿,取出,用酒濕拌了蒸,從巳至亥,取出,暴干。」

《濟生方》:「酒浸。」

《壽世保元》:「酒浸洗。」

《本經逢原》:「酒浸焙乾。」現行,取淨仙茅段,噴淋黃酒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干,取出放涼。仙茅段每100kg,用黃酒10kg;或取淨仙茅段用黃酒拌勻,悶潤,置籠屜內蒸1~2h,取出,曬乾。仙茅段每100kg.用黃酒20kg。

3.米仙茅:取鮮仙茅,刮去皮,用糯米混合蒸透心,斷面無白點,取出曬乾。鮮仙茅每100kg,用糯米20kg。

4.米泔制仙茅:《聖濟總錄》:「以米泔水浸去赤汁去毒後,無妨損;竹刀了刮去皮,切為豆粒,米泔浸兩宿,陰乾。」《景岳全書》:「凡制用之法,於八九月採得,用竹刀刮去黑皮,切如豆粒,糯米泔浸兩宿,去赤汁,用酒拌蒸之,從巳至亥制之極熟,自無毒矣,然後曝干。」現行,取鮮仙茅,洗淨泥沙,刮去皮,用淘米水浸3h.撈出,稍晾,蒸透心,取出,曬乾。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