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任小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任小蕾
出生 1970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秦腔、眉户、碗碗腔旦角
知名于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知名作品 《窦娥冤、》
《雀台歌女》
《三月桃花》

任小蕾ren xiao lei),1970年-),女,西安人。秦腔眉户碗碗腔旦角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艺术指导陕西省戏剧家协

会会员,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第八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特聘教师。

为了挚爱的艺术,她不顾一切、奋力拼搏,两次遭遇身体病变,却凭着“不服输”的劲头挺了过来;为了秦腔的传承,她主动走进大学校园,为莘莘学子义务讲解戏曲知识;为

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她常年坚持学习文学、音乐、绘画、书法等知识,力争成为一个有深厚底蕴的艺术人才;为了珍惜来自偏僻山村小女孩的真情,她甘愿承担起小女孩的

 

教育责任,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为了给地震灾区人民带去慰问和信心,她参加各类义演20余场。

她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最高荣誉“梅花奖”,第八届中国戏剧表演奖,西北五省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省“三八红旗手”,省

第二层次“三五”人才,省十一届妇女代表大会执行委员。

任小蕾,先后在《雀台歌女》、《窦娥冤》、《西湖遗恨》、《迟开的玫瑰》、《西部风景》、《三月桃花》、《活捉三郞》等传统剧现代戏中成功塑造

了“来莺儿”、“窦娥”、“貂婵”、“朱凤”、“宫小花”和“桃小春”等众多性格迥异的舞台形象。表演细腻大方,扮相俊俏,嗓音甜美。

成就及荣誉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获中国戏剧节表演奖,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表演奖,陕西省优秀剧目展演表演一等奖,陕西省

秦腔清唱、折子戏大赛优秀表演奖,陕西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被评为秦腔"百佳演员",被誉为青年团"五朵金花"之一。[1]

人物写真

简历

任小蕾1970年出生在宝鸡。她的母亲崔惠芳,与渭南的余巧云,咸阳的郭明霞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红遍西北,号称三大名旦。而任小蕾的父亲任永华,也从事秦腔艺术表演事业,当年《梁秋燕》搬上舞台,他就是和梁秋燕谈对象的那个刘春生的首演。

任小蕾8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登台演出,时隔一年后进入号称"西北戏曲最高学府"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正式开始了她的学艺生涯。

 

在省戏曲研究院的6年时间里,任小蕾得到了扎实的基本功训练。1986年,在任小蕾即将毕业的前一年,由省戏曲研究院第一个获得梅花奖的演员李东桥主演的电影《千古一帝》开始拍摄。任小蕾以亮丽的形象和与角色吻合的气质,在训练班全体学员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扮演剧中人物"魏姬"的资格。

1987年训练班学习结束后,她正式进入省戏曲研究院担任演员。此后,在领导的关心扶植和恩师的教诲指点下,任小蕾相继排演了许多剧目,塑造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舞台艺术形象,如《窦娥冤》中的"窦娥";《清水衙门糊涂官》中的"朱凤";《西湖遗恨》中的"李慧娘";《借扇》中的"翠云";现代戏《儿大不由爹》中的"李淑玲"等各具特色、鲜明生动的舞台人物形象。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任小蕾一直扮演着各种各样的配角。比如在《迟开的玫瑰》中,任小蕾所扮演的宫小花,是一个有词无唱的配角。起初任小蕾有些沮丧,可是她通过悉心体会编导的创作意图,仔细分析剧中人物心理和个性特点,认真研究剧中人物在剧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发现宫小花在剧中的出现,恰恰是剧中矛盾冲突的关键点所在,这个小角色却屡屡使主人公乔雪梅心灵受到冲击,从而反衬出乔雪梅奉献精神及高尚人格力量的伟大,成为乔雪梅这一戏剧人物形象树立的基石。有了这些心得体会,任小蕾扮演的宫小花,虽然并没有一句唱词,却因为人物形象鲜明饱满而获得第六届中国戏剧节表演奖。

正因为有了配角的艺术积淀,任小蕾的戏路更宽,能够适应不同的舞台需求和塑造更多更丰满的人物形象。也正因为多年的艺术积累,她才能以一部秦腔历史剧《雀台歌女》中歌女来莺莺的成功塑造获得梅花奖。


视频

任小蕾与母亲同台演唱《梁秋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