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薩西奔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伊薩西奔龍屬(屬名:Isasicursor,意為「伊薩西的奔跑者」)是阿根廷聖克魯斯省喬里略組的一薄板類鳥腳亞目恐龍,模式種兼唯一種是聖克魯斯伊薩西奔龍(Isasicursor santacrucensis)。其與同時期蜥腳類努魯巨龍敘述於同一論文中。[1]
發現與命名
1980年,地質學家弗朗西斯科·努魯(Francisco E. Nullo)注意到阿根廷聖克魯斯省森蒂內拉河以南埃斯坦西亞·阿爾塔·韋斯塔(Estancia Alta Vista)的山坡上發現了蜥腳類骨骼。他向當時著名的古生物學家何塞·波拿巴報告了這些發現。1981年,波拿巴挖出一塊大型蜥腳類頸椎。在2019年1月13日至17日至3月14日至19日期間,對舊址進行了重新安置和新的挖掘,並在埃斯坦西亞·拉·安尼塔(Estancia La Anita)發現了一個新遺址。2000年,一個全新的動物群在一個面積為2000km2的地區被發現。蜥腳類動物的發現被命名為新屬努魯巨龍,但技術人員馬塞洛·帕布羅·伊薩西(Marcelo Pablo Isasi)也發現了一種新的鳥腳類動物的骨骼,它們出現於一些滄龍科牙齒旁邊。
2019年,模式種聖克魯斯伊薩西奔龍(Isasicursor santacrucensis)由費爾南多·埃米利奧·諾瓦斯(Fernando Emilio Novas)、費德里科·利桑德羅·阿格諾林(Federico Lisandro Agnolin)、塞巴斯蒂安·羅薩迪拉(Sebastian Rozadilla)、亞歷西克斯·摩羅·亞蘭西亞加·羅蘭多·費德里科·布里森·埃格里(Alexis Mauro Aranciaga-Rolando Federico Brisson-Egli)、馬蒂亞斯·澤維爾·莫塔(Matias Javier Motta)、莫里西奧·塞羅尼(Mauricio Cerroni)、馬丁·達里奧·艾茲庫拉(Martin Dario Ezcurra)、奧古斯丁·吉列爾莫·馬丁內利(Agustín Guillermo Martinelli)、朱莉亞·安格洛(Julia S D´Angelo)、格拉多·阿爾瓦雷茲·艾雷拉(Gerardo Alvarez-Herrera)、阿德里爾·羅伯托·亨蒂爾(Adriel Roberto Gentil)、塞爾吉奧·博根(Sergio Bogan)、尼古拉斯·羅伯托·奇門托(Nicolás Roberto Chimento)、喬爾迪·亞歷克西斯·加西亞·馬薩(Jordi Alexis García-Marsà)、加斯頓·洛·科克(Gastón Lo Coco)、塞爾吉奧·愛德華多·米奎爾(Sergio Eduardo Miquel)、法蒂瑪·布里托(Fátima F. Brito)、埃澤奎爾·伊格納西奧·維拉(Ezequiel Iganacio Vera)、瓦萊麗婭·蘇珊娜·佩雷茲·洛伊納澤(Valeria Susana Perez Loinaze)、瑪麗埃拉·索萊達·費爾南德斯(Mariela Soledad Fernández)和萊昂納多·薩爾加多(Leonardo Salgado)等人命名、敘述。大量的作者是因為這篇文章描述了整個動物群,每個專家都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屬名以化石發現者命名,並將其與拉丁語cursor(「奔跑者」)組合。種名指其來自聖克魯斯省。
正模標本MPM 21525是在馬斯特里赫特階的上喬里略組中發現的,由左脛骨上側組成。
來自同一地點的不同骨骼被指定為副模標本,分別是――MPM 21526,一塊頸椎;MPM 21527:兩個中椎骨;MPM 21528:一個骶骨,缺少第三骶椎;MPM 21529:30個不同個體的前、中、後椎骨;MPM 21530:右肩胛骨的底部;MPM 21531:左肱骨下端;MPM 21532:左恥骨;MPM 21533:一組幼龍骨骼,包括其右腿骨的上側、三個左腿骨的上部、三個左腿骨下側和腿骨的兩個軸;MPM 21534:脛骨末端;MPM 21535:第二跖骨的末端;MPM 21536:第二跖骨下端和第三左跖骨;MPM 21537:第四跖骨末端;MPM 21538:幼龍的第四跖骨;MPM 21539L:第一腳趾的第一趾骨、第二腳趾的第一趾骨、第四腳趾的第二和第三趾骨;MPM 21540:六隻腳爪;MPM 21541:幼龍的第二和第三趾。
這些發現至少代表了該屬的四具個體,它們存在於一個5m高、0.5m厚的地層中。這些化石現為帕德雷·莫利納省博物館(Museo Regional Provincial Padre Molina)收藏的一部分。
敘述
尺寸與獨特特徵
敘述者能夠辨認出五個特徵,它們是自該物種的自衍征,即獨特的衍生特徵。骶骨向下彎曲。第一和第二骶椎通過小孔彼此連接。脛骨腓腸嵴增厚,高度向上增加。在脛骨的上表面,外後葉有一個向前的額外突出物。第二跖骨外側有一個高度大於正常水平的關節囊。
骨骼
頸椎側面呈龍骨狀且扁平。雙凹形的椎骨沒有特殊的細節。骶骨有六個骶椎,相當結實。球體向下彎曲――在薄板類中,這是一個例外。第一骶椎側擴。第二骶椎有一個延伸成突出物的龍骨,與第一椎骨的卵形後突面鍥合;它們的接觸面通常是平的。第四椎骨的下側有一個縱向槽,前部只有一個較低的嵴,正面為方形,背面為六邊形。第五椎骨從底部看來具有與之相同的形態,前面呈橢圓形,後面呈長方形。第六椎骨也在第五椎骨上形成一個小孔。尾椎略有小孔,有長槽。橫向嵴向後延伸,最終形成六邊形橫截面。
在肩胛骨中,肩關節上方的洞圓而淺,就像加斯帕里尼龍和特立尼龍一樣。其前腿相對較長,但比後腿短,步態大概是可選的兩足步態:在高速奔跑時,這隻動物僅用後腿行走。事實上,前腿並不可用於強有力的運動,這一點從肱骨三角肌嵴的形態特徵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該嵴高度大大降低,外側與很多用於附着肌腱的凹槽相交。肱骨向外彎曲。這兩個特徵都是薄板類的典型特徵。
恥骨顯然沒有觸及坐骨閉孔突,這意味着其閉孔不是閉合的,而是向下開口的。
股骨頂部的大轉子呈凸形,內側有一個凹槽,與前面狹窄的小轉子分開。下關節結節間的前溝不發育。內結節不向外加寬。脛骨關節面以上的腓腸嵴向上加寬,形成三角形輪廓。這個梳子也是加厚的,頂部呈圓形。側嵴也很厚,前緣直。上表面三角形外葉的斜前向投影較為特殊。下外腿柱具有細長的頂部,該頂部在中心形成一個凸起;內柱不向前彎曲。在幼龍身上,所有這些特徵在脛骨下部不太明顯。
第二跖骨頂部變平,從前到後變厚,這是薄板類的自衍征。然而,此種增厚作用仍然有限。第三跖骨最內側的下關節隆起最大。第四跖骨非常強健,上外緣形成了一個鋒利的嵴;此結構也出現在小頭龍、莫羅龍和硬棘龍類身上。底面形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其後緣向內突出,但向外捲曲。腳趾骨結實而短,腳爪不呈蹄形,但是鋒利,儘管它有一個平底。
參考文獻
- ↑ Novas, F., Agnolin, F., Rozadilla, S., Aranciaga-Rolando, A., Brissón-Eli, F., Motta, M., Cerroni, M., Ezcurra, M., Martinelli, A., D'Angelo, J., Álvarez-Herrera, G., Gentil, A., Bogan, S., Chimento, N., García-Marsà, J., Lo Coco, G., Miquel, S., Brito, F., Vera, E., Loinaze, V., Fernandez, M., & Salgado, L. (2019). Paleontological discoveries in the Chorrillo Formation (upper Campanian-lower Maastrichtian, Upper Cretaceous), Santa Cruz Province, Patagonia, Argentina. Revista del Museo Argentino de Ciencias Naturales, 21(2), 217-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