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伏邪 |
伏气学说的历史起源
《内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医学专著。它奠定了许多的理论基础。许多中医的基本理论都源于此。伏气学说也是如此,最早即起源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云:“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也有同样的论述。文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伏气一词,但却明确地说明了四时所感风寒暑湿之邪可潜伏于体内,不即刻发病,过一季后方发病。后世发展的许多伏气理论都以此为据。
据现存医籍所载,最早明确提出伏气病这一概念的是东汉的张仲景。他在《伤寒论·平脉法》中曰:“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仲景所言“伏气之病”,是否与《内经》所指一致,纵观本段论述之前后,甚至整篇《伤寒论》包括《金匮要略》也无片言相关解释。一方面可能是仲景对伏气病尚无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推测,在仲景之前,《内经》成书之后,可能已经有人对伏气一词的概念作过解释。因此,仲景在此无需详述。无论如何,后人所用的伏气病一词与《内经》中对伏气病的描述是相一致的。
《内经》和《伤寒论》均是中医发展历史上较早期的经典著作,因此,伏气理论不仅是中医发展史上较早期的,而且也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基本理论之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伏气温病学说的形成
从东汉以后,中医外感的临床理论一直是由《伤寒论》占主导地位,医学界将张仲景奉为至尊,许多医学家认为《伤寒论》的每字每句都是真言不可违背。随着对外感热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医学家逐渐认识到在外感热病中还存在着与伤寒完全不同的一种疾病,这就是温病。但是在病因方面仍然摆脱不了伤寒的影响,认为温病也是感受寒邪而发。但伤寒又如何引发温病?于是有的医学家便用伏气理论来做解释。晋代王叔和在《伤寒论序例》中曰:“冬令严寒……中而即病者,名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者,皆由冬触寒所至,非时行之气也。”王叔和结合《内经》和《伤寒论》的理论,用伏气学说既解释了温病的病因,又不违《伤寒论》的旨义,为伏气温病的形成打下基础,因此,后人尊王叔和为伏气温病的创始人。伏气温病也就从此萌发,实质上这是在《伤寒论》理论统辖下的温病。
到宋代,医界对伏气温病有了新的认识。首先是对病因的认识。朱肱在《伤寒类证活人书》中指出:“伏寒化温而发病,实必感受时令之气。”开始认识到“时令之气”在温病中的作用。元代医学家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较系统地描述了温病与伤寒的不同。从概念、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上把温病与伤寒区别开来。但在病因上仍认为是“伏热”引起,仍属伏气温病。
明清时期是伏气温病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医学家戴思恭在其所著的《证治要诀》中,明确地把温病分为三型,一是伏气温病,二是新感温病,三是伏气更兼新感。从此以后,便是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并存,相互弥补的时期。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了许多伏气温病的医案。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对伏气温病更是详加论述。详细地举出发病的原因、病机、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王孟英在其所著的《温热经纬》中,专门有“三时伏气外感篇”,对叶天士有关伏气理论列专篇加以阐述。总之,在这一时期伏气温病已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并且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随着伏气温病学说的发展,伏气理论本身也有很大的发展。关于伏邪的性质,虽然《内经》中已有风寒暑湿均可内伏,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伤寒论》的影响仍以寒邪为主。正如王叔和所言之“寒毒”,后来王安道又提出“伏热”、叶天士又提出“伏暑”等。关于伏邪的部位,王叔和提出“寒毒藏于肌肤”。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又提出“邪伏膜原”。关于伏气温病引起的疾病主要有风温、温热、温毒、伏暑等。在《临证指南医案》、《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书,对这些病的临床特征、病机及治疗都有详细的论述。自从朱肱提出“时令之气”后,便渐渐认清了伏邪与时令之气的相互作用。
总之,伏气学说对于温病学说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伏气温病的发展,伏气学说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测量一片未长成的树叶,发现小嫩叶的气场己经显示未来整片的形状。这就是中医文化的气聚成形。无形之气先于有质之形。有形之质背后定隐藏着无形之气。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何明天将下雨,今天有些人就关节不舒服,因气比雨先到。
同样,有形的病菌背后定有无形的寒气,此才是慢性疾病难以治愈的原因。有静坐体验的人对此深有体会。当入静到一定程度,身上痛麻部位就是一股寒气盘踞。
当寒气潜伏体内时,身体没啥感觉,中医叫伏邪,西医叫免疫耐受,就是身体免疫系统无法发现它。但当人的免疫力提高时,就能发现伏邪,身体会启动功能来清除它,清除的过程就会产生炎症。在中医角度叫正气和邪气相争而化火。但很可惜,西医的大部分治疗都是针对炎症,消除炎症同时身体素质下降,寒邪继续潜伏。
中医方法就多了,你不是寒气吗?我用附子温,你免疫力不足吗?我用人参补,血运不过来,活血等等,把寒气托出来,出来后发热怎么办?用清热解毒来清。温补通托清,多种方法并用。[1]